02.25 企业哪里“堵”,政府立即“疏”政和200余名干部驻企解难题


新福建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2月25日报道((刘永锋 曾大龙)24日,在福建省碧诚工贸有限公司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生产广东客商订购的竹家具,这是政和县星溪乡第一家经过精准帮扶复工的企业,自12日复工以来,返岗工人从80名增加至180名,达到原有员工的82%。

  福建省碧诚工贸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竹家具、竹餐具,产品销售全国各省市和欧美,年产值达1亿元。原定2月1日开始生产订单任务,因疫情影响,春节后复工复产也出现难题。

  星溪乡政府得知情况,成立小组主动对接碧诚工贸有限公司,协助企业制定复工预案,针对企业防护物资紧缺的困难,紧急调配口罩、体温枪等防控物资。针对用工紧缺问题,小组在摸排确定本乡境内80名员工先返企生产外,还通过各个微信群和广播宣传招聘信息,并到居住小区现场招工。21日,在小区现场招聘会上就有35位贫困户登记了信息,表达就业愿望,13位贫困户签订了就业协议。“乡里帮助我们公司顺利地招聘了100名员工。” 公司董事长刘芳平高兴地说。

  为了加强帮扶企业力度,政和县创新“机关联企业”驻企干部机制,20名机关干部直接下沉企业,当指导员、监督员、宣传员、服务员,帮助解决企业用工难、疫情防控难、交通物流难、供应链协同配套难、市场拓展难等问题。县委宣传部干事尤明是对接企业干部之一,连续几天走访他联系的4家企业。

“有许多云南、贵州等籍技术员工难以返企,能否跟其它企业拼车接回来?”在天华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振伟反映了这个问题。据了解,该公司云南、贵州等外地员工占60%,一时回不来,影响生产。在祥福工艺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忠提出,公司员工急需5700个口罩。尤明一一做了登记,经过汇总,及时上报给政和县工信商务局。“通过县级层面协调,统一解决,帮助企业加快生产。”他说。

  政和县还出台“落实领导干部挂点帮扶企业”“落实中小企业共渡难关若干措施”等办法,结合“百名干部帮扶百企”机制,全县35名处级领导和74位科级以上干部挂点帮扶109家企业,各乡、镇、街道80多位干部也挂钩联系企业,指导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县里有关部门对企业反馈的问题进行分类解决,组织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培训会,指导企业如何做好复工前准备和疫情防控工作;提供防护物质保障,仅口罩就为复工复产企业调剂落实13.5万个;协调金融、税务、人社等单位,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解决融资难、用工难、通行难等问题,仅贷款一项就为企业发放经营性贷款3125.3万元,针对茶企创新“仓单贷”,安排授信额度5680万元,已发放贷款2300多万元;开展 “一企一策”,实施网格化管理,帮助企业具体分析问题,解决困难。

  截至2月24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家中,圣农发展、瑞昌工艺、品匠茶居、瑞茗茶业、云根茶业等90家规上企业已经复工复产,复工率达84.1%,中小企业复工复产480家,复工率达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