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零食进化风云:“风暴眼”下良品铺子的危与机

零食进化风云:“风暴眼”下良品铺子的危与机


受疫情影响,各家公司的上市敲钟仪式被按下了暂停键。但考虑到上市仪式对企业具有特殊意义,上交所首次采用线上上市仪式,首家启用这项服务的即是注册于湖北武汉的良品铺子。


2月24日上午9点30分,良品铺子正式登陆A股市场,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3719,发行价11.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879亿元。


齐聚A股后龙头之争加剧


这两日,国内零食巨头在资本界的动作着实剧烈。


2月23日下午,好想你发布公告称,其与百事公司达成最终协议,以7.0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旗下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草味”)。2016年,好想你以9.6亿元的价格,通过重组将百草味收入囊中。借此,百草味也成为国内最先登陆资本市场的零食品牌。


这也被业内笑谈称——“良品铺子云上敲锣,百草味体面卖身”。


按照营收规模,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常被行业分析师并称为“零食三强”。其中,2016年,百草味被上市公司好想你以9.6亿元收购,开启双品牌发展路线。2019年7月,三只松鼠上市。良品铺子曾在2015年谋求港股上市未果,最终在2018年在A股提交上市申请。


其他类似的如来伊份、盐津铺子等在这之前也都已经上市。以2019年为例,5月,“凤爪第一股”有友食品在主板上市;6月,“燕麦第一股”西麦食品在中小板上市;7月,三只松鼠在创业板上市。从中也能看到其中休闲食品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


在2016年到2019年期间,休闲零食行业尽享互联网平台带来的红利。这从上述三家公司的业绩表现中也不难看出。数据显示,三只松鼠2016 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16.5%、25.6%、26.1%、43.8%,好想你同期的营收增速分别是86.1%、96.5%、21.6%、13.4%,良品铺子同期的营收增速为36.2%、26.5%、17.6%、19.7%。


线上渠道拓展带来的营收高速增长,并没有让行业竞争降温。行业的头部效应明显,但“龙头之争”却更加激烈。


与此同时,零食巨头在资本市场剧烈运动,预示着国内零食市场中外资本大战提档升级。


零食非舶来品,最典型的就是糕点、炒货、卤味。但国内零食消费市场的金字塔尖,却始终由雀巢、卡夫、联合利华、亿滋、玛氏、达能等国际食品巨头统领。这是食品行业利润最丰厚的领域。如巧克力、糖果、烘焙饼干,更是外资的绝对强势。


雀巢、卡夫亨氏集团毕竟经过了近百年发展,在品牌、渠道、研发等方面有着强大的优势,而中国零食行业的发展不过短短几十年,大部分品牌做到10亿、20亿便止步不前,核心原因在于,供应链长期散、乱的问题导致企业缺乏规模优势,效率低、成本高、管理不稳定,使得零食行业缺乏标准化,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尽管如此,各大零食企业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找寻突围道路。比如三只松鼠想通过数字化重新连接供给端,让产业重新产生溢价,集合供应商共同降低成本、改善供应链环境;而良品铺子则是提出聚焦高端零食品牌,让市场、产品与用户需求发生关联,细分不同用户的需求,满足高端产品需求和高端购物体验。


相比国外以糖果、饼干、坚果为主打的零食类型,中国门类极大丰富,唯独缺了标准化方式。这甚至决定了工业化生产的食安可控性。过往,雀巢收购徐福记、银鹭,即是对加载中国零食产品的渴望。


“风暴中心”的黑天鹅问题之外……


零食进化风云:“风暴眼”下良品铺子的危与机


上市不代表万事大吉,尤其对于刚刚上市的良品铺子而言,挑战似乎更为严峻。


据公开信息,2006年8月诞生于武汉的良品铺子,13年来深耕华中,辐射全国,迄今已有逾2000多家门店遍布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等13省。


良品铺子全国2000多家门店中,有800多家位于湖北省。2019年上半年,其线下销售收入19亿元,湖北省占了接近50%,撑起半壁江山。


身处疫情“风暴中心”,良品铺子接下来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黑天鹅”的问题。


第一,尴尬的高端化硬伤与偏低的研发投入


公开资料显示,良品铺子于2019年1月正式宣布将“高端零食”作为品牌战略及企业战略,从而在产品、营销等方面做出升级。


毫无疑问,高端品牌在任何行业都有着远超同行的高利润,手机行业的苹果、吹风机中的戴森都是如此。但高端品牌在拥有高利润特性的同时也兼具高难度的特点,比如小米曾发力试图用note系列、mix系列冲击高端市场,但均以失败告终;而肩负着丰田进军高端市场的雷克萨斯,也同样有些尴尬,至今只能算是豪车阵营中的二线。


但高端零食真的是未来的行业趋势吗?在良品铺子改变电商的运营策略,不以促销、获客逻辑来运营后,最终导致其电商新增会员人数环比数据出现持续7个月的负增长。另外虽然主打高端战略,但良品铺子研发投入明显偏低。


近年来,良品铺子相继完成品牌升级、整合供应链、升级线下门店等计划,但居高不下的促销费用,仍使其毛利率在零食类上市公司中处于较低位。据招股书显示,良品铺子在研发上的投入逐年降低,由2016年的2550万元降至2019年上半年959.4万元,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不足0.3%,同期三只松鼠的研发费用则为2146.3万。


第二,OEM模式下应注意品质的先天缺陷


在招股书中,良品铺子将OEM模式解释为“受托厂商按委托厂商的设计与授权,自行采购原材料并生产产品”。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将传统的生产环节外包出去。


目前,在零食行业众多头部“网红”品牌中,仅恰恰与好想你实现了直接对原材料进行和加工。而去年7月刚刚登陆A股的三只松鼠和网红品牌百草味、来伊份,以及即将上市的良品铺子,则全部采用“代工+贴牌”的模式。


也就是说,即使良品铺子拥有一套包括采购、仓储、配送等全产业链的质量控制体系,其产品依然不可避免地受限于农副产品原材料、供应商生产以及存储运输条件等环节。而这或许意味着,主打高端的良品铺子,甚至不能对产品质量做到百分之百的负责和保障。


OEM模式的本质是说企业把传统模式中的生产制造环节外包出去,采取轻运营的模式,降低成本压力。然而,要想节约成本快速扩张,外包最合适,太重的商业模式绝对不适合进行快速扩张。这种“走捷径”的背后蕴藏着品质质量方面的隐患。毕竟不是所有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导致良品铺子的产品制造无法实现全面的管控,这其实就是滋生品质问题的外部环境。


良品铺子招股书中也表示,“公司的产品质量不可避免的受限于农副产品原材料供应、供应商生产能力等因素影响。”


第三,显而易见的存货偏高问题


据其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末(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良品铺子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47.6亿元、61.7亿元、56.1亿元、42.2亿元,存货的绝对金额相对较高,若出现部分存货因市场需求变化或行业政策导致销售价格下降,或者出现滞销等情况,则公司需要计提跌价准备或予以报损,从而影响财务报表。


行业制高点与自身隐忧并重


平心而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食品行业都饱受供给端散、乱、效率低等顽疾的困扰,良品铺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脱颖而出说明其采用的策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良品铺子的机遇,主要体现在行业发展和自身发展这两个方面。


首先,从我国休闲食品行业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点。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产值为4014亿,2017年达到9191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2.56%,到了2018年已经达到10297亿,而且预计明年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届时整个行业产值有望达到2万亿。


与“万亿”规模的发展空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的营收能突破百亿。


另外,消费者需求空间的增长前景同样可观。根据欧睿咨询的数据显示,2018年英国和美国休闲食品人均消费额分别是中国的8.3倍和11.1倍;即便是在我国饮食、消费习惯相近的日本和韩国,在休闲食品方面的人均消费额也分别是我国的6.9倍和2.8倍。


从行业角度来看,良品铺子无疑踩中了风口。


对于良品铺子而言,面对如此大的市场潜力,又借助着网络销售途径的兴起,休闲食品的火热也是大势所趋。然而伴随着发展,同质化严重盈利空间受限、研发创新不足、质量安全问题困扰等等问题在休闲食品行业中屡次出现,休闲食品的未来仍不可期。


另外,在资本市场上三只松鼠、盐津铺子、来伊份、百草味纷纷环伺在侧,良品铺子仍无法掉以轻心。因而,上市不是终点,而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