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母子並肩戰鬥!母親到社區報到當"格格",兒子報名當志願者

進入戰時狀態以來,

下沉到武漢開發區東荊街

碧桂園社區的黨員幹部即刻行動,

和社區幹部、網格員、志願者一道,

封控小區、摸排人員、登記信息,

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在這支紅色先鋒隊中,

有一對母子,特別引人注目。


盧寬軍


在漢南區圖書館工作,當她收到單位號召全體黨員幹部下沉社區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後,打頭去碧桂園社區報了名。


按照社區分工,盧寬軍擔負著自己所在小區31戶106人的包保任務。可不要小瞧這31戶,要是在電梯房,31戶查起來是不會費多大功夫的,但她包保的區域是別墅區,地大人少,入住率不高。為了將情況摸清楚,她每天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白天出門,看到別墅都是大門緊閉,見不著人影,但名單上明明有那麼多住戶,怎麼樣才能把摸排工作做到位呢?急呀!


母子並肩戰鬥!母親到社區報到當


盧寬軍的兒子彭忠帥


是黃岡市團風縣一名黨員幹部,封路後無法到達工作所在地,就近在社區和媽媽一起做志願者工作。


看到媽媽著急,兒子幫她出主意,說可以晚上去“蹲點”,燈亮了再上門排查。為了搞清楚情況,母子二人晚上在苑區轉悠,燈亮了再上門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的3戶終於“守到人了”。


盧寬軍說,經常在苑區做宣傳工作,和原本不熟的街坊也混了個臉熟,大家有事都會找她幫忙。


有一天晚上,苑區有位獨居老人突發高血壓,家裡的降壓藥吃完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在盧寬軍家門口一直叫她,盧寬軍把老人送回家照顧她,又讓兒子彭忠帥趕到兩公里外的藥店幫老人買藥。老人吃了藥病情得到緩解已是半夜,母子倆安頓好老人這才放心回到自己家中。


母子並肩戰鬥!母親到社區報到當


彭忠帥

畢業於清華大學,除了做好社區志願者工作之外,他還是清華校友捐獻湖北物資的對接人。截至目前,他完成了以下物資的對接:俄羅斯華僑青年協會捐贈的3萬隻N95口罩,由青島醫療隊運輸到黃岡“小湯山”醫院;江西南昌運到武漢2萬隻醫用口罩,定向捐贈省婦幼院和湯遜湖社區;聯絡新疆到團風鎮的100桶消毒液,正在跟蹤;聯絡50噸蔬菜分配,現正在起草分配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