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張磊:手持小喇叭走村串巷的村支書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彭月娟 孟紅豔 記者李玉傑)“防控疫情,人人有責。少出門,少上街,不串門,不聚集,不聚餐,急需出門的必須佩戴口罩,勤洗手、講衛生!” 2月21日一大清早,天氣陰沉,街邊的積雪還沒有完全消融,遷安市大五里鄉貫頭山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張磊像往常一樣,拿著他的小喇叭,逐街向村民廣播各項注意事項、防護措施和上級通告,從村頭一直走到村尾。隨後,他又來到村口的檢測點執勤。

张磊:手持小喇叭走村串巷的村支书

張磊向群眾發放明白紙。孟紅豔 攝

自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張磊帶領村“兩委”,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築起了基層紅色戰鬥堡壘,贏得了眾多鄉鄰、百姓的口碑和讚譽。

“這一個月來,張書記每天不是拿著他的小喇叭走街串巷的廣播、宣傳,就是坐鎮村口,嚴格管控村內人員外出,保證村民的安全和健康。”一位值崗的村民不住地誇讚,“別看我們張書記年輕,可政治站位高,有能力、有魄力、有擔當,工作有思路、有方法、有點子,我們鄉親百姓都信他。”

張磊,大學本科學歷,退役軍人,2016年任貫頭山村黨支部委員,2018年10月任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對村情村況爛熟於心。他深知,村裡有700餘戶,2800口人,且有社區,很多外村人居住在社區,人口多,流動性大,防控難度可想而知。“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有條不紊,責任到人,全力織好防控網。”今年36歲、有著13年黨齡的張磊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格外堅定。

“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我們村按年前計劃,打算舉行農民春晚聯歡活動,但疫情就是命令,按鄉黨委、政府部署,我們當即取消了活動,張磊立即組織召開村‘兩委’會和黨員會,第一時間對疫情防控進行了部署安排,劃片分組、分工,入戶登記、廣播宣傳……忙而不亂,緊張有序。”現任村支委、原村書記張國安戴著口罩,一邊執勤一邊認真地說。

“注意保護好自己,戴好口罩,馬上行動!”大年初一這天,為了儘快開展工作,張磊把自掏腰包託關係花了2000多元買到的3M口罩分給了大家後,再三叮囑。在張磊的帶領下,按照村委居住地分成的6個組片,馬上就開始了工作,入戶、登記、勸導,宣傳、講解......晚上11點,他還奔波在村民家中,苦口婆心地解釋著、叮囑著,特別是來自湖北孝感以及江西、寧夏、內蒙古、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返村的106人,更是他關注的重點。

张磊:手持小喇叭走村串巷的村支书

通過流動廣播向樓區居民講解防疫知識。孟紅豔 攝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這小喇叭可是發揮了大作用,一開始村民對疫情不夠重視,我就用這小喇叭,將上級下發的有關要求、防疫事項等第一時間給大夥做廣播,提高大家的防控意識。”拿著手裡的小喇叭,張磊介紹道。剛開始那幾天,因為不停地廣播,嗓子都啞了,但沒幾天情況就好多了,村民的安全意識都提高了不少。他還通過小喇叭及時公佈村裡的防疫情況、重點人員監測狀況、村內消毒情況等信息,號召村民正確對待和使用網絡,不信謠,不傳謠,引導群眾正確自我防護。

一個多月來,張磊全身心撲在了村裡。然而,在這堅守的背後,張磊的86歲爺爺在大年初二不慎摔倒,至今在家中靜養,作為唯一的孫子卻沒能在床前伺候一會兒,因胃病發作而不能入眠的妻子更是無暇照顧……每每問起他的家事,張磊的眼眶也曾不止一次地溼潤,但每次又立馬堅定地說,“眼下,村民的安全健康是最大的事,疫情一天不解除,我就一天不離村!”

真情守護,溫暖回報。在張磊的帶領下,貫頭山村“兩委”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贏得了民心,全村擰成一股繩,共同抗擊疫情。75歲的老黨員付長才、74歲的老黨員曹香閣主動承擔每天兩次的消毒任務;村中原定正月裡要辦喜事的兩戶人家,在張磊的勸說下,主動推遲了婚期;村中徐利民主動捐獻防護口罩、棉大衣、暖水壺、水杯等防控物資,價值3000多元;趙利寶主動捐款3000元,用於村中購買醫用物資……

“守護貫頭山的同時,請你們也保護好自己。”在檢測點,過往的村民總是對執勤的黨員們這樣說。“這是最暖心的話,也是最鼓勁的話。有全村黨員幹部的積極防控,有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手拿小喇叭,張磊信心滿滿,身後的黨旗迎風飄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