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何正確認識歷史上宋朝的求和派和主戰派?

吳志傑5188


<strong>導讀:在中國的歷史上不論哪一個朝代,主和都是文官,被武將瞧不起,認為是恥辱的;主戰都是強硬派,被文官認為是逞能,如果打輸了還是要求和,以確保國家的根基不動,統治階級和士大夫的利益不受損傷。

建立宋朝的趙匡胤


想要正確認識宋朝歷史上的求和派與主戰派就要站在兩個方面的角度去考慮分析。

站在主和派的角度上分析:

在宋朝的歷史上一直都是主和的居多,而且主和的都是文臣,難道說就是文臣太軟弱了嗎?文臣對自己的利益就看得那麼重要嗎?

其實在宋朝的歷史上在主和的文臣並不是一味的委曲求全,像是寇準為了國家社稷主動勸諫宋真宗趙恆御駕親征,抵抗遼軍,是寇準的力諫。寇準的形象就是文臣中的一隻清流,用這個例子並不能說明文臣就都是抵抗的,因為文臣的文弱怯戰並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改變大局,在文人中文武全才且有勇有謀的人還是很少的。一個國家靠著一幫文人是不能在軍事方面把這個國家治理的強大的,但是不能否認宋朝經過文人的治理把國家的經濟推到了封建歷史的最高點。

寇準


宋朝的經濟是歷朝歷代都無法比擬的,因此文人對自己的利益,家族的利益很是看重,再加上宋太祖趙匡胤在建立宋朝的時候實行的重文抑武的治國政策,更是把文人捧到了天上,文人的地位在宋朝一朝都是相當的穩固的,這也是主戰派的武將無法施展才能,宋朝的軍事力量相比著北方的遊牧民族落後的原因。

文臣的治國能力是不可以用武將的思維去考慮的,但是文臣的文弱、怯懦卻是我不認同的,也是我不看好的,因為我知道一個朝代軍事力量的強弱,決定了這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宋朝在當時的地位就相當的尷尬,說是中原文化大國,但是到南宋時卻只能偏安一隅,無力北伐。

站在主戰派的角度去分析:

宋朝的對外戰爭總是失敗多,勝利少,因此在宋朝幾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名將,其實這也不能怪武將們不爭氣,主要是這個宋朝的制度讓武將們施展不開拳腳,沒有條件去建功立業。比如南宋時期的“中興四將”岳飛、張俊、韓世忠、劉光世,算是在歷史上留下了響亮的名字,但是在中國歷史上的名將中還是排不上,為什麼?難道他們不想建功立業嗎?

南宋中興四將


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們也想著建功立業,但是國家的制度在那裡,武將的最高職位只能做到“樞密副使”,這個職位一看就知道是二把手,因為還有一個“樞密使”,而這個“樞密使”又是一個文官擔任的。如果這個文官是一個和武將一樣有血性的人,那麼這個仗就相對來說好打一點,但是如果像秦檜一樣,只知道為了自己的利益,與金人乞和,完全不把宋朝的利益放在前面,那岳飛的下場就是武將的下場。

宋高宗與秦檜


主戰派要的不僅是建功立業的那一份榮耀,還有讓皇帝忌憚的兵權,功高震主的將帥是宋朝皇帝心中的噩夢,因此在岳飛不明就裡的嚷嚷著要克復中原,迎還二聖的時候,宋高宗不僅是對岳飛成功時的名望與功勞有所忌憚,更是對岳飛一意想要迎回二聖的做法心懷不滿。

岳飛

武將強大就會有很多的不安定因素,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中不絕史書,就像宋朝之前的唐朝後期藩鎮割據,尾大不掉,最後唐朝還是被藩鎮所滅。但是宋朝卻少有武將叛亂的事情發生,這也是宋朝歷代皇帝都對宋太祖趙匡胤的治國政策堅決執行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是儘管如此,宋朝也沒有跳出那個朝代歷史的輪迴,相比著漢唐,實力豈止丟失了一半。

結語: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的強大是必須的,至於其中的叛亂則需要更好的制度和人去管理,不能因為怕武將造反就抑制武將,使其無法施展開其才能,而造成國力衰弱。


黎顧百年


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在人們的映象裡好像宋朝是中國大統一王朝中最弱的一個,其實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奇怪,因為在宋朝的對外戰爭中其內部一直分為主戰派和主和派。需要說明的是這兩派的主張其實都不是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是為了國家所採取的兩種策略。例如主和派,一直有一種說法叫北無將,南無相。北宋王朝最著名的將領應該是楊業了,這還是小說楊家將的功勞,其它的將領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而宰相卻有趙普,寇準王安石,司馬光等等這些人,這也因此造成了北宋王朝在對外時主和壓過了主戰。而在南宋王朝則相反,南宋的武將有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等這些中興四大名將,更有吳階,吳麟,畢再遇等這些不世出的名將,更有後來一戰擊斃蒙哥的王堅等等這些名將,而宰相最為人所知的就只有秦檜了。但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無論是戰是和,都是當時在當時社會環境中基於國家的實力所做出的判斷,因此無謂對錯。





金鑫19930927


縱觀漢唐明等外戰高手,它們也曾經“和”過,但它們“和”的目的是為了“戰”。而宋朝的“和”,僅僅只是為了“捱”。不是說我們如何正確去認識主戰主和,因為原本這個方針就是錯的,而是應該認識宋朝對外策略為什麼如此這般的消極。

只要逃避一次,

就會次次逃避。

當逃避成為了一種理念,而不是一個策略時,逃避者其實已經變成了行屍走肉。

不管建立民族國家還是封建王朝,初始階段,對外戰爭輕輕意意輸給人家以後就很難翻身。宋朝沒立幾天國,卻經歷這兩次大敗仗,軍隊已被奪氣,國防理念從此變得消極被動,政治重心也因為當位不正的趙光義做賊心虛,而從御外轉為防內。

從這時起,宋朝上下被嚇破了膽,堂堂大宋從此患上了"異族恐懼症"。早早就喪失了華夏民族精神裡那種積極進取、努力拓疆的雄心,中國人的主動性、創造性、進取性基本停滯,民族個性縮手縮腳,畏首畏尾,變得內向和拘謹,王朝建立的那一刻已經有了疲憊之態。

果然,北宋稀裡糊塗的滅亡,趙構為了保命,向金帝上降表稱臣,南宋成為金朝屬國。所謂的南宋,其實從形式上說,已是自我放棄法理上的正統性,它不過是一較大的區域屬國,宋帝是金帝的臣子,不是金朝逼的它走投無路,而是南宋上下已經認命了。反觀金朝,遷都北京,以事實上的統治者掌控天下。後來由盛轉衰,被兇悍蒙古連年追打,但是人家也沒像宋人那麼慫,草原丟了轉河北,河北丟了轉河南,河南丟了轉湖北,最後滅亡於王朝最後一點點的地面上。哪像那南宋,本來有著大好的形勢,富饒的資源,卻早早的骨頭軟掉。

這一特色貫穿積貧積弱皇朝始終,對比滅亡它的兩個對手,一個發跡於白山黑水,另一個起家在遼闊草原,艱苦的環境塑造了他們堅毅的民族心理,寬廣雄渾的家園讓他們視野無垠,江南那小橋流水似的自艾自憐又如何抵抗得了山呼海嘯般的勇往直前。

捱到了南宋末期,整個中國從皇帝宰相,到升斗小民,都集體陷入了混過一夜算兩天的狀態,大家淡定到漠然等死的地步。

終於,混日子等死的絕大多數,混到了崖山浮屍的境地。個人要沒出息只不過此人是豬,王朝混吃等死真正是傷天害理。


顫動的丹田


個人認為,宋沒有收回燕雲十六州作屏障,境內也沒有好的軍馬的養殖地加之政治上以文抑武,軍政混亂不是北方遊牧騎兵的對手,戰略上是被動防禦的。初期北伐幾次也沒有成功,澶淵之盟後基本靠繳歲納貢,開放邊貿維持和平。

但宋經濟搞得好,GDP超高,和北方打又打不過外加打仗的錢比歲貢花的錢還多,那就花錢買平安吧。所以在沒有面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時主和派是佔上風的。

趙構南遷,偏安一隅。面對金國軍隊南下和偽齊政權的建立,面對存亡,宋高宗只能啟用主戰派硬抗,但是隨著嶽武穆北伐的節節勝利,小朝廷的國家和政權逐漸穩定下來後,宋高宗以文抑武,納貢求和,偏安苟活的思想又萌生起來。

面對岳家軍的驕兵悍將和嶽武穆政治上不成熟的“迎二聖歸京闕,取故地上版圖”的豪言壯語,宋高宗騎虎難下,名垂青史和自己的地位比起來一錢不值,於是和主和派的秦檜商議,秦檜自願當槍使,冤害了鄂王岳飛。自此南宋偏安苟活搞經濟,搞了一兩次小北伐,敗兵損將,以後便歲歲納貢,年年認慫,不惜以伯侄之禮侍金朝,最後聯蒙滅金也是為了多殘喘幾年而已。

所以用主和派也好用主戰派也好,全是古代封建帝王在政治上的盤算,主戰派是黃河,主和派是長江,哪個權勢做大了水氾濫了都要治理,宋朝的贏弱是先天的,也是趙氏皇權統治思想造成的。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這個問題有些不好答,個人觀點,從出發點看求和派和主戰派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維持宋朝的統治,前者是通過和平方式與宋朝周邊政權維持好關係,保證宋朝的長治久安。主戰派是尋求以戰爭的方式打擊周邊政權,保證宋朝邊疆的安全,維護朝廷的統治。兩者的出發點都是好的。

求和派的觀點不等於投降,他們認為在宋朝的軍事能力沒有達到預期時不能隨便發起戰爭。一方面宋朝本身國土面積就不大,在失去燕雲十六州以後,一旦戰爭失敗無論是前期的遼國還是金國都可以一馬平川直接南下將把宋朝滅了,另一方面宋朝本身就實行“重文抑武”政策,使得國內的軍事人才大減,這也加大了戰爭的失敗率。所以在沒有絕對實力的時候不應該主動挑起戰爭,應該尋求和平方式解決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最先和遼國簽訂的“檀淵之盟”就是如此,當時遼宋雙方戰爭都打了幾十年,雙方都已經彈盡糧絕不想再深陷戰陣的泥潭,便籤訂了“檀淵之盟”,雖然宋朝付出了每年30萬的歲幣,但是宋朝在之後和遼國的貿易往來中賺的一定比30萬多。

通過和平的方式先發展軍力是沒有錯的,畢竟戰爭都是勞民傷財的事,如果還沒有實力奪回北方的故土,那麼戰爭意義又何在呢?

而主戰派的觀點就是希望通過武力方式解決邊境問題,把周邊政權打服了才能真正的長治久安。

因為通過武力鎮壓的方式歷史由來已久,以前的朝代都是這麼幹的,霍去病遠征匈奴,唐太宗平定四方都是如此,有著前朝的戰爭經驗,是可以發動戰爭的。而且宋朝作為中原政權被周邊政權壓制得太久,以軍人為主的主戰派一腔報國熱血一直被壓制著。由於北宋被金國所滅,宋朝政治中心被迫南移,作為宋朝軍民誰不想北伐奪回失去的土地呢?何況是岳飛那樣的軍人,所以他們一直希望朝廷能發動戰爭,奪回北方失去的土地並且鎮壓周邊的政權。

其實求和派和主戰派的觀點都是好的,都是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做考慮,外敵太強自身國力不足時求和,國力強盛拳頭硬時主戰,求和派和主戰派相互配合才應該是宋朝最好的發展模式。


不羈de汪


歷史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它的解讀有無數種可能性,歷史並不是非黑即白的簡單二元論,因此對於歷史的理解也並不能以簡單的好與壞做出評價!

在傳統觀念之中,主戰派一定是好人,主和派一定是壞人,但是具體到南宋的背景之下,這種簡單的劃分卻未必正確!

南宋初年,對於宋朝來說,最大的利益就是局勢的穩定。這種穩定來自於內部和外部,對於宋朝內部來說,由於北宋皇室的覆滅,宋室皇權的威望受到了一定損害,雖然趙構的繼位讓宋室得以延續,但是他在南方的權威並未完全建立,無論是苗劉兵變還是楊么起義,都說明內部不穩定,因此不論是穩定局勢還是再次北伐,都需要內部有一個權威核心,而這個核心非趙構不可。從外部來說,金國的一次次南侵,不僅讓江南地區飽經戰火,也讓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要想結束這種狀態,必須集中南宋國力,與金國達成一種南北平衡或者北伐成功,而也需要內部的穩定與力量集中。

因此,主和派主張暫時妥協,以割地賠款換的南宋的暫時穩定與喘息,未必不是一個正確而無奈的舉措。

相反,主戰派一味主張強硬,以北伐中原來完成收復失地,雖然看起來很正確,但是在南宋沒有做好戰爭的一切準備時,只能是一次次無謂消耗國力的盲目舉動!

南宋錯就錯在未能真正北伐成功,雖然聯合蒙古一起滅亡金國,但很快又招來了蒙古新一輪的入侵!

假設如果南宋憑藉自身力量完成了北伐,收復了北方失地,那後人會不會像稱讚漢代的和親政策一樣稱讚南宋暫時的委曲求全呢?





貓哥讀歷史


宋朝在面臨外族入侵時,分成了以李綱等人為首的主戰派和秦檜等人組成的主和派,表面上看形成兩派原因是各自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形成的認識不同而造成的,其實還有更多的原因。一是你不可能指望著所有的官員都同仇敵愾的和朝廷共進退,總會有一些貪生怕死之人。他們怕一旦戰爭失敗之後,就會對自己目前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採取求和的措施向別人低個頭賠個款什麼的,還有可能會保住自己的官位以及後期的榮華富貴。

  二是跟宋朝當局統治者的軟弱有很大的關係,試想一下如果宋朝的皇帝對外族的入侵保持著強硬的態度,就是說你來和我打的話,我絕對不會向你求和,肯定會硬著頭皮和你打。

  我相信他手底下的丞相也不可能會有主和派的出現,畢竟他們也知道這個時候一旦向皇帝提出這種求和的思想,有可能瞬間就會被處死,也就是因為他們摸透了皇帝的秉性,所以他們才敢厚顏無恥的在朝堂中表達這種求和的想法。

  三是受宋朝當時國力的影響,要知道那個時候金朝是非常強大的,如果硬著頭皮和金朝打的話宋朝肯定會輸,所以只有採取求和的措施,才能為宋朝贏得一點發育的時間。

  

 


驚魚亂水紋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歷史遺留的問題。北宋建國初期,宋太祖的國策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弱化全國各地的軍事力量,把全國一半以上的兵力佈置在京城,由皇帝直接指揮,以防止藩鎮割據再次發生。但是這樣就導致了宋朝軍隊沒有戰鬥力,後來的太宗、真宗、仁宗…一直到南宋高宗,始終維持著弱化軍隊的國策。而北方的遼國、西夏以及後來的金國,經常揮軍南下,宋軍絕大部分時候都是戰敗,所以自宋太宗開始,拿歲幣換取與北方敵國的和平,也就成為了一項國策。

也就是說在宋朝,求和派才真正代表了國家的立場,是大部分人堅持的國策,而主戰派其實只是鳳毛麟角,除了寇準、范仲淹、王安石、岳飛等少數人為代表的主戰派外,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堅定的求和派。或許宋朝皇帝偶爾也有不想再委曲求全的時候,想要北伐,但是他們自己都不相信宋朝軍隊能夠戰勝,沒有信心的北伐,幾乎都以慘敗而收場,然後更加堅定了以歲幣求和的決心。把獻上歲幣向敵國求和當作是一項國策,宋朝的窩囊是絕無僅有的,而在這種情況下,主戰派被求和派壓制,也就成為了必然。


小Q大話


在中國歷史上任何朝代都有主和派與主戰派,他們的所有主張都是為了維護皇權統治得以延續。正常情況下弱小的一方無法在軍事上取得優勢,那麼主和派的思想勢必會佔到上風。

宋太祖趙匡胤本是後周禁軍統帥,靠部下將領的擁護,發動陳橋驛兵變,奪得後周政權,建立宋朝。因其以武力奪位,所以立國後也害怕掌握兵權的將領效法,重文輕武,壓制武將發展。這樣雖然確保了王權的穩固,但這也直接導致了宋朝在日後的軍事上屢屢被北方民族壓制。

到了宋太宗時期,宋朝曾經企圖用軍事奪取幽雲十六州,但是接連失敗。通過戰爭也讓宋朝當權者認清了事實,從此以後就不敢貿然用兵。曾經既然在軍事上沒有太大的作為,那麼只能在政治上外交上尋求突破了。

所謂的主和派也是根據當時國家真是的實力所提出的主張,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用金錢換和平。另外這些主和派其實也是揣摩皇帝的心思,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宋朝的諸多皇帝都沒有多少雄才大略,除了宋太祖開疆拓土之外,其他的皇帝只不過是守成皇帝,都想安於現狀,儘量避免招惹強大的對手,否則危及自己的皇權統治。

比如宋遼之間的澶淵之盟,當時雙方進行了一次大戰,遼國並未討到多少好處,所以才能跟宋朝坐下來商談,談判的最終結果就是宋朝每年給遼國點金銀(這點錢對宋朝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來換取雙方和平相處。這一和平現狀就維持了百年,所以說主和派的主張未必都對這個國家是壞處,反而使人民免受戰火蹂躪,社會向前發展而弱國所能選擇的唯一途徑。

等到了南宋時期,其綜合國力更不如前,只不過在軍事上有岳飛等名將的苦苦支撐,才使得南宋繼續存活下去,岳飛是堅定地主戰派,在當時南宋的內外部環境下,岳飛等人能取得如此對金國作戰的勝利,實在是難能可貴。但是其發表的一些不正當言論直接觸及皇權統治,也就不難怪最後的命運了。主戰派失去頂樑柱,主和派就更加明目張膽了。

作為主和派其實無可厚非,跟主戰派其實就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軍事上要是能成功,主戰派的思想就會佔上風,也就沒主和派什麼事了,反之則是同樣的道理。這都是根據國家當時所處的實際情況來定的,總之主和派未必都是主降派,也是有所區分的,其所作所為跟主戰派都是為了延續趙家天下的統治。


屬馬姓楊


戰爭和和平應該說是這個世界的二種狀態,除了戰爭就是和平。那麼在矛盾或者說政治鬥爭,民族鬥爭加劇時候,對於國家而言,就只有以上二種路可以走。主和派遺臭萬年,主戰派成民族英雄這話有點絕對。

戰爭與和平,因為是兩種狀態,自熱會交替存在,這也是人類文明史必然。

因為存在的必然性,在政治層面,主戰和主和就會成為兩個政治派別,但是所謂的主戰也好,主和也好,很多時候都是根據實際情況,還有國內外政治形勢而做出的政策決策,很多時候,決策未必對,也未必錯,而要看當時情況,主戰派就是主張用戰爭,用武力來解決問題;主和派就是主張以和為貴。一般是朝廷裡國家出現危機,別的民族或國家攻打過來後,朝廷就會出現爭論,一般武將會主張打過去,文臣會主張通過會盟,和親,給錢給東西的方式平息戰火,宋朝的主和派和主戰派都有道理,並不是說主和派就是投降派,南宋權臣秦檜雖然殺害了岳飛可是卻換來了宋金兩國二十餘年的和平。

公元1127年趙構即位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從建立南宋開始就形成了主戰派與主和派。

主戰派以李綱、宗澤、南宋“中興四將”(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岳飛 )為首.

主和派以汪伯彥、黃潛善、秦檜為首,當然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人---宋高宗。

鬥爭的結果以李綱被罷官,宗澤病逝,岳飛被害結束.當他們以後不乏還有主戰的,像辛棄疾、張俊、趙鼎、胡銓等等,隨屢屢受主和派的打擊但鬥爭一直沒有停止.直到最後的文天詳.

還有大多數情況下主戰派成民族英雄主和派遺臭萬年的原因,主戰派成英雄是因為他們在戰鬥,主和派遺臭萬年,是因為政治和民心所向。可是以上絕對嗎?其實也不絕對。

主和派與主戰派只是看問題的角度或所想的側重點不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