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時期和父母相處怎麼樣?

小魷魚不吃魷魚


此次疫情給我們很多家庭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也給我們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讓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了宅男宅女,不過這次疫情也算給我們和父母相處創造了一個機會。由於工作原因我常年奔波在外,經常和父母聚少離多。除了和父母發微信發視頻在沒有別的交流方式。這次疫情讓我在家整整待了一個月,每天和父母聊聊天,吃著團圓飯看著父母臉上的笑容我心裡也甚是高興。父母是我們強大的後盾父母給了我們一個溫暖的家,最後我祝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健康康活百歲,快快樂樂每一天。



靜默留言


2020年的春節,婆婆來我家過年,趕上疫情,沒能回家,一直和我們住在一起。相處的很好。婆婆的年齡不到七十,雖然自己能自理,但總覺得她一個人太孤單,每次讓她來和我們一起住總是說她自己可以。通過這段時間相處,深深感到人老了真的很可憐,他們的世界很小,需要陪伴而又需要清靜。她們想要獨立而卻身體不允許,她們不甘老去而歲月不饒人。通過這段時間感受到父母最好的陪伴是老伴兒,其次才是子女,子女做的即使再好無法代替。生活方式,思想層面不在一個頻道。雖然相處挺好,對她關心有加,但彌補不了內心深處的缺失。



曉宇姐姐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1、與父母的相處應該與疫情沒有大的關係,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做為一個人最起碼的良知!

2、最近幾個月我母親正好在我家,年齡大了但是還能自理!不過在我家母親只需要每天看看電視就行了!

3、早上六七點我就得起來給母親衝雞蛋和奶粉,兩個雞蛋一袋奶粉!這是近十年來母親不變的早點!

4、午飯一般情況下母親需要喝一碗稀飯,吃點菜和饃饃!但是母親高齡牙齒不行,必須做的軟點,棉一點!

5、晚飯我們北方人習慣吃麵食,總是妻子做的,但是必須給我們和母親做不一樣的麵食!我們年輕人喜歡硬的,乾的!老母親必須吃稀一點的,軟一點的!

6、晚飯後一起看電視,母親每天不看錶也能準時休息,好像她有自己的生物鐘,七點半左右便休息,睡覺去了!我們一家三口繼續看電視,玩手機,看書,做家庭!

7、防疫宅家,讓我們有了更充足的時間陪母親了!讓一家人更加其樂融融!

8、防疫期間宅家做貢獻,侍候母親的同時,我堅持今天頭條創作,基本上每天一篇!關注母親的衣食住行,先後寫了我的老母親系列作品八篇,推薦量和閱讀量都很不錯!

9、我有一個觀點不知對不對,人必須對得起生你的父母,必須對得起你生的子女!否則就不配稱之為人!

10、希望疫情早點過去,迎來春暖花開,迎來更加甜蜜美好的生活!


樂痕無限


作為已經出嫁的女兒,疫情期從武漢回來的我當然不可能在父母家裡。

可是我母親從來都沒有停止對我的關心和愛。

因為公公腦溢血住院,也接近年關,我回到了久違已久的家庭。


非常感謝老天庇佑!他終於在年前出院回家,現在身體正在恢復中,除了記憶力受損,能吃能睡,比起先前在醫院裡那種奄奄一息的情景,我已感到非常知足。

臘月二十九接到母親給我的來電,我才恍然醒悟,因為忙於公公的病情,沒暇顧上給父母報一個平安消息。

母親在電話裡詢問我的境況,我於是將情況一一告知,她隨即囑咐了我良久才掛下電話。

到了如今這個年齡,我已習慣性報喜不報憂,如果公公一直沒有好轉,我有可能對父母那邊不知怎麼說起。

畢竟他們生活過得也特別艱難。

但是我一直忘了一件事:

原來,不管我有多老,在我父母的心裡,孩子永遠都是孩子,永遠都需要他們的關心。

正月初三是我的生日,一大早就收到母親的來電。

作為他們出嫁一二十年的二女兒,他們從來都沒有忘記每個孩子的生日。

我媽問:“今天弄點什麼好吃沒?”

我笑著回答:“冰箱裡還有很多菜,哪年我過生日,別人還不是一樣過年?”

母親在那頭也哈哈笑出聲。

因為疫情的阻隔,我們都不能回去看他們。

家裡這邊,婆婆給我弄了一大桌好吃的。

她招呼著我吃飯。

封閉期間,每天我都睡得特別晚,早上也起不來。

公公人很安靜,孩子也特別認真在學習。

婆婆每天很早起來洗簌做好飯,端給他們吃。

每次做好了,就會喚一聲我要不要吃?

我們一起包餃子,一起做湯圓,一起笑呵呵地談外面的事。

我總覺得自己生命中的女人都特別特別好,每一個都那麼善良、勤勞。

兒子這麼大,至今被婆婆喚“寶寶”。

她知道我賺錢不容易,從來都沒有伸手向我買一樣東西。

前天,她從床底下翻出一個鞋盒子對我說:

“這是你買的皮鞋,老頭子一直都捨不得穿。”

我一看,才想起原來上班的地方,有一回鞋子做特價處理,我問了公公尺碼,給他買了那雙米白色的皮鞋。

現在過去都將近十年了,依然潔淨如新。

他們老一輩的人都特別勤儉節約,婆婆聽說要口罩,她從屋裡搬出半箱公公以前退休前在廠裡上班的棉口罩。

保存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

過了年十五,我打電話回去,想問候家裡。

母親在那頭說自己正在外面的大棚裡給人摘籬蒿。

我生氣質問她:“我媽是不是還很年輕?”

她連忙解釋說,這家人(指種大棚的)跑到屋裡幾次,非要來請。

我也無可奈何,只好由她去折騰。

她本身就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只要一有空隙總要找點事做。

每次只有生病才能讓她安靜休息一下。

身體好一點她就急著下床。

上菜園、拔草、挖地、煮飯、洗衣服、照顧我的小外甥女。

那個聰明的小精靈成了她老年生活最大的樂趣,小傢伙也特別喜歡給她爺爺奶奶待在一起。

我總覺得天底下無不是的父母,他們就像一支燃燒的蠟燭,為孩子燃盡最後一滴心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願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健康長壽、平安喜樂!


安寧的文字


你好,你問在疫情時期和父母處怎麼樣?

我母親健在,今年八十多歲了,除夕前幾天從我姐那兒,送到我弟那裡就封村了。近一個月來用電話、視頻聯繫,啥都好著。我想即使在一塊住著就光操心讓她堅決不出門,別感染病毒,省得讓人操心,其它和平時一樣,好像沒有其它什麼變化。這樣的回答不知你能否滿意,謝謝。











李啊啊呦耶


不和父母在一塊住,過年就見了兩次面,除夕一塊吃的年夜飯,這是必須的,初一、二疫情突然嚴重,初二又去了一趟,吃了一次飯,臨走時對父母說,以後隨著疫情的嚴重,可能就不能過來了,請他們保重,一直到現在沒有再去過,但一兩天打一次電話,問問他們的身體情況。也很想去看望他們,他們年級大了,但現在特殊時期,沒有辦法呀,等疫情過去後多陪他們說說話,陪老爸多喝兩杯。唉!都是這突如其來的毒魔給鬧的,誰會想到過這樣的一個年呀!





往事越千年2020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全中國人民過了一憋屈的鬧心年。對於我家影響不大,我和父母相處在一起,相反與往年比相處在一起的時間更長。我父母住在遠離城市的偏僻小山村,那裡貧窮落後,交通閉塞,是過隱居生活的好地方,在共產黨扶貪政策的幫助下,現在已通路通水通電了,也算過上了以前不敢想的好生活,絕大多數生活品都是自產自銷,自給自足,所以宅家兩三個月對生活影響不是很大。我們在外務工掙錢的每年都回家同父母一起過年,去年也沒例外。我家沒有接觸過從湖北迴鄉人員,村子裡也沒從湖北迴來的返鄉人員。自武漢從惜月二十九日十點封城,我們村的村委會從正月初三也在各村口設置了障礙,不允陌生人員進入,村裡的廣播每天輪播著不準出門訪友,不會聚會聚餐,凡是直接或間接涉湖北人員要到村部登記,未登記造成肺炎傳染的追究刑事責任。所以我們一家大小十幾口人,除了我老弟去廣東上班外,其餘仍宅在父母的老宅子裡。當然在這裡可以到周圍的山上圈圈,還可以去老竹山裡挖挖冬筍,也可以去山上砍柴,各種體力活儘可以幹,同往年沒有太大的不同,不同的就是不能走出村口。


HX教師


疫情期間,唯一能欣慰的是在家裡機會多了。我父親前幾年就去世了,母親過年期間在我這裡住了幾天,現在去我妹子哪裡住。我定期不定期的過去看看,主要是為母親送點藥什麼的。老人老了,最大的希望就是常能看到子女兒孫在身邊,平時大家都工作比較忙,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並不多(現在在縣城父母和子女多半沒有同住一起)。現在疫情期間,不讓出門成了硬性要求,可以有很多時間和父母、愛人、孩子談談心,聊聊家。我母親是出生土長的農村婦女,今年72歲,身體不太好,但愛說話,也願意子女經常過來看看。母親沒有啥文化,但一些道理是很清楚的,她平時知道子女在外不容易,雖然心裡常盼著孩子們回去,但嘴上很少順出來。父親在世時,也是如此,身體不好也不願意告訴孩子,怕給孩子們添麻煩。父親就是因此而少了檢查,導致難受時病已至晚期。

我想,和父母相處,一般談到的還是些家務事居多吧。“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是生活中常見的事,但處理不好也最能傷害親人的心,我建議,如果家裡的煩心事,能讓老人少知道些更好,心情鬱悶是健康的大敵,畢竟年齡已大,還是“報喜不報憂”為主吧!個人想法,僅供參考。





白水清茶197014


父母都八十多歲了。為了生計我工作一直很忙,加上也很怕父母上下五千年式的嘮叨,所以疫情之前去父母家的次數很少,一般一個月一次吧!(汗)

終於,不想發生的事情終於發生了:父母居住的小區要進行封閉!

我急了立馬到父母家住了。

古代有二十四孝,估計我永遠也沒有機會再增加一個。我唯一想到的是責任,兒子對老父母的責任。當時真想過,真有問題了,死就死一塊吧!(汗)

我義不容辭地到這個疑似疫區"自投羅網"了。

現在我照顧父母很細緻,挺好的,他們甚至高興這次疫情的出現(暈),能和他們的兒子在一起生活一段。

嘮叨就嘮叨吧!(暈)

我將一直住下去,等到疫情的消失,好好看看外面的太陽,和美麗的世界。



撫琴豬豬


鼠年伊始,突發的冠狀肺炎疫情,改變了我們正常的生活方式。每天通過視頻與媽媽聊天、拉家常成了我的日常生活。

媽媽在養老院生活,原本是要接她老人家回家一起過年的,但是由於疫情管制,為了能更好的控制疫情蔓延,全國各地逐步實行封閉式管理,企事業單位延期復工上班,學校延期開學。

養老院不允許外人進入,我們也不能隨便離開小區,所以今年就沒能和父母一起過春節,這也是媽媽退休後第一次沒在家與我們一起過春節。

媽媽年紀大了,有些輕微老年痴呆。不過媽媽性格樂觀開朗、為人和善,特別勤快,每天閒不住。在養老院裡,媽媽經常幫助阿姨們為其他老人們做事情。教他們打太極拳,跳扇子舞。每天都不亦樂乎。

只是每次與媽媽視頻聊天后,她總當成我去養老院看她了。時不時問阿姨我女兒剛還和我說話呢,怎麼一轉眼就不見了,擔心我餓著凍著,就開始焦急起來。

為了安撫她老人家,我和弟弟妹妹們就輪流每天吃飯前後時間與她視頻聊天,然後在告訴她我們要去上班了,等吃飯的時候就回來了。她也就安心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媽媽年紀大了,很多事情轉眼即忘,但是對兒女的愛卻是深入骨子裡的!

媽媽的愛是光,是這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永遠給我溫暖和力量。

願天下媽媽們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