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做好防护再出门,口罩、消毒湿巾、干纸巾这3样必不可少

做好防护再出门,口罩、消毒湿巾、干纸巾这3样必不可少

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到岗复工了,上周刚复工的时候,日课君一路上还战战兢兢、扭扭捏捏,一周下来已经游刃有余了。路上要注意哪几件事?选哪种出行方式更安全呢?

出门前,先检查有没有带上防护3件套:

做好防护再出门,口罩、消毒湿巾、干纸巾这3样必不可少

根据感染风险系数,出行方式依次为:步行/骑行>自行车/电动车>私家车>公交、地铁

做好防护再出门,口罩、消毒湿巾、干纸巾这3样必不可少

3公里内的,首选步行;

3公里以上,首选骑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

特别远的路程,首选私家车,如果没车,首选地铁、公交;

私家车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适用,这段特殊时期,咱就先把环保放一放吧。

步行时

1. 尽量避开人群,选择空旷通畅的道路;

2. 等红灯的时候,与其他人保持距离;

3. 不要边走边吃早餐,尽量不要摘下口罩,途中不要接触其他物品;

4. 路途短,尽量不要看手机,免得撞到人,选首爱听的歌或者相声听着就行了。

骑车时

1. 戴一次性手套;

2. 如使用共享单车,把手、手闸、座垫、调节座椅把手;

3. 尽量背双肩包,不把东西放车上;

4. 选择人少的道路,等红灯时避开旁人;

5. 不要骑太快,避免出汗发热。

私家车

1. 每次用都要消毒,扔掉车里的垃圾;

2. 车辆密集路段、地下车库等,不开车窗;

3. 用ETC或无接触式停车缴费;

4. 驾驶完毕,记得对车内相关物品表面进行消毒;

5. 空旷路段开启外循环通风换气。

乘公交

1. 尽量佩戴护目镜和一次性手套;

2. 保持适当的等车距离,上车时不碰他人,遇到着急的咱就后上,以免被推搡;

3. 提前准备好乘车码,刷卡时手机不要触碰感受器;

4. 尽量在车辆启动前坐下,与他人分开,能开窗的位置更好;

5. 下车时也少触碰扶杆,与其他人保持距离;

6. 乘车期间不要频繁使用手机。

坐地铁

1. 尽量佩戴护目镜和一次性手套;

2. 扎稳马步,尽量不触碰扶杆、不依靠车厢、车门;

3. 尽量走楼梯,乘坐电梯时,避免触碰扶手带;

4. 少带东西,不需过安检仪的最好;带的午饭通常不必过安检;过了安检的背包,要用消毒纸巾擦拭;

5. 尽量扫码乘车,如需购票,用完触摸屏后记得消毒手和车票;车票单独放,不碰到私人物品;

6. 等车、下车时,注意保持间隔。

出租车

1. 尽量戴护目镜和一次性手套;

2. 可在选择有“消毒测温”标签的服务商呼叫安心车,不拼车;

3. 坐在后排,车流少的时候可以略开窗;

4. 如果发现司机没有按要求做防护,这样的车不要坐;

5. 乘车过程尽量减少交谈或接电话,个人物品放自己身上;

6. 用手机支付,乘车过程中不要频繁用手机;

7. 下车后小心扔掉一次性手套,再消毒一下接触过车里的物品。


公交车、地铁哪个更安全?

各地公交地铁都会按照国家要求消毒、通风、管理空调、给乘客测体温。

做好防护再出门,口罩、消毒湿巾、干纸巾这3样必不可少

所谓安全,首先是看你选择的出行方式乘客相对少,你能跟其他人保持1米距离。

其次,是看哪种方式你能更少地接触车上的物品,比如扶手,这一点上通常地铁会胜出,因为我们都练就了在地铁上可以不扶的技能。

不过如果公交车上人少,你能快速坐下也很好。到公司记得把衣服叠好,放到一个大塑料袋里。单位能安排错峰上班最好。

划重点

1.出行尽量1人行,与他人保持1m距离;

2.女生(还有长头发男生)扎好头发或者戴帽子;

3.不过度恐慌,不与他人发生冲突;

4.不因为赶时间,忘了带防护3件套,忘记做好消毒工作。


做好防护再出门,口罩、消毒湿巾、干纸巾这3样必不可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