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患者对医生的暖心告白:你们在,我们很安心

血透患者对医生的暖心告白:你们在,我们很安心

查看患者情况并送去小礼品。

疫情期间,中部战区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陆续接收其他定点医院疏散过来的透析患者,每日治疗量高达200人次。面对这些自身免疫力差,大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高危易感人群,全科上下想尽办法、加班加点,全力保障透析患者救治需求。

“你们是好人,会有好报”

血透患者对医生的暖心告白:你们在,我们很安心

医护查房。

这是一个普通的早晨,86岁的透析患者熊桂枝来到医院,经过体温测量、血样检测、结果分析等层层“关卡”后,见到了当天的接诊医生黄红。和熊桂枝一起就诊的,还有来自武昌院区、武汉市第六医院、汉口医院等多家医院的透析患者,面对复杂的透析前预诊,大家丝毫没有觉得麻烦,熊桂枝说:“我们身体差,很容易被感染,医生们这是对我们负责。”

为了确保疫情期间透析患者安全治疗,血液净化中心自觉提高了防控标准,明确设置三区四通道,严格执行预诊分诊流程。同时,针对医学观察期患者,还专门设立了呼吸道隔离病房,实行专用机器、专人负责、隔离治疗。对于确诊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安排专人在感染科实施床旁透析治疗。如此设置,加上患者增加,科里的救治压力迅速增大,而医护人员们来不及多想,辛勤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因为患者需要他们。

中午12点左右,熊桂枝结束了本周的第二次透析,出门时,护士拦住她,再次交代了一遍注意事项和疫情防护措施。熊桂枝说:“每次透析完,护士都会交代这些,虽然她也很忙,但是一次都没忘过。”这些对透析患者反复交代的事项,细化到了如何正确选择、佩戴口罩;七步洗手法如何具体实施;来回就诊的路上如何防护等。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们以这样温馨的方式,每日不厌其烦地嘱咐着每一名患者。走出血液净化中心时,熊桂枝对这名护士说:“你们是好人,会有好报。”

“护士长,我报名”

血透患者对医生的暖心告白:你们在,我们很安心

统计患者信息。

一名患者不慎感染上了新冠病毒,必须转入发热病区治疗,并按时进行床旁透析。

透析过程中,血液会被引出,经人工肾脏及血液透析机器将体内多余的水份及毒素清除,再透过另一针管从瘘管注回体内。期间,医护通常会和患者面对面接触,感染风险极大。此外,对新冠病人的床旁透析需要护士身着防护服工作8个小时,为了减少疫情感染风险,人员必须固定,没有轮班,谁去?一时间让护士长肖琼左右为难。“护士长,我报名!”护士董颖主动请缨。这名在肖琼印象中向来害羞内敛的小姑娘,此时迸发出令人钦佩的勇气。

核对信息、上机穿刺、观测体征……在发热病区,董颖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站在发热患者床边,熟练地重复着透析流程。患者的咳嗽一阵阵地传过来,董颖眉头不皱,利落地操作着机器,8个小时里,寸步不离。

然而,随着疫情的急剧蔓延,血液净化中心里伴有发热,处于医学观察期的患者越来越多,但还没等肖琼考虑谁去负责呼吸道隔离病房,“护士长,我们去。”三名男护异口同声,并迅速接管了这间特殊的透析间。

隔离病房里,患者们担心自己被确诊、被隔离,有的甚至担心封路后家人见不到自己最后一面,气氛一度十分压抑。这些不善言辞小伙子们,在尽心照顾好他们的同时,还想尽法的拉家常、说笑话、讲希望,努力缓解着他们的心理压力,一点点牢固他们的对抗病魔信心。此外,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隔离病房的患者都是安排在晚上透析,每次透析结束后,小伙子们还要背着25公斤的消杀喷壶消杀,一圈走下来经常已经过了零点,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因为疫情面前,这是医护人员应有的担当。

“见包识人”

血透患者对医生的暖心告白:你们在,我们很安心

病区消杀。

由于发热病区床旁透析和隔离病房的展开,原本就人手紧张的血液净化中心工作压力更大了。

早上6点半的餐桌上,护士王丹现在要吃两人份的饭。塞完最后一口馒头后,她要回科室穿戴防护服和隔离设备,最快20分钟,慢一点就得半小时。但无论怎样,7点半她已准时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为了尽量减少穿脱防护服的频次,她和同事们不吃不喝、尽量不上厕所,憋到下午2点半下班再集中解决。遇到生理期,王丹和姐妹们穿上成人纸尿裤,对付对付就过去了。脱完防护服、做完消毒,就下午三点多了,幸运的话,她在五点钟可以吃上一天中的第二顿饭。

然而,这还不是最让她困扰的问题。防护服不同于白大褂,没有便利的大口袋,记号笔、剪刀、胶带、对讲机等护理用品往往无处放置。可透析信息的记录,是透析操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直接关系着患者下次透析时间和病情的追踪。在王丹一筹莫展之时,护士吴艳递过来了一个用一次性废液袋缝制成的小腰包,为了便于区分,吴艳还给它们标记上女孩子们喜欢的各类流行品牌,吴艳得意的说:“这叫见包识人。”

血透患者对医生的暖心告白:你们在,我们很安心

血液净化中心里的医护人员。

这些别出心裁的简易包包,会在早上七点半以前随着防护设备一起穿戴完毕,七点半进入透析间正式发挥它的作用,下午两点半和防护服一起被回收处理,不仅提升了工作的便捷性,还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虽然工作中的艰辛远大于这些小发明带来的乐趣,然而这群姑娘们乐此不疲。

疫情依然严峻,透析间里的工作依旧繁忙,但这里从不缺温暖、感动和欢笑,在护士们的精心照料下,患者们多了对健康的希望,少了对疫情的担忧。在这里,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有你们在,我们很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