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腫瘤標誌物輕度高,我是得了胃癌嗎?該怎麼辦?

先講一個我身邊的故事,小李今年35歲,職業是教師,平時工作忙飲食作息都不規律,經常胃痛、反酸噯氣,總開玩笑說會不會得了胃癌,我也是建議他做個胃鏡查下放心,可他總是說忙沒時間。

前陣子單位體檢,他就想查查腫瘤標誌物,諮詢我該化驗哪幾項,我告訴他消化道腫瘤腫瘤標誌物一般為CEA、CA199、CA724。經過幾天的等待,體檢報告出來了,他顧不上看其他項首先翻到腫瘤標誌物那一頁,傻眼了,CA724輕度升高,慌了神,顫抖著給我打電話,我接通後他第一句話是“完了,我真得癌症了”我一下子怔住了,馬上問清緣由,笑著說CA724升高都不到0.5倍,不一定就是癌症,做胃鏡吧!

消化道腫瘤標誌物輕度高,我是得了胃癌嗎?該怎麼辦?

這回他聽從安排,預約了胃鏡,結果是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經過一段時間藥物系統治療,加上飲食休息規律,不僅胃部症狀改善,複查CA724也正常了,虛驚一場。因此,腫瘤標誌物高就一定得了癌症麼?答案是不一定!但引起我們的注意也是必須的,複測或結合其他檢查將對後期治療大有裨益!

消化道腫瘤標誌物輕度高,我是得了胃癌嗎?該怎麼辦?

下面我們一起詳細解讀什麼是腫瘤標誌物及其臨床意義:

1.什麼是腫瘤標誌物(tumor markers,TM)

腫瘤標誌物是指在腫瘤發生和增殖的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合成、釋放或者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一類物質,主要包括蛋白質類、糖類和酶類等。這些物質在血液、體液及組織中可檢測到,達到一定的水平時能提示某些腫瘤的存在。

消化道腫瘤標誌物輕度高,我是得了胃癌嗎?該怎麼辦?

“理想”的腫瘤標誌物一般認為應具有下列特點:

(1)敏感性高:能夠早期發現腫瘤存在;

(2)特異性好:鑑別腫瘤和非腫瘤疾病準確性高;

(3)有器官特異性:能對腫瘤部位定位;如甲胎蛋白,在原發性肝癌時,陽性率約為67.8-74.4%

(4)血清中濃度與瘤體大小、臨床分期相關,可用以判斷預後;如CEA,是光譜的腫瘤標誌、物,沒有器官特異性,在多種腫瘤都可表達,但在腫瘤診斷、檢測療效、判斷預後都一定臨床意義。

(5)半衰期短,能反映腫瘤的動態變化,監測治療效果、復發和轉移;

(6)測定方法精密度、準確性高,操作簡便,試劑盒價廉。得能讓老百姓消費的起。

如果真的有一種腫瘤標誌物能囊括以上所有優點,豈不是完美。可惜目前尚無一種“理想”的腫瘤標誌物。由於腫瘤基因的複雜性,沒有一種腫瘤是單一類型的,故發現“理想”的腫瘤標誌物就十分困難。

消化道腫瘤標誌物輕度高,我是得了胃癌嗎?該怎麼辦?

2.腫瘤指標升高是不是肯定就有腫瘤了?

當然不是了。腫瘤標誌物數值的高低與腫瘤有相關性,但不等於一定被診斷為惡性腫瘤。腫瘤標誌物在正常組織或良性疾病中同樣可以產生,且存在個體差異。例如前文中提到的小李,因為胃炎的存在引起了CA724升高,所以當發現腫瘤標誌物數值時,一定正規就診,要綜合分析,完善檢查,動態隨訪,如果指標持續成倍增加,那就要特別小心了。病理診斷才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

3.那麼腫瘤標誌物正常,就能排除腫瘤了嗎?

答案仍然是否定的。有的腫瘤從始至終腫瘤標記物都不會升高,有的腫瘤標誌物在早期正常,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升高,需結合臨床症狀及影像學檢查,動態監測。

消化道腫瘤標誌物輕度高,我是得了胃癌嗎?該怎麼辦?

4.哪些人需要檢測腫瘤標誌物?

這應該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其實一般來說,對於無任何臨床症狀的人群並不推薦進行普查,但對於一些癌症於高危人群(如60歲以上、有腫瘤家族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腫瘤高發地區以及職業暴露人群等)仍建議篩查,有效地預防腫瘤發生與發展,早曬早診早治療。

5.如何定期複查腫瘤標誌物?

這主要指於腫瘤治療期間的標誌物監測,有助於評價手術、放療、化療和靶向等治療手段是否有效。腫瘤標誌物若有高值下降至臨界參考值水平,往往提示治療有效。一旦出現持續升高的跡象,則要格外注意可能目前治療方案無效或病情惡化,但也要結合臨床。連續動態監測更有意義,我們可以評估標誌物動態曲線,更好的瞭解病情。

臨床上,對於腫瘤標誌物既不迷信,也不輕視,真的升高了也不要怕,完善相關檢查,綜合評估。還是那句話,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願天下無癌而有愛!

消化道腫瘤標誌物輕度高,我是得了胃癌嗎?該怎麼辦?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專家一韋碧玉,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腫瘤相關的問題,請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立即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