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茶文化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

一场始料不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本该二月份就返回工作岗位的人们只能宅家静候。宅家的时间里,除关注每日疫情外,大家被各种形式的线上教育刷屏了,各行各业都推出了针对本行业的线上课程,如针对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员工推出的空中课堂,内容涉及农信领域专业业务和疫情心理疏导;还有针对宅家自我锻炼的指导课程等,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场全民参与的线上学习就这样喷涌而出。

如果你是一名茶行业的工作者,你会发现,疫情期间,你的朋友圈、微信群可能被线上学习的引流广告刷屏了。为全面了解茶文化线上教育现状,近期,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向部分茶文化培训机构发放了调查问卷,结合调查问卷,形成如下报道。

当前茶文化线上教育现状

本次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30份,填写调查机构来自比利时和中国大陆、台湾的25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培训机构,这些机构包括开设茶学、茶文化专业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茶文化兴趣班的中小学、少年宫,培训机构性质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股份制和私有制,其中私有制占到了全国培训机构比例的主体。大部分培训机构的专职师资在3——5人,所有的培训机构都有兼职师资,且兼职师资人数大大超过了专职教师,有的培训机构兼职教师达几十人,这也充分说明,茶文化课程涉及范围较广,不同的内容需要匹配不同的教师。

「聚焦」茶文化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

培训机构性质占比图。

调查显示,开设评茶、茶艺或以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三项中的至少两项的培训机构占到80%以上,仅开设茶商学培训的机构占到了3.85%,说明目前茶文化培训依旧以评茶、茶艺和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体。近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80%以上的茶文化培训机构开始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从培训机构成立时间来说,2000年之前成立的占到了10.72%,2001年—2010年之间成立的占到了37.71%,2011年至今占到了53.57%。

「聚焦」茶文化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

培训内容范围示意图(多选题)。


「聚焦」茶文化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

首次线上培训时间词频示意图。

调查说明,当前茶培训的学习主力依旧是年轻人。培训的学员中,业内从业人员、学生、社会白领是主要对象。其中46.43%的培训机构曾经有过外宾培训。在培训选用教材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机构选用自编教材,这说明茶文化培训教育有其特殊性,培训机构大多根据自身定位并结合市场,编写适应机构特色的教材供学员使用。

「聚焦」茶文化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

学员年龄范围占比图。


「聚焦」茶文化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

学员构成分析图(多选题)。

在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中,40%的单位曾经开设过或正在开设线上培训,另有11%的单位计划开设网课。调查中,最早开设茶文化传播的是比利时中华茶学院,早在1995年就利用社交媒体在比利时宣传推广中国茶。在开展茶文化线上培训中,大部分机构选用的平台是一直播、抖音、微信群、学堂在线等。

而线上课程中,收费课程仅占到了36%,所有体制内的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等体制内的教学机构全部提供的都是免费课程,社会培训机构大多也提供免费课程,但有的机构表示尝试先免费一两期,之后再决定是否收费。同一课程模块,在线上线下收费对比方面,所有的问卷都表示,线上收费更高,且线上收费高出线下20%—50%。

「聚焦」茶文化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

线上培训收费占比图。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关注了抖音、一直播、微信群里的茶文化直播内容,发现通过线上传播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大众消费者的茶文化科普知识介绍,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华优秀茶教师、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教授周红杰及时录制的《疫情宅家喝茶,这些问题你知道吗?》在各大网络平台播放;中华优秀茶教师、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教授朱海燕教授录制的86集《中国茶道》内容精炼、场景唯美,既作为学校的网络课,也对社会公开播放。这些内容通俗易懂,在各大平台推送后,受到消费者的高度好评。

「聚焦」茶文化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

86集公开课《中国茶道》。

另外一类是行业内人士的自身学习提升。通过视频直播或微信建群直播,这种方式是近期茶行业人士聚焦的主要模式。如河南郑州彩赋茶院专门开办名师线上茶课堂,围绕茶教育的创新思维、茶会教育功能、疫情下茶业急需转变的五种结构等分别邀请行业内专业人士进行主讲,听众则为从事这一领域的业内人士,这些内容聚焦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选题精准,老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华优秀茶教师戎新宇讲授的“茶教育的创新思维”三群同时直播共1500人围观。茶周刊全媒体也注意到,特别是在抖音平台上,很多企业开办了科学饮茶或产品推介的直播间,一方面在推广饮茶对健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让消费者感觉到了有推销自家产品之嫌。

茶文化线上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全民大规模宅家接受学习,对茶文化在线教育的普及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促进大众对中国茶的了解与重新认识。记者注意到,过去,大部分茶文化培训教育主要依靠线下,全国仅有海峡茶学港、泉州奥格威管理有限公司等屈指可数的几家培训机构开设了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此次疫情,加快了各培训机构开拓线上教学的速度,调查中,还没有开办线上教学的机构都表达了计划筹办的想法。

因疫情而快速兴起的茶文化线上培训,茶周刊全媒体记者观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课程内容质量良莠不齐,随意性强,缺乏逻辑性。特别是抖音平台上,有较多人员开设了针对茶科普知识和茶器的直播,有些知识错误非常明显,讲解内容随意性强,主题不够突出,容易误导消费者。

运用技术不够熟练,平台使用单一。大部分授课限于抖音、一直播和微信群,这些平台授课操作简单,学员分散,难以聚人气形成品牌。而对于一些专业的课程直播平台如小鹅通、荔枝微课,因需要培训机构有专业的技术团队,而且平台使用还要收费,所以茶行业培训机构选用的较少。

部分培训机构名为传播茶文化,实为塑造品牌,争取线上用户。更多的培训机构试水线上,目的是拉低获客成本,提升盈利水平,但同时面临的问题是疫情这种不可抗力的原因带来的流浪高峰聚集的快流失的也快,疫情过去,一切又会回归线下。所以,部分培训机构借此次疫情开设免费课程是抓住时机,塑造品牌影响力。当然,大部分体制内的院校是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为学生录制了教学课程。

针对未来茶文化线上培训的前景,大部分调查问卷认为尽管线上培训是发展趋势,但并不能成为主流。由于茶有其特殊性,学茶过程中更多的是实操环节,需要较多的互动,而这些是无法在线上完成的。此外,由于线上的消费者都是碎片化的时间,所以线上学习更适合一个个小专题、小模块,而不适合系统性的茶文化学习。新冠肺炎疫情将茶文化线上培训掀起一个小高潮,但未来茶文化培训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走线上推广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