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忠誠詮釋硬核擔當——中衛市紀委監委疫情防控工作典型人物特寫(一)

有一種精神叫奉獻,有一種責任叫堅守。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眾志成城,抗擊病毒!面對嚴峻殘酷的疫情,中衛市紀委監委疫情防控戰線上湧現出一個個最美“逆行者”,他們用忠誠與擔當為疫情寒潮注入一股股暖流。讓我們走近他們,聆聽他們的故事……

用腳步丈量責任,以行動守護平安

——市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主任宋雲明

“嘀嘀嘀”,早上7點,宋雲明一個翻滾起身,收拾好就直奔賓河城市花園小區值守。

作為賓河城市花園、沙橋小區和幸福立方三個小區5個卡點的負責人,每天早晨他必須第一個到小區,為當天各點的工作做好準備。

疫情發生後,中衛市紀委監委抽調人員支援社區一線疫情防控工作。宋雲明主動請纓,參與到社區值守中。

為群眾服務是最暖心的事

“您好,請您出示一下工作證件。”

“您最近有沒有接觸過武漢或者外省返衛人員?”

“大爺,天冷了就不要出門了,不出門就是最好的藥。”

作為小區“守門人”的一員,宋雲明每天和“小夥伴”一刻不停的排查著小區出入的居民。

值守時刺骨的風迎面直吹,儘管穿著棉大衣,但早晚還是會凍得直打哆嗦;小區門口沒有公廁,他就滴水不沾,直到晚上回家才喝上一口熱水。

前兩天小區的一名80歲的老黨員,看到小區門口的工作人員每天從早到晚對進入小區的居民進行排查,很是辛苦,雖然他幫不了什麼忙,但是希望捐助點錢給工作人員買點必需品。宋雲明婉言謝絕了老人送來的錢,收下了老人對他們的關懷。

“工作累的時候,想到群眾安全由我們來保衛,我心裡就感到很欣慰,尤其是那位80歲老黨員對我們工作的肯定,讓我更覺得作為一名黨員,為群眾服務是最暖心的事。”宋雲明說。

用腳步丈量“疫情”

10629步,這是宋雲明2月20日手機裡的步數計數,每一步都在第一線,都在最前方。

“你們小區一定要做好進出登記,做到逢車必檢、逢人必查、進出必登。”

“咱們這個小區12戶“五包一”重點隔離人員,一定要盯著做好四項服務,隔離病毒不隔離關愛,服務在線不能掉線,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每一戶、每一人。”

“今天你們小區進行了幾次消毒?”

“小張,你和你老公都在值守,孩子都安頓好了嗎?”

除了檢查卡口的日常查驗工作外,他還要對小區周邊的8家超市和商店等進行“點對點”上門服務,把防控政策宣傳到位、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確保防控無死角、全覆蓋。

每天,在值完自己5個小時的班後,宋雲明都要穿梭在平安社區的5個小區之間,詢問當日各卡點值守的情況,做好統籌工作,為大家做好後勤保障。

別人都是三班倒,他卻不能休息。從正月初二到現在,他始終鉚在前方、靠在一線。

身肩扛重任,守土必盡責

宋雲明說:“我是紀檢監察干部、是共產黨員,關鍵時刻要站得出來、衝得上去,迎難而上,勇挑重擔,帶動更多同志,更好地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在他的帶動下,他所在的值守點成立了1個臨時黨支部和4個臨時黨小組,創建7個黨員先鋒崗,發動社區15名黨員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流動宣傳等工作,讓“阻擊疫情、守護家園”的聲音深入人心。

小區門口值守,不僅要苦幹,還要巧幹。他創新思路,實行了五重工作法,即:重問詢、重核實、重登記、重交接、重責任。嚴格小區進出問詢、核實、登記等工作,強化臺賬管理。登記臺賬、查驗上報14省返衛人員54人,解決安全隱患問題5個。

宋雲明不僅是社區防控一線的總管家,還是市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的負責人,線索管理、組織協調、案件監督、統計分析都是他的工作。最近,他白天在社區堅守,晚上回到單位加班完成本職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和業務工作兩不誤。

按照委機關的要求,他與“小夥伴”一起梳理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常見的違紀情形、違法情形和犯罪情形,收集了典型案例,編印了《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疫情防控紀律法律教育學習讀本》,以典型案例為鏡鑑,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把“紙上的教訓”變成“心中的敬畏”。

他是同事眼中的大忙人,在樓道里總能看到他快步前行的身影,在電腦前總能看到他“奮筆疾書”地工作,用行動踐行著他在黨旗下的誓言。

在中衛市紀檢監察隊伍裡還有許許多多像宋雲明這樣的幹部,他們立足本職,奔赴疫情防疫一線進行監督檢查;他們勇於擔當衝鋒在前,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不辭辛勞走街串巷、宣傳政策法規,助力疫情防控。

每一名奮鬥在一線的“逆行者”都是英雄,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人民公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