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市八仙鼓

田市八仙鼓是流傳於陝西省渭南市的大荔、蒲城、富平、白水一帶的民間舞蹈,其中以渭南田市鎮最馳名。田市八仙鼓是將扁鼓繫於腰腹前擊奏的舞動的一種漢族民間社火舞蹈,因傳統表演時每次有八位鼓手而得名,流傳至今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八仙鼓反映了勤勞的漢族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嚮往和追求,是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相傳田市八仙鼓與古代軍旅操練習武有關。據考現今的渭南市田市鎮,原是我國春秋戰國孟嘗君田文的封地。建國前,該鎮東城門上還刻有“古孟嘗門”的匾額(1958年城門樓拆除,匾額毀壞)。至今,當地還流傳著田市鎮有四大景,即:“東門外葫蘆溪曲曲灣灣,西門外葦子壕花果連天,甫門外的鬥力臺天下稀罕,北門外照人壁珍寶一般。”南門外的鬥力臺指的是當時田文為門客所設的練兵習武之處。相傳,每次習武操練,必擂鼓助威,此種擊鼓活動後流傳於民間,逐漸形成了當今八仙鼓形式。當地還傳說我國宋朝末年,元兵揮師南下侵佔了陝西,田市鎮有位名叫紅娃的青年被虜,在兵營裡學得八仙鼓和其他雜耍技藝,逃回家鄉後,便將八仙鼓帶回在當地普及。至今,表演時舞者頭扎紅色三角巾,據說是為了紀念紅娃所扎的。據老藝人喬樹成介紹:八仙鼓在當地流傳已二百餘年。據傳清嘉慶時,田市鎮彎劉村有權氏兄弟二人,在鎮上經商,弟弟人稱“二叔”,自幼喜愛拳術,又擅於打八仙鼓,舞姿威武、形象剛健。後把擊鼓技藝傳給了鎮上喜愛鬧社火的喬代保、喬友金等人。清光緒年間,他倆又傳給喬東成、喬玉林等人,1930年喬玉林又傳給兒子喬繼龍,喬繼龍又傳給侄子喬樹成。建國後,喬樹成於1956年、1959年兩次參加地區民間藝術會演,榮獲表演一等獎。1984年至1986年,曾連續三年組織大型八仙鼓舞隊,於春節期間在渭南市街頭和廣場表演,使這一傳統、古樸的民間鼓舞,在群眾中進一步得到普及。

  作為一種漢族民間藝術,田市八仙鼓是佛教和道教法器的混合物。鼓是一種極古老的樂器,三皇五帝時即已出現;鑼大約是唐宋以後才有的一種銅器;鈸是從西域傳來的,為佛教的法器;鐃是仿製,宋時才有。八仙的傳說始於元,以漢鍾離、張果老等8人為“八仙”。元以後,道教與佛教似有融合的現象。八仙鼓即是佛、道兩家法器的大雜燴。合流後,響度大增,表現力大大增強。老百姓為祈福壽,圖個熱鬧,誰管孰佛孰道,做道場,趕廟會,逢年過節,照敲不誤。

  田市八仙鼓多由八位身強力壯的青年人表演,表演者頭扎三角英雄巾,額扎英雄花,身穿對襟彩服,腹前各系一個直徑40釐米,高20釐米的紅色小圓鼓,邊擊鼓邊舞。建國後為增強表演的氣氛和廣場效果,常與當地社火如:芯子、高蹺、小蹺、旱船、芋子毛駱駝、龍燈、馬亭子、秧歌隊、大頭娃等節目組成綜合性舞隊,邊擊邊舞邊前進。

  田市八仙鼓的主要器具除大鼓外,還有鐃鈸,鈸如草帽,鐃的形制略同於鈸,但要小得多。鑼類除鉤鑼(打節奏)外,還有直徑5寸左右的銅鑼與2寸左右的引鑼。其次還有鉸子,這種銅器如鞭鼓,無系兒,以小木片擊之,一敲往上一拋,主要也是打節奏。

  八仙鼓表演形式分為兩種,有場地(即舞臺型)、有縱隊進程型。縱隊進行表演,多由鼓頭(即八仙中技藝最高者,排在隊前)帶領成一路或多路進行表演,表演隊形主要有“分花”“對花”“背花”“燈花”等十餘種,常用的動作有:行進擊鼓、跨跳擊鼓等,表演時除舞者邊擊邊舞外,還有大鑼、鐃鈸伴助,以烘托氣氛。在場地表演時,基本隊型有:“八仙過海”“八仙觀陣”“八仙操練”“八仙聚會”“八仙議事”“八仙串訪”“八仙賀壽”等進20種。

  田市八仙鼓的隊形極為嚴整,鼓在隊前,如威嚴的指揮,司鐃司鑼者皆注視鼓槌,凝聽鼓聲,以判斷鼓法。鉸子的擊法不緊不慢。引鑼只是偶爾用到,但細聲嬌滴,煞是動人。

  八仙鼓是一套完整的樂章,是鼓樂中的精品。它節奏鮮明,起伏很大,震撼人心。

田市八仙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