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發佈最新年度投資指南 5分鐘看懂巴菲特發家史

上週六,“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投資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公佈了2019年四季度和全年財報,一同發佈的還有從不缺席的年度致股東信,這也是現年90歲的巴菲特寫給股東的第55封信。

今年這封信包含很多內容:從公司業績總結,到巴菲特對會計準則變化的批評,以及伯克希爾公司繳納的36億美元所得稅——巴菲特聲稱這佔美國企業所得稅的1.5%。

2019年,伯克希爾基於通用會計準則(GAAP)的盈利為814億美元,包括240億美元運營盈利,以及所持有股票產生的37億美元已兌現資本利得和537億美元的未兌現資本利得。

814億美元的淨利潤和2018年的40億美元相比,增長了1900%。對這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增長,巴菲特不以為然,因為這是會計制度造成的。根據2018年生效的新版通用會計準則,一家企業所持有的證券,即便是尚未兌現的利得和虧損淨變化也必須計入盈利數據。而巴菲特和他的搭檔芒格都對這種新規持保留態度。巴菲特認為,除非一家企業的生意就是證券交易本身,不然的話,投資組合當中未兌現的資本利得任何時候都不該被計入盈利,而未兌現的虧損也只有在被認為是“非暫時性”的情況下才可以計入。

所以在過去一年裡,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及時表現不錯但是他並不怎麼高興,因為股價的漲跌並沒有真實地反映了公司的經營狀況。2019年伯克希爾公司是11%的增長,而這一年標普500指數漲幅為31.5%,巴菲特跑輸了指數,輸了20.5個百分點。但是長期看,巴菲特還是遠遠戰勝了指數。1965-2019年,伯克希爾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0.3%,遠遠超過標普500指數的10.0%,而1964-2019年伯克希爾的整體增長率是驚人的2744062%,而標普500指數為19784%。

股神巴菲特發佈最新年度投資指南 5分鐘看懂巴菲特發家史

​巴菲特的投資學:

巴菲特說:收購就好比婚姻。當然,一開始婚姻是令人開心的,但隨後,現實開始偏離婚前的期望。美妙的是,有些時候,新婚夫婦為雙方帶來了超出預期的幸福。而在另外一些情況下,幻滅也來得很快。將這些畫面放到公司收購上面,我不得不說,一般是收購者遇到不愉快的意外情況。在追求收購的階段,我們總是容易滿眼樂觀。在卡夫卡上,巴菲特的投資是失敗的,但是對於其他的他總是能看到公司背後的潛在價值,一擊即中。以下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前十大重倉股:

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蘋果,美國銀行,可口可樂,富國銀行(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卡夫卡亨氏,摩根大通,美國合眾銀行,穆迪(Moody‘s),達美航空。

除此之外,股神也是比亞迪(BYD)的大股東,約佔10%左右,2008年正處A股熊市時期,巴菲特果斷入主比亞迪,巴菲特以8港元的價格人夠了2.25億股,現在比亞迪被各家機構認證為今年的股價會穩定在65.56元/股波動,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70港元左右,可想而知,投資利潤回報之高令人叫服。

巴菲特的發家史:

投資者都比較熟悉巴菲特11歲就開始帶姐姐一起炒股,但是這次,巴菲特買的“城市服務公司”的股票,每股38美元。後來一直下跌,姐姐開始埋怨他,但是很快又反彈,上漲到40元的時候,他趕緊賣出了,後來該股價格一直飆升。巴菲特得到的教訓是:在股市中一定要不為震盪所動,相信自己的判斷,持之以恆。

在巴菲特21歲時,他已經在股市獲利達9800美元,大學期間,巴菲特醉心投資之道,同時順利成為“金融教父”--本傑明·格蘭姆教授的得意門生。他在那時仔細研究教授的《股市導向》雜誌,以教授的理論與實踐來尋找那些被格蘭姆教授成為“菸蒂股”的股票,也就是我們日常成為垃圾股的股票。4年後,巴菲特在股市投入的1萬變成了4萬。

1956年,沃倫·巴菲特和親朋好友成立了巴菲特合夥基金。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掌管資金達到2200萬美元。

1965年,這是巴菲特獨有特色的開始,而且他總是可以先於別人看到題材,看到市場的潛力,他就是這一年開始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後來一路高歌猛進,收購國民保險公司,買進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

1980年,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公司7%的股份。

期間的就不一一列舉了,值得一體的是2008年巴菲特首次超過比爾蓋茨成為全世界首富。後來以淨資產500億美元,756億美元等榮登福布斯富豪榜第二。

股神巴菲特是金融領域鳳毛麟角的投資人,他總能做出有效的價值投資,如果說你也想做巴菲特,那也開始價值投資吧。投資者和股民們學巴菲特的先人一步和耐心持股非常重要。這也有一個先決條件,你要明白公司低估值的時間段或者未來成長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