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和老師,關於目前的網絡授課,你怎麼評價?

Edwin就是這個人


這種模式雖然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是一種相對比較好的方式,畢竟現在疫情期間為了讓學生不耽誤學業,總要有一種方式去不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


小虹說電影


老師,那是一臉無奈

家長,只能哭笑不得


學生,看他偷偷樂呵

誠然,在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網絡授課中,學生是最大的贏家,既進行了學習,也享受了手機,可以說是圓夢美滿,亢奮著睡下,偷笑著醒來。好啦!鹹蛋不多扯,我從老師的角度來談談這期間的網課。

一、過程很充實,效果難落實

從學校下達指令,停課不停學開始,我就開始進行備課,首先在網上找了幾個小時的視頻資源,自己進行觀看比對,選擇了時間適中,內容適當的視頻進行保存分類,以備不時之需,然後跟教研組老師們研討用哪個直播平臺,多久進行一節課,全部弄定好後,我們進行了試音試講。確定沒問題才開始各自備課,在備課的過程中,因為平臺導入課件不匹配,所有已經做好的教學PPT全部重新在直播平臺內部進行排版設計,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終於等到直播上課,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有幾人沒到場。好不容易開講到一半,突然接到一家長電話,才知道,卡屏了,只能聽到我的聲音,但是沒看到PPT翻頁(早知道要上網課,早就把20M的寬帶換了,當時是想換沒地換啊。),氣的我呀,從頭再來。


終於順順當當上完了一堂課,互動做題的時候,要麼是喊破喉嚨每人冒泡,要麼就是李某某支支吾吾選A又選C。看到家長拍照過來的作業,看著是都完成了,估計真的掌握了嗎?還是得打個問號。

二、交流過少,課堂呆板

發送的視頻教學課,學生只能看著視頻上面的知識點,有疑問也沒處提,微信上問我的人也非常少。在直播課堂上,雖說有互動,但是文字比較難發送,互動的次數也少,當只問某一個人問題時,感覺其他同學就被冷落了,無法關注到其他人的狀態。當拋個問題問大家時,瞬間刷屏,都來不及點評。總之,與學生沒有多大情感交流,也來不及檢測,所以大多時候,課堂就變成了我念知識點,學生聽知識點,沒有生趣。

三、網課過多,導致依賴手機,影響視力

在這段時間,學生在家網課的課程比較多,那麼多科目,每門科目佈置一個小時,一天也會有6個小時的時間在手機或電腦面前,學生本身就對手機比較好奇、著迷,這樣一來,會加深他們對手機的好感,在學習中更依賴手機,這對恢復教室教學後會帶去一些慣性影響,並且,長時間面對手機和電腦,學生的視力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當然,網絡授課因為不成熟,因為來的突然,所以有很多的不足,難以取得想要的效果,但是在授課過程中,我也發現網課的一些優勢,如授課靈活、資源豐富方便共享等,我相信,經過一番實踐與改進後,網課能對教學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到了現在,形勢越來越好,離開學時間也漸近了,這段時間網課,雖說有各種瑕疵,但也可以說是為正式開學起到了鋪墊作用。


知之說事


我1995年大學畢業,那時還沒有網絡學習一說,但是前幾年我通過網絡學習,獲得工藝美術本科畢業,社會在發展,應該說這是一種趨勢。目前受新冠肺炎影響,各學校的學生確實不適合到學校學習,風險太大,涉及到每一個學生。猶如瘋狗咬人,它是不會考慮到好人就不攻擊的,病毒也是這樣,如果控制不住,病毒面前,誰都不敢說能倖免。

我支持目前的網絡授課!對於家長來說,我認為要調整孩子學習的心態、讓孩子們正確面對學習方式的改變、提高學習積極性才是關鍵之關鍵。


做壺人顧建餘


因為新型冠狀肺炎的影響,全國各省市都決定延期開學,2020-1.29教育部陸續發出兩條關於“停課,不停學”的通知。通知一出,可謂,幾多歡喜,幾多愁。

針對孩子的教育學習問題,很多家長都表示十分擔憂,而教育部"體察民情",於是提出了網上授課的好辦法,由各大學校的老師通過在網上直播的形式,為孩子們上課,看似一切井井有條,安排周到。

但是,2020-2-14教育部就又陸續出臺了新的政策,對於之前舉行的中小學生網上教學一事,教育部明確表示觀點,採取叫停措施。

很多家長覺得這是在自相矛盾,對於教育部前後主張反差之大,很多家長也表示十分的不理解。原來,教育部表示之所以叫停,是因為怕有些學校過早開課,影響到孩子們的身心和成長。細細品味,教育部所說之言論,確實很有道理,網上授課確實存在一定的不成熟,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吧。

一,對於教師來說,他們作為老師都是面授為主的,在家網上直播,這對老師來說也是壓力巨大,畢竟不是主播出身,對於現代科技及直播技術很多老師也是第一次接觸,還不明白其中奧秘,如何熟練操作並指導學生呢?如何靈活運用多媒體並適應網絡直播困難重重,如果老師不能做好表率,那麼對於學生的學習和生長顯然是弊大於利的。

二,對於家長來說,傳統的學堂教育下,家長是完全抽身的局外人,而如今網上授課的退出,讓很多家長無法抽身,甚至不能從事自己的工作,弊端百出。由於城市和農村網絡覆蓋的差異,對於偏遠地區的兒童來說,實在不公平,教育部的考量十分有道理,如果任由網課的發展,那麼很多學生可能會深受其害,甚至更加影響他們的成長和學習。

三,而對於孩子們來說,過早的投身於學習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假期的時間本來也不長,卻還要提前準備上課,可想而知,孩子們內心的壓力,這次教育部及時喊停,真可謂考慮周全。




城市中at一迷途小書童


網絡授課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急中生智吧!現在孩子每天還拿著上學期的課本在閱讀,做沒有做完的試題。一天當中網絡授課也只有那麼一兩個小時,和學校班級裡面教課相比,微乎其微只能說起到一點點效果,網絡授課老師是在鏡頭裡面,對於學生來說沒有震懾力。這樣一來父母就會擔任孩子的老師了,其中會有這麼一個現象就是,父母文化不高也教導不了孩子,只能督導孩子學習認不認真,有沒有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因為一直在家裡快一個月沒有出門了,孩子們的心裡也會壓抑,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吃喝玩樂學作業,畢竟家裡空間有限。

目前來說網絡授課不能替代學校課堂教學,網絡授課用於課後一對一補習還是可以的。


歲月無聲vlog


從目前的疫情現狀來看,推遲孩子上學時間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理智的決定,事關國家命運,人民生命健康,作為一名普通老百姓,首先應該理解國家在此時所做出的決定。誠然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國內的教育發展現狀都是不均衡,老師的教育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勢必有一些地區的孩子無法通過網絡上課,一些地區的老師也無法通過網絡授課,他們當不了主播,也幹不了播音員。反觀家長第一沒有大把時間來監督孩子,有些地區也沒有經濟條件支持孩子網課,甚至連一臺像樣的電腦都沒有。即使有條件上課的學生,他們的獨立性,自律能力也值得鍛鍊,種種以上原因都會讓網課質量大打折扣,但是我們就不學了嗎,就不開設了嗎,我個人覺得,開設網課最基本最注重的是孩子的學習時間概念,即使這些網課的質量沒有那麼高,但是無論家長,還是孩子都應該清楚,這已經遠遠超出了寒假的範疇,我們應該打起精神投入到學習當中去了,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作為學生更應該樹立為國家崛起的奮鬥目標,深知我們的國家現在經歷著大難,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環境對我們都十分不利,我們應該清楚網課這是國家的應急之策,並非上上之策,我想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為祖國加油,為自己加油,我相信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定能戰勝疾病,趕走瘟疫,迎接勝利的曙光!加油中國,加油武漢!


邁可爸爸


就目前的情形來看,各地普遍沒有按照教育部和工信部聯合下發的通知執行,不顧實際,盲目加碼,把主講逼成主播,放棄教育部和各省教科所的豐富資源不用,盲目推介各種商業平臺的臨時免費資源,背後動機值得懷疑。

各地各人軟硬件環境不一,教師網課經驗嚴重匱乏,最後是老師學生怨聲載道,沒有實現教育部的初衷。

最新的情況是,有的學校明文通知都是符合教育部要求的,但暗地裡做法每一個符合。究其原因還是大人把升學率等比拼心理強加給了學生,造成了學習主體的架空。

學生網課學習效果不一,開學後會成為最主要的問題。學得紮實的孩子聽著無聊,反而會養成不專心的壞習慣;學得差的孩子跟不上趟,信心會遭到打擊。老師無所適從,班級差距會越來越大。

網課需要長時間盯著電子產品,電腦還要好一些,如果一直看手機,學生的近視等眼疾會成倍上升。

……

我在前述文章中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意見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羌韻飛雪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不支持網課常態化。對於中小學生弊大於利。

1,碎片化的學習達不到真正的目的。教於學是有情感的交流互動。課堂上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鼓勵和善意的批評都會給學生產生很大的鼓勵。學生的一次舉手,一個問題也給老師溫暖的激勵。而網課做不到,除了擔心學生學習以外更害怕的是心理健康。

2,缺失監督,形而上學。

沒有情感的學習不會有很好的結果。網課沒有具體的規範體系,評估體系。

網課名正言順的讓學生拿起了手機,看起了電視,作業也就是拍題,發答案,更麻煩的還要去打印,做錯了誰來解答?一切最後流於形式,後果很可怕。

3.網課適應於職業能力提升。

針對成年人,有選擇判斷能力,彌補短板是最佳的途徑。

希望早點復課,學校,教室才是學生的天地。有學習的環境,陪伴的老師,可愛的同學,豐富的活動。學生的成長不是面對著紛雜的網絡和冰冷的電子產品。


老雷小課堂


我是一名家長,也是一名老師,特殊時期網絡授課是很好的應對策略,特別是對於面臨中考和高考的同學,這是難得的好機會。當然了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兩面性,例如天天盯著電腦和手機對孩子健康肯定不利,其次網絡授課的效果肯定不如在學校裡好。但是網絡授課的重要性,它所起到的正面作用更大,對於一些自制力差的同學也起到了適當的約束作用。我全力支持網絡授課,同時提醒孩子們一定注意保護好視力,注意休息,加強鍛鍊!


座標原點


在疫情期間,教育部下發關於聽課不停學的文件,各大學校也是積極響應,在網絡平臺進行直播教學。這種把線下實體教育轉變成線上互動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同時,也折射出一系列問題。

首先第一點,環境氛圍,有集體大環境變成單人模式,本身小朋友年齡小,有學習模仿天性,看到別人做什麼,也會自己主動去做,現在成了自己實戰學習,多少欠缺其中的靈魂。第二點,家長方面,網絡教學家長操碎心,希望學生認真學習,更是全程陪同,不免耽誤了家長本身每天應有得時間。第三點,由於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家長部分開始復工,這樣孩子的學習由誰來看管。第四點,一個教師授課,更是多個班級學生共同學習,這導致直播間十分卡頓。不免錯過其中重點。第五點,孩子一直盯著屏幕看,時間久了,眼部發幹疲勞。第六點,教師授課全程在輸出,互動少,不免太機械式教育。

總得來說,網絡教育不是新鮮詞,但需要更好的去完善教育輸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