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师生共渡战“疫”关,越是艰难越向前

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最关键的阶段,山东理工大学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谋划,主动作为,紧抓关键时机,审慎有序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力争实现疫情防控和重点工作齐头并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人事人才工作以人为本,优质服务不断线

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的“首要工程”,针对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学校人事人才工作部门不推诿、不懈怠,本着“服务师生、积极防控,网上办、电话办、预约办为主,现场办理为辅”的原则,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优质、精准、高效服务。学校制定出台了《疫情期间人事人才工作办事指南》,将人力资源处和人才工作办公室所有工作人员分管事项和联络信息进行公开,对涉及人才招聘、新进人员报到、工资待遇兑现、海外访学、各类人事证明开具等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19类事项一一列出,明确特殊时期的办理流程和负责人员,切实解决了广大教职工和新进人员的后顾之忧。

面对高层次人才激烈竞争的局面,学校不等不靠,充分发挥学院的主体作用,主动出击招贤纳才,除集中发布《山东理工大学2020年博士后招聘启事》《山东理工大学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启事》等相关招聘信息外,联合各学院,创新疫情期间招聘引才形式。机械工程学院会同人才办组织线上专家面试,通过微信视频方式听取应聘介绍和授课环节,并集中提问交流,取得了非常好的“招才引智”实效。各学院也纷纷行动,确保将人才引进工作因疫情受到的影响降到最小,学校人才优先战略得以顺利推进实施。

教学工作及时应对,开学延返不延教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学校工作中受影响最大的可能是教学工作,尤其是课堂教学工作”,校党委书记吕传毅在实地检查学校线上教学进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语重心长地说,他明确提出:“网络教学是这个时期辅助教学的很好形式,我们要进一步改善相关条件、强化各项保障,推动网络教学再上新台阶,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和水平,把疫情对学校中心工作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为推动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学校研究实施了“线上辅助教学+线上教学+现场教学”分段教学相衔接的教学模式,切实做到延返不延教,并相继出台了《假期调整方案》《网络辅助教学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安排的通知》等文件。按照实施方案,学校推出了线上在家学习和线下学校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本学期本专科教学分成三个教学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假期辅助教学阶段,要求教师丰富已有平台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给学生提供学习参考资料,为线上教学做准备;第二个阶段是学期线上教学阶段,指导思想是既方便学生在线学习,又要做好过程管理和监控,确保线上教和学的质量;第三个阶段是学生返校后,对接线上教学时间和内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现场教学。为保障教学效果和质量,学校还充分优化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和山东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已建课程资源,通过“教师轻松建课五步法”等培训,推进在线课程建设,做到资源建设与线上教学协同发展,同向同行。各学院迅速行动,组织教师研讨线上教学方案,丰富教学资源,对接教学班级和学生,为线上教学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

研究生院专门制定了《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安排的通知》,对今年硕士、博士研究生录取复试、在读研究生线上线下教学安排、实践环节组织、科研指导形式、关键培养环节及其他相关业务办理都作出了详细规定;鉴于疫情的特殊性,他们未雨绸缪,将今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开学前后研究生的日常教育管理等相关工作一并进行了统筹考虑和日程安排,确保取得满意效果;同时,还制定《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科建设工作的通知》,对申请增列博士硕士学位点准备、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梳理建设等重点工作事项作出安排部署,号召各相关学院和人员精心谋划建设发展方向、认真梳理学科优势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路径举措,为新一年学校学科建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学校线上、线下教学准备工作同步推进,进展顺利,师生们跃跃欲试,对即将到来的分段教学模式心生期待,充满信心。

科研工作加强引导,紧盯目标不放松

科研作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分秒必争,更容不得丝毫懈怠。学校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科研工作的通知》,就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的科研项目立项申报,科研人员服务管理及科研合同等事宜进行详细规定和解释说明。针对疫情防控的紧迫需要,学校呼吁并引导科研人员积极发挥学科优势,支持相关学科教师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紧迫需求,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的相关研究,开展科研攻关,努力解决疫情防控中面临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难题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疫情防控中。同时明确人员责任分工,对外公示联络方式,对期间教师外出参会、调研、实验等进行严格管控,制定了完备的报备审批流程;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全面推行“网上办公”和“网上办事”,及时发布传达各级、各类科研(社科)项目征集申报通告9批次,实现疫情防控期间科研工作不停歇。

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担当作为不退缩

党委(校长)办公室围绕中心精准服务。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抗“疫”期间正常的办公秩序,党委(校长)办公室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疫情期间大力推行“网上办公”及做好工作场所防控工作的通知》,通过完善和强化网上办公支撑,引导各部门、单位减少会议活动,建立健全适合网上办公、办事需要的工作机制,并强化服务保障、严格保密制度,确保各项业务高效有序运转,为学校在整体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开展各方面工作指明了途径,奠定了基础。

学生工作处和校团委狠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放松。团学系统结合学生基本处于居家防疫的现实情况,在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制定发布《关于做好学生居家防疫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通知》,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的思政资源,教育引导学生既科学防疫又有所作为,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巧妙融入疫情防控各个环节,真正做到“疫情防控不放松、思政教育润无声”。通过向全校广大团员青年发出倡议与承诺,加强与各学院学工人员的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和发掘各学院学生的专业优势和兴趣特长,在辅导员身体力行和示范带动下,师生共同通过书法、绘画、海报、歌舞作品、朗诵、爱心募捐等形式,为中国加油,致敬最美“逆行者”,向社会传递“理工正能量”。

网络信息中心全力做好学校网络信息基础保障。为保障校内外网络运行顺畅和信息安全,他们提早介入,安排服务大厅专人值班,加大投入改造力度,积极获取资源信息,及时发布网络安全预警通知,全力保障学校网络信息通畅;为确保线上教学顺利进行,通过不断升级网络教育平台,使现有平台更加稳定,同时为方便师生,提供了多种登录方式。针对线上教学可能出现的同时登录人数、在线人数太多和视频太大等问题,学校采取了提高教育网出口带宽、服务器硬件配置,合理利用各类直播、点播学习平台等应对措施。

招生就业处多措并举,尽力减缓因疫情造成的“就业冲击”。他们及时研判春招形势,提早谋划落实就业工作。专门制定《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及时调研就业市场,积极做好线上招聘;通过技术研发,增加“空中宣讲会”“网络招聘会”等网络在线功能,最大限度满足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需要;严格落实网上办公和“不见面”服务模式,公布办理人员联系方式,做到协议签约审核“日日清”;及时发布就业政策和指导文件,就业咨询微信群每日专人轮值答疑指导,并引入社会资源系统指导学生就业。据不完全统计,年后至今,学校已安排线上招聘会7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千余个,尽可能将因疫情造成的就业压力提早释放。

此外,基建处也制定周密方案,确保学校在建工程按期复工。

师生共渡战“疫”关,越是艰难越向前!面对疫情防控总体情况向好和“春潮”涌动的发展大势,只争朝夕、勇于追梦的山理工人一直未曾停下脚步,始终坚信时不我待。抗击新冠疫情师生众志成城,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更是责无旁贷。加快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让我们共同期待“疫”散春来,弦歌奏凯。

通讯员 王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