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淮安府及其屬縣城池演變


清代淮安府及其屬縣城池演變

《欽定大清一統志》、《江南通志》和《光緒淮安府志》均記載了淮安府及其屬縣城池演變情況。其中一統志和通志記載均較簡略,惟府志記載較詳。

一、《欽定大清一統志》對淮安府及其屬縣城池演變的記載

淮安府:有三城。南曰舊城,東晉時故址。宋守臣陳敏重築,明初甃磚。本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1689年)重修,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周十一里,高三丈,門四,水門二。其北一里曰新城,宋為北辰鎮地。元末張士誠將史文炳土築,明洪武十年(1377年)甃磚。本朝乾隆十一年重修。周七里二十丈,高二丈八尺,門五,水門二。二城之中曰聯城,俗謂之夾城,明嘉靖三十九年增築,以聯貫新舊二城。本朝乾隆九年(1744年)重修,三十九年(1774年)又修,門四,水門四。舊城南浜運河,新城西北浜淮河,濠廣四丈,深一丈二尺。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二年(1757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皇上南巡,有御製過淮安城詩。

1、山陽縣:附郭

2、阜寧縣:分山陽、鹽城二縣地,治廟灣城。本朝雍正九年(1731年)新築,乾隆四年(1739年)修。

3、鹽城縣:舊系土城,宋紹興間築,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始改磚城,周七里一百三十四步,門四。本朝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重修。

4、清河縣:舊址在黃河北岸,元至元(應為“至正”)十五年築,南枕小清河。本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析山陽縣地,移建清江浦運河南岸。(注)

注:《欽定大清一統志》在[古蹟]中稱:“清河舊城,在清河縣西大清河口。宋史地理志:清河軍,鹹淳九年(1273年)置,縣一:清河。元史地理志:淮安路清河,本泗州之清河口,宋立清河軍,至元十五年(1278年)為縣。清河縣舊志:故城在縣東十里大清口,宋鹹淳九年(1273年)淮東制置使李庭芝築。元泰定元年(1324年),河決城圮,縣尹耶律布哈(舊作”耶律不花“,今改正)又以地僻水惡,再遷小清河西北,即今縣治。明崇禎末,知縣周必強復遷甘羅城。本朝初,復舊治。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移治清江浦運河南岸。”

5、安東縣:城周八里一百八步,門四,水門一。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土築,天啟五年(1625年)甃磚。本朝康熙七年(1668年)重修。

6、桃源縣:舊址周八里,門四。明正德六年(1511年)土築,萬曆十九年(1591年)重築,周七百十八丈。崇禎中河決,城遂埋廢。本朝順治、康熙間屢修,乾隆元年(1736年)重修。

二、《江南通志•輿地志》對淮安府及其屬縣城池演變的記載

淮安府:淮安有三城:舊城,創於晉。南宋時地為重鎮,守臣陳敏重築之,稱為銀鑄城。明初增修,始以甎甓,編置樓櫓,周十一里,高三丈,雉堞二千九百九十六。門四:東曰觀風,南曰迎遠,西曰望雲,北曰朝宗。其北一里曰新城,舊為北辰鎮地。元末張士誠偽將史文炳嘗築士誠於此。洪武十年(1377年),指揮時禹建以磚石,周七里二十丈,高二丈八尺,為門五。二城之間曰聯城,俗所謂夾城也。嘉靖三十九年,漕運都御史章渙題建。東城長二百五十六丈有奇,西城長二百二十五丈有奇。萬曆中,復加厚增高,而後三城之平如一。其城濠表裡相通,達於運河。

1、山陽縣:附郭

2、阜寧縣:雍正九年(1731年)分自山陽、鹽城二縣,治郡東北一百五十里廟灣城。

3、鹽城縣:宋紹興、乾道間始築土城。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指揮楊清、千戶馮善始易以磚,周七里一百三十四步,高二丈二尺,厚如之。池深九尺,嘉靖間,檢校祝雲鵬署篆重修。初,城止有東、西及北三門。萬曆中,知縣楊瑞雲始建南門,居民便之。

4、清河縣:元至元(應為“至正”)十五年(1355年)築土城,週六裡,惟立東、西、北三門,南枕小清河,今僅存遺址。

5、安東縣:舊城俱記。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知縣郭韶於遺址築土圍,建更樓四所,設門啟閉。萬曆中,知縣詹道溥增築為土城。天啟初,知縣劉君聘奉詔興建。周八里有奇,高二丈四尺,門四。國朝康熙七年(1668年)水圮,修葺。

6、桃源縣:元至元間始築土城。明正德六年(1511年),知縣李廷鵬因舊址修築,週三裡,高一丈五尺,門四,池深一丈。嘉靖間,知縣龍復禮重修,設瀉水洞三。崇禎五年(1632年),知縣龔奭增築女牆,置雉堞以磚。後因河決、地震,城遂堙廢。

三、《光緒淮安府志》對淮安府城及所屬縣城演變的記載 淮安府城:山陽縣附郭

[舊城]:周十一里,東西徑五百二十五丈,南北徑五百二十五丈,高三十尺。為門五:東曰觀風,南曰迎遠,西曰望雲,北曰朝宗,西北稍北舊有門,曰清風(此舊署也。今東曰瞻岱,南曰迎薰,西曰慶成,北曰承恩)。(注:清同治時即改四門名稱,並非光緒時改。)元兵渡淮時,守臣孫虎臣〔將清風門〕塞之,今廢。四門皆有子城,城上大樓四座,角樓三座,窩鋪五十三座,雉堞二千九百九十六垛,水門三。秦漢以來,本無城郭。東晉安帝義熙中,始立山陽郡,乃於此地築城(見宋史李大性傳)。《金石錄》有唐上元二年(注:唐高宗上元二年是公元675年,唐肅宗上元二年是公元761年)“楚州修城記”。《文苑英華》有唐大中十四年(860年)御史中丞李荀修楚州城南門,鄭吉記。皆今日郡治舊城也。南宋郡守吳曦欲徹〈撤〉城移他所,通判李大性謂:楚城實晉義熙間所築,最堅。奈何以脆薄易堅厚乎?力持不可。乃止。宋孝宗時,守臣陳敏重加修葺。北使過淮,見雉堞堅新,稱為銀鑄城。嘉定初復圮,知楚州趙仲葺之。九年(1216年),知楚州應純之填塞窪坎,浚池洩水,城益堅完。元至正間,江淮兵亂,守臣因土城之舊,稍加補築。明初增修,包以甎甓,周置樓櫓,始成今制。正德十三年(1518年),漕撫叢蘭檄知府薛斌重修。嘉靖間,知府劉崇文再修。隆慶間,漕撫王宗沐建樓於西門子城上,額曰舉遠,登以治漕。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諉亂,邊海戒嚴,署府事推官曹於汴添設敵樓四座。三十八年(1610年),西門城樓災,知府姚鋐重建。四十八年(1620年),南門毀於雷火,知府宋統殷重建。崇禎間,漕撫朱大典遍修三城。嗣後城樓圮。國朝康熙初,漕督林起龍撤而新之。城垣殘缺者修補之。二十三年(1684年),漕督邵甘重建西門樓。二十八年(1689年),漕督董訥重建南門樓。後漕督興永朝桑格屢加葺理,年久塌卸。乾隆元年(1736年),督府題準發帑修理,知縣沈光增承修。九年(1744年),金秉祚於各門添建兵堡營房三間。嘉慶二年(1797年),復經修補。道光十五年(1835年),漕督周天爵建西、南二城樓。二十二年(1842年),復集資大修,新建炮臺二、重建過街樓四,又造北城圈及東、北二樓。咸豐、同治中,間加修補。又於東城建敵樓一所及四城踐更窩鋪,今圮。同治十二年(1873年),漕督文彬重建西門樓。光緒七年(1881年),署督譚鈞培重修東、南、北三門樓。

[新城]:在舊城北一里許,高二丈八尺,圍七里零二十丈。東西徑三百二十六丈,南北徑三百三十四丈。為門五:東曰望洋,西曰覽運,南曰迎薰, 北曰拱極,小北門曰戴辰。門各有樓,懼不止北門無。東、西有子城。角樓四,南北水門二。窩鋪四十八座,雉堞一千二百垛。

按:新城即古北辰鎮地。西覽運河,東南接馬家蕩,北俯長淮。元末張士誠將史文炳守淮安,始築土城。明洪武十年(1377年),指揮時禹取寶應廢城甎石築之。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用工部言,土城低薄,令軍士增築,門上建樓。正德二年(1507年),總兵郭鋐重建。隆慶五年(1571年),知府陳文燭重修。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倭警,署府事、推官曹於汴添設敵臺四座,後俱頹壞,城垣傾圮殆盡。國朝乾隆十一年(1746年),督府題準發帑,飭知縣金秉祚承修裡牆,創土加幫寬厚。在明季,城內居民尚有萬家,國朝乾隆中猶稱蕃盛。今城堞街坊圮廢略盡。咸豐十年(1860年)後,皖寇疊擾,鄉民頗屯聚其中。並得安全。苟有大力者,修而築之,亦舊城輔車之助雲。

[聯城]在新舊二城之間(俗呼夾城),東長二百五十六丈三尺,起舊城東北隅,接新城東南隅;西長二百二十五丈五尺,起舊城西北隅,接新城西南隅。為門四:東南曰天衢(通澗河路);東北曰阜城,久塞;西南曰平戰(通運河堤路);西北亦曰天衢(通北關廂各處)。東西水門四。初高一丈四五尺有差,後加高六七尺,加厚四五尺。樓大小四座,雉堞六百二十垛。其地本為運道所經,今陸家池、馬路池、紙房頭等處,皆糧船屯集之地。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犯境,漕運都御史章煥疏請建造聯城,自為文以紀之。初、議築此城時,知府範檟力言其不便狀。及工成舉宴,檟不住,曰:“非吾意。且他日淮難為守計矣。”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倭警屢聞,鄉官胡效謨等議請加高。巡撫、尚書李戴疏請於朝,始加高厚焉。二十三年(1595年),署府推官曹於汴添設敵臺四座。其後日就傾圮。國朝乾隆九年(1744年),督撫題準發帑,飭知縣金秉祚承修,樓櫓雉堞,煥然一新。今歲久圮廢,與新城等。

注:以上對“舊城”、“新城”和“聯城”演變的記述,經查核認定,是在《乾隆山陽縣誌》記述的基礎上,略加修改和增補而成的。

鹽城縣城池:明以前本土城。宋紹興、乾道間屢加修築。嘉定八年(1215年),知縣尤炳、元至正十五年知縣曹經重修。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備倭指揮楊清、守禦千戶馮善始陶土為磚,增築月城,雉堞高二丈三尺,隍寬如之。周七里百三十四步,東西經二里二百十七步,南北徑二里百八十步。東、西、北三門:東曰朝陽,西曰安泰,北曰拱鬥。門各有樓,水門二,窩鋪二十八座。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署縣事、府檢校祝雲鶴重修。萬曆七年(1579年),知縣楊瑞雲闢南門,曰迎薰。開鑿時,適得故址與學宮正相對,上建大樓三間,額〈顏〉曰:淮揚一覽。門外有池曰躍龍,亭曰迎恩,今圮。後以城內多火災,南門復閉。崇禎十三年(1640年),知縣張桓復建南門於舊門之西數十步,至今仍之。國朝康熙七年(1668年)地震,城樓、窩鋪、雉堞多毀敗,久未葺治。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知縣朱洛城請帑重修。道光三十年(1850年),東北角圮。同治八年(1869年),西北角圮,俱修築。西門月城,舊為屯兵之所,後貧民結茅棲止。咸豐六年(1856年),士民建造房屋,招商貿易,由知縣裘輔查明定案,每年納地租二十二千,為水關修理、啟閉及疏浚城內市河公費(城形楕〈橢〉長,東闊西狹如瓢,亦名標城)。

阜寧縣城池:縣治舊屬山陽縣。宋為廟子灣,明為廟灣鎮,地瀕射陽湖,為海舶湊集之所。舊無城郭。明嘉靖末,倭寇犯府境,屢踞其地,旅敗退。萬曆,倭寇百亟,官兵請於總漕李戴,即前巡撫唐順之所畫舊基築城。二十三年(1595年)興築,次年訖工,是為廟灣城,置兵屯守,久之城圮。國朝順治十三年(1656年),海防同知鹹大猷修之。十八年(1661年),同知張行生、典史陸應祥修東門城樓。康熙七年(1668年),大水傾圮,大南門僅存其半。雍正十年(1732年)置縣,以城為治所。乾隆四年(1739年),知縣王連璧請帑修葺。十二年(1747年)復修。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知縣顧恩堯修小南門樓。同治元年(1862年),皖寇至,城久圮,不可守。後知縣崔繩祖集資大修,城垣樓櫓一新,凡周七百二十五丈五尺,計四里餘。東西徑二百二十丈,南北徑百十丈,高丈六尺。為門五:東曰觀海,南大門曰迎薰,小南門曰定海,西曰靖淮,北曰拱辰。門各有樓。南、北、西水關三(關北久塞)。敵臺五,雉堞千八百六十五。十一年(1871年),知縣沈國翰、關樞重建大南門樓。光緒六年(1880年),知縣蘭採錦重建北門樓。

清河縣城池:縣舊城在大清河口,宋鹹淳九年(1273年)淮東制置使李庭芝築。元泰定中河決城圮,縣令耶律不花(注:應為“耶律布哈”)請遷於河南岸甘羅城。地僻水惡,居人鮮少。天曆元年(1328年),達魯花赤(注:應為“達嚕噶齊”)哈麻再遷小清河口西北,無城。至元十五年(注:天曆以後,至元僅六年,無十五年。此處應為至正十五年,1355年)兵起,築土城三面,週六裡有奇,東、西、北,凡三門,無雉堞樓櫓,因河為池,制度簡陋。明季之亂,再徙甘羅城,未幾復舊。國朝康熙中,河屢決,欲遷未果。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巡撫陳宏謨疏請移治山陽縣之清江浦(見注),未遑築城。咸豐十年(1860年),豫寇東犯,縣治毀於火。同治四年(1865年),漕督吳棠始築城於運河南岸,憑河為固,是為新城。長千二百七十三丈餘,高丈八尺。城門四:東曰安瀾,西曰登稼,南曰迎薰,北曰拱辰。東北小水門一,東、西水關二,有水繞城東、西、南三面者為護城河,北面阻運河,長圍繞其外,分為南北二圍。南圍繞城三面,西起二公祠,東至雲曇壩,兩端抱運河提,圍長千三百十三丈餘。外環玉帶河北,圍繞城北,兩端抱運河堤,外環重濠,運河貫其中,小河縈紆於西北隅,圍長千四百四十七丈餘。二圍為門有八,炮臺周列於其上。咸豐十一年(1861年),知縣萬青選(周恩來總理外祖父)築。(時經豫寇,城池未建,特創此圍,以招 集流亡,保固關廂。同治元年(1862年)春,寇至,憑圍以守,卒得保全,實新城外衛也。)

注:《光緒丙子清河縣誌》載巡撫陳宏謀疏略曰:“河勢北趨,縣益危阽,吏民屢以為請,臣往來巡歷,縣當孔道,跨兩河,無可遷之地,斯事體大。臣觀山陽之清江浦,總河駐節之地,山清兩境,犬牙相錯。對岸王家營,南北衝要,與浦毗連,清河驛馬向設城中,繞越隔遠。河官駐節無地方,同城去山陽,懸隔三十里,緩急莫應。今若移清河縣於清江浦,割山陽近浦地歸之,清江官商雲集,五方雜處,有知縣足以鎮撫彈壓,其驛馬置於河北適中,清河無繞道撥馬之苦,山陽無隔遠往返之煩。河臣旌節之下,設有同城官吏,體制宜稱。所費者小,安者大。諮訪督臣、河臣,下及道府,皆曰便,云云。”

安東縣城池:縣在南宋時有三城。漣水故城在今縣治北(當時升漣水為州、軍,幅員較今為廣,東北兼有海州地,東南兼有阜寧地),毀於金元之際。其初治不知何時所建。明宏〈弘〉治十五年(1502年),知縣郭韶於舊基築土圍,建更樓,以司啟閉。嘉靖中,倭犯、河溢,民逃,城廢。萬曆八年(1580年),知縣史選築堤城南。二十六年(1598年),知縣詹應溥因堤復築土城。時議改建磚城,以工鉅中止。天啟中,知縣劉君聘始籌資創建,製作大備(事詳文震孟築城記,載縣誌)。崇禎十七年(1644年),偽將軍董學禮踞宿遷,遣兵四出。副總兵柏永馥、都司吳良翰駐守安東、增修城垣。康熙初,大水、地震,魚遊街市,城不傾者一版及水涸,城亦圮。二十五年(1686年),知縣許同文議重修,不果(以下舊志無考)。今據新縣誌,城凡五門:東曰海浜,西曰臨淮,南曰觀瀾,北曰鎮漣。其一便益門在西南,水關一,在城北。

桃源縣城池:縣治瀕河,無城,舊為土塹。明正德中,知縣李廷鵬始築土城,高一丈五尺,週三裡,池深一丈,為門四。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知縣周佩改建門樓,東曰觀海,西曰延暉,南曰朝陽,北曰拱極。十四年(1535年),知縣龍復禮重修,兼設西、南、北三水洞,歲久圮廢。萬曆十九年(1591年),知縣許璞重築土城,周七百十八丈,高仍舊,上增土堞千三百五十,博甃城門四座。東、西、北博砌水洞各一。崇禎中,知縣龔奭增土堞。國朝順治十二年(1655年),知縣鄭牧民增四隅角樓。十六年(1659年),開小南門。康熙六年(1667年),河決煙墩,水侵沙壅,城內如井。七年(1668年),地震城圮,於北門築遙堤,以障黃河。乾隆元年(1736年),知縣睦文煥詳請興築,深挑土濠,高築城垣,重建城樓,方位仍舊。咸豐十年(1860年),豫寇至,城陷。事定後,屢加修葺,如今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