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演講緊張的四大根源,你屬於哪一類?


當眾演講緊張的四大根源,你屬於哪一類?


很多人是不是隻有外向的人才擅長演講口才,內向的人就沒戲了。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極少數人的好口才是天生的,大部分人是通過後天的訓練獲得,你所要做的就是擁有一顆積極的心態,按照方法堅持訓練。無論是外向還是內向性格的人,都可以通過專業學習訓練提升演講口才能力的。


其實,智狼邦演講口才培訓中心胡焱喬老師曾經也是一個恐懼當眾演講的人,2012年被邀請到國外進行大型場合的公眾演講,準備了很長時間的演講內容,因為過於緊張,在上臺前就已經緊張得手心冒汗,面紅耳赤,以致於上臺後只能怯怯地說了“謝謝”兩個字就下臺了,真正的丟臉丟臉丟到國外去了。相信這也是很多人遭遇過的境遇,那麼,上臺緊張應該怎麼解決呢?也許方法有千千萬萬,通過胡焱喬老師多年學習經歷總結有以下幾點是可以幫助大家解決緊張問題的。僅供參考!


首先大家需要堅定一個心態:在演講緊張這件事情上,你並不孤獨!它是可以被解決的。


當眾演講緊張的四大根源,你屬於哪一類?


相信大家在之前,已經看過不少關於如何克服演講緊張的方法了。


如果你只就解決問題去解決問題,那麼你得到的方法可能會是這樣的——你在上臺之後,你就把底下的觀眾當做是蘿蔔白菜,冬瓜,西瓜,哈密瓜。甚至還有人說傻瓜,各種各樣的蔬菜水果都有,都快把演說現場變成菜市場了。然後你就直接忽視他們,開始你的表演。


但是我想跟大家說的是:這是淺顯的緩兵之計,真正有影響力的演講者一定是發自內心的自信,向聽眾輸出價值,如果你當別人是青菜蘿蔔,雖然說是為了緩解緊張,但這中間一定會缺失掉你與聽眾之間的連接,那樣的話,你的演講只是過過場,談何影響力?!因為真正好的演講者,他站在臺上,他是享受的,觀眾會給他反饋。如果你的底下都是蘿蔔白菜,那你講著講著就會覺得很沒意思,並且如果時間長了,你就會漸漸失去演講的樂趣,更多的是應付,這樣也會讓你對演講失去信心的。


其實,演講緊張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為什麼緊張?這件事情才是最可怕的。因為如果你根本不知道你演講緊張問題出在哪裡,就沒辦法針對性突破,獲得解脫。


所以接下來簡單從演講緊張的具體表現層層剖析,幫助你找到你演講緊張的問題所在,因為問題就是答案。


當眾演講緊張的四大根源,你屬於哪一類?


一、緊張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反應

大家想象一下,你進入了一片森林裡,突然,在你的前面出現了一頭渾身帶刺的野豬,向你狂奔而來。你的心跳開始加速,快到你不能忍受,這時你的大腦出現了兩個字:逃跑。


你瞬間像劉翔附身一樣,跑得比火箭還快。


這就是我們大腦自原始以來的自我防衛應急機制,在你面對危險的時候,它一般會做出兩個選擇:逃跑或者是戰鬥。


所以,在演講的時候,當你暴露在觀眾的關注下,大腦就會把這種場景視為一種危險。此時,就會出現心跳加速、全身發抖等一系列的緊張生理反應。這些都是很正常的,每個人都會有。


所以緊張背後的本質是一種自我保護情緒。


當眾演講緊張的四大根源,你屬於哪一類?


二、想要的太多,能給的太少

你想要得到的太多,但你能給別人的卻太少。


舉個例子,可能大家就明白這個問題了,比如你去跟你朋友借錢的時候,是不是這時候心裡會很緊張,內心忐忑。不知道他到底會不會把錢借給我,萬一他不借給我,那我豈不是很尷尬嗎?


但是你換一個做法,如果這個時候你拿著你的房產證,你說我抵押一下借點錢。這時候,你會去緊張嗎?不會的。為什麼呢?同一個道理,你準備的有多少?你能給別人的有多少?以及你想要的有多少?這三件事情是需要平衡的。


否則只就問題解決問題,就會很難解決問題。因為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


畢竟演講的重點不是簡單的你想要表達什麼,而是你能提供什麼價值!而且演講的關鍵要素是你有什麼觀點,你的觀點有什麼獨到之處,你有什麼思維,而不是簡單秀一下你的口才!


所以,演講緊張的根源之一就是對內容不確定不熟悉不自信。


當眾演講緊張的四大根源,你屬於哪一類?


三、過分關注結果,追求完美

為什麼有的人演講會非常緊張,而有的人卻沒有那麼緊張呢?總有人在剛開始接觸演講的時候,每次上臺之前,腦海裡總會不停地在想:“底下的觀眾要是不喜歡我講的內容怎麼辦?如果這場演講我講不好怎麼辦?”


當我的腦海當中充斥著這些負面的想法時,就彷彿有很多小聲音縈繞在我耳旁在不停地說:你不行,你講不好的.....


結果越想就會越緊張,然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和不斷否定自己,接著緊張的感受就會急劇地被一直放大。這種過度焦慮的心態在心理學上叫做“瓦倫達效應”。


“瓦倫達效應”是什麼呢?


當眾演講緊張的四大根源,你屬於哪一類?

一旦患得患失就會失常!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後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總想著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後果。”心理學家把這種為了達到一種目的總是患得患失的心態命名為“瓦倫達心態”。


如果我們在準備做一件事情之前,腦子裡一直想著成功的快樂和失敗後的痛苦,那麼這件事情就很難順利完成。就像我們去考駕駛考試時,你越想考好它一次性通過,就越容易出錯考不好。同樣,當你準備去演講時,你越擔心演講的結果,你的表現就越會往壞的方向發展。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儘可能地以一顆平常心去演講,以及去看待你的觀眾。


當眾演講緊張的四大根源,你屬於哪一類?


四、過分關注自我,缺乏自信

人總會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總會想著如何去討好他人。剛剛上面講到的演講前緊張的想法有提到:“觀眾不喜歡我的演講怎麼辦?我要是講不好怎麼辦?”緊接著你可能還會在想:我普通話講得很普通,長相很普通,穿著很普通.....

大家發現了沒有,當你把焦點放在你自己身上時,你就會發現問題會越來越多。這就像一張大白紙一樣,我在上面畫了一個小黑點,當我沒有告訴你的時候,你是不會注意到這顆不起眼的小黑點的。但是當我告訴你說:請你現在在這張紙上找一個小黑點,你就會拼命地用眼睛掃視定點,這時候你的眼裡不僅看到有那顆黑點,而且大腦當中浮現出來的都會是一堆密密麻麻的黑點。


為什麼會有這樣呢?

因為當你不停地關注點放在“我”,那麼你就會像在找黑點一樣,只看到自己的缺點,而沒有看到自己的優點,甚至會滿腦子都是負面的自我批判,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把關注點放到你的演講上,並且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因為只有敢於真實地展示自己,才能在舞臺上從容淡定。


當我們明白了造成演講緊張的原因後,緊張的壓力才能得到針對性突破和化解,那麼明天將會分享具體我們如何解決演講緊張的問題,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