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重渡溝旅遊攻略?

用戶66034096


"重渡溝可是一個好地方啊啊,聽說重渡溝三字"還是是東漢光武帝劉秀所賜的呢,我去過那一次挺好玩的,裡面的主要景觀有:竹海、水簾仙宮、菩提神樹、飛瀑流泉、高峽平湖、蘑菇崖、聽濤嶺等一百多個景點,其中傳說中菩提神樹是佛祖釋加牟尼修成正果的地方,重渡溝的標誌性景觀之一的飛虹瀑布,落差據說有40米、擁有深厚歷史沉澱的金雞引路,上百課泉眼的劍插泉。這些都是值得一遊的,順序的話可以按個人興趣,飲食可以這麼安排,早餐:5元/人, 四個素菜 稀飯 饅頭 茶葉蛋中餐12元/人, 三葷三素 米飯或麵條晚餐8元/人, 二葷四素 稀飯 饅頭 想省點錢的話可以住農家住宿15元/人/天:3-4人間,公衛,共浴,彩電,太陽能熱水洗浴;30元/人/天:2-3人間,獨衛,彩電, 太陽能熱水洗浴想住的好一點的話附近有賓館提供住宿,價格不貴一般50-60元/人/天:房間配置2-3人間獨衛,空調,彩電,24小時熱水,純手打,望採納!謝謝!


星座度


君未看花時,花與君同寂。君來看花時,花色一時明,再好的美景,如果沒有人去發現、去欣賞、去品味,也會像不存在一樣,沉寂在時光的流逝中。

重渡溝,是我在欒川遇到的最具人氣的桃花源,這裡不僅山青水秀,屋舍儼然,更兼黃髮垂髫、怡然自樂者眾多。坐在躺椅上閉目養神,喝一杯清茶,聽一首琴曲,高山流雲一樣的日子,在景區附近的農家小院裡隨處可見。人們追求平靜、返璞歸真的情懷,或許才是這片土地最鮮明的特色。

御賜溝名

一處勝景,一處妙境,如果只有秀麗的自然風光,沒有歷史故事,沒有神話傳說,沒有文人墨客留下些詩詞歌賦,就彷彿沒有被人類注入過靈魂,總覺得有點兒單薄,有些遺憾,關於“重渡溝”名稱的來歷,卻有著不同凡響的說法。

漢光武帝劉秀還沒有建立政權之前,曾多次遭到王莽的追殺,不得不在伏牛山一帶與之斡旋。有一次被追急了,棄馬步行,與眾將士一起渡過伊水,來到一條不知名的山溝,因為看不到人煙,大家不敢從溝中穿行,遂沿小路繞過,誰知沒多久竟又一次來到伊水邊,此時情況比較緊迫,劉秀只好脫鞋赤腳,再一次淌水渡河,沿著陌生的山溝一路奔去,很快他們就順著山溝擺脫了王莽的圍堵。劉秀覺得這是天意,登基後便御賜“重渡溝”為此溝名,並延續至今。

瀑布如林

重渡溝植被茂密、泉水噴湧,金雞河和滴翠河從山上奔流而下,形成一個龐大的瀑布群。我們沿著溪水源頭的方向拾階而上,大小流瀑依次呈現在眼前,這些在別處難以企及的美景,在重渡溝竟成了隨處可遇的常態。我不得不把三角架從這個瀑布移到那個瀑布,成了掉隊常客,話雖這樣說,心裡卻像撿了大元寶一樣快樂。

在人們的想像中,龍與瀑布非常神似,所以重渡溝關於瀑布的許多美麗傳說都與龍有關。比如“飛虹瀑布”、“革面潭”、“洩憤崖”、“虯爪潭”、“鎖蛟崖”等等。我們在雙疊瀑布處稍作停留,沿著右邊的爬梯向上行走,經過中間一個自然形成的貴人低頭處,發現藏在後面還有一條小瀑布,這就是有名的“藏繡瀑”了,它真的就像一位足不出閣的淑女,怕見生人,一副柔柔弱弱的樣子,秀氣之極。

竹林賓舍

竹子以其清雅脫俗,深受國人喜愛,“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蘇子瞻道出了多少中國人的心聲。重渡溝的層巒疊嶂、青翠欲滴,一部分源於水,而另一部分則是源於竹。這裡水源豐富,土地肥沃,特別適合竹子生長,來到重渡溝,彷彿置身於綠海竹林之中,每年發筍季節,即可看到遍地紫色的竹筍破土而出,據說“竹子拔節的聲音”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只有用心的人才能聽得到。

在重渡溝,隨便找一家中國風濃郁點兒的民宿,進去體驗一下,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中國人講究天地人和,凡是融於自然的設計,總是讓人百看不厭,凡是以山水為出發點的佈局,總會令人念念不忘。當然除了情調,我們最關心的還是賓館的服務品質,畢竟精神的放鬆需要與身體的休息同步進行。

鄉村美食

炎炎夏日,在暑氣全無的深山密林中,耳邊是潺潺的流水聲,眼中是錯落的瀑流景,口裡還吃著山珍野果,這些都是在城市中居住的你,無限嚮往的事情吧。楊怡同學買了些甜李子,我驚奇發現,扛著架子、揹著兩部機器的我,竟然還能騰出手來吃,人的潛力真是無窮大。

欒川除了景色優美,人也給我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他們熱情、好客、淳樸、心細,不經意就會讓你觸碰到融融的笑意和濃濃的真情。如果用一道菜來形容,我覺得應該是麻辣魚,色香俱全,甘怡爽口,回味無窮。

農耕文化

參觀農耕文化村是去重渡溝不能錯過的項目,那些復舊的民房與工具會讓你走進歷史百年,早已消失的中原農耕文化被一一重現。你可以參與打鐵、榨油、製作陶器;也可以紡棉、織布、扶犁試耕;或者看獅舞、品老酒、嘗水磨豆腐;甚至旋木器、打草鞋、學持械狩獵。夜晚還可以坐在小木凳上,看看農家燈火,哼哼小曲,盡享民俗風情之樂。

小小的一山木舍,掛滿了各種生活小擺件,珍藏著女孩子家的小情懷。有位匠人正在裡面進行加工製作,專注讓她無暇顧及遊客的進出,坐在門口歇腳的如歌和楊怡老師,也走進了畫面,唯沉靜與美麗與他們同在。

夜幕降臨,重渡溝迎來了與白天“高峽飛瀑、綠水秀竹”截然不同的熱鬧,一場盛大的音樂慶典在山谷中拉開了帷幕。山風習習,音樂濤濤,人們在廣場燃起篝火,載歌載舞,鬱悶被拋諸於腦後,快樂徜徉在心間。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五柳先生嚮往的桃花源,並不是荒郊野外,也不是太虛瑤池,它在欒川重渡溝,在人們用心打造的生態旅遊區中,也在我再度重遊的憧憬中。


洋花頌頌頌


一個字!貴!貴!貴!不會後悔!去了更後悔!切記王莽嶺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