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就是课堂|南大学生防疫观察全纪录

2003年,席卷全国的“非典”是全国人民记忆中的一段“惨痛”的经历。

而如今,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又将人们拉入了17年前的那段恐惧繁荣“深渊”,疫情的变化也一次又一次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弦。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南大师生也积极行动着,时刻明确并履行作为当代老师与学生的职责与义务。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郑佳雯老师、周海燕老师等未来编辑部全体指导老师领导并开展了“防疫纪实”的实践项目,成立了“南大防疫观察小分队”。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与学生的观察记录下,完成了一篇又一篇质量上乘的稿件,从对起初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地区的记录到现在面向全国的防疫纪实。这不仅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实战训练,同时也让新闻报道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忠诚的见证者。


社会就是课堂|南大学生防疫观察全纪录


“2020的春节将注定是一个让人无法忘记的春节。一个多月前开始在武汉悄悄流散的新型冠状病毒,在轻慢和颟顸的应对中终于酿成了蔓延全国的灾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年关将至时打响,医护人员日以继夜奋战一线,湖北全境除神农架外全数封锁,断绝对外交通,与病毒决战。

身处病毒侵袭阴影下的人们此刻如何生活,又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和感受?南大湖北籍的学子们,从今天起进行连续报道,记录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这段正在发生的历史”。

从《封村、封路 | 来自荆门京山的防疫观察》《这里的防疫战刚刚开始 | 来自襄阳谷城的防疫观察》《鼠年“春劫” | 来自湖北阳新的防疫观察》到《带着韩国买的口罩回家》《小区出口24小时值守 | 南京蛇盘社区防疫观察》......南大学子家乡防疫纪实系列已经进行到第21篇,从湖北,至其周边省市,再至全国。


社会就是课堂|南大学生防疫观察全纪录


(six tone 对此的报道)

2月4号,立春。

黄石城区药店开始限购口罩,每人只能买5个。市区有几家超市出现营业员感染,暂停了营业。人们能买东西的超市不多了。

一些老年人开始坐不住了,看着窗外阳光正好,就想出去遛弯——奶奶就是其中之一。堂姐笑说:“我要举报奶奶,天天就想着出去。”表哥没有忘了自己的工作,在电脑上开始给学生上网课。

小美已经开始准备按照学校的安排预习网课,她说,终于明白了狗想被遛的心情。

她看到武汉大学的官微每天都发“我等樱花也等你”。

她最大的愿望是能回武大看一场樱花雨。

---《黄石封城前后 | 来自湖北黄石的防疫观察》

从疫情爆发开始,我几乎每天都会收到附近村子或是居民小区出现确诊病人的消息。2月3日,我所在小区也出现一例,病人家离我的位置不超过50米。随之而来的,是孝昌县5号令。自2月3号起,县乡居民受到了严格管控,每户家庭每三天可指派一名家庭成员到指定购物点上街采购生活物资,其他人员除特殊情况不得外出。居委会开始组织集中采购、分发生活物资,各家都抢着给物业经理发消息。锣声又开始响起,小区内也出现了整日值守的人。父母关上了向南的窗户,朝我说着:“你可不能再出门了。”

2019年我有八个月没有回过家。回到家看到疫情信息后,我就开始监督家人做好防护措施。封闭在家,有时候会感觉烦闷无聊,但换一个角度,不出门可以陪伴家人,也是一种休息。

我甚至感恩这种状态。在重疫区,平常人的休息是很多一线工作者的不休息换来的。在孝感安陆,水寨村黄汉明书记自1月23号起坚持每天走村串户,宣传疫情防疫工作,2月1日因过度疲劳引发慢阻肺牺牲。在孝感孝南区,曾在孝感市疾控中心任职的刘凯主动请缨,除夕夜孤身从北京回到孝感,加入疫情防控组,连续工作38小时。在孝感应城,116名退休医生放弃假期,回归疫情防控一线。还有不知名与不知数的医护人员、民警、基层干部、环卫工人……他们是这场疫战中最美的逆行者。

---《82万武汉人进入孝感 | 来自孝感孝昌的防疫观察》

如果有幸活到五、六十年后,再回想起2019年12月13日,我险些去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大概会庆幸那天真的命大。

那天我临时从南京回武汉有事。本与男友约好去离汉口火车站一公里之外的华南海鲜市场看看,不想他临时有事,只好取消计划。而在之后的一个半月里,我在南京、武汉和家乡洪湖三地辗转。有亲友留守武汉,有亲友在洪湖冲在一线,这两座城市展开了一场与新型冠状病毒斗争的战役。

我仿佛身处一场战争,耳边擦过炮火,躲进小楼,背后硝烟不断。


社会就是课堂|南大学生防疫观察全纪录


---《过载的新闻和不安的情绪 | 来自湖北洪湖的防疫观察》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这八个字,不仅是南大的校训,更是南大全体师生的风貌与姿态。

加油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

部分图文来源 | NJU核真录

文编、美编 | 朱虹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