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大氣磅礴,縱橫萬里!為什麼他能寫出這樣的詩?

7個習慣指路


我認為這是自身原因和外部環境造成的!

一,自身因素:

李白從小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天資聰穎,有很紮實的文字功底。所以寫起詩來毫不費勁。斗酒一杯詩百篇。

李白生性豪爽,有遊俠之氣。壯志凌雲。這就造了他不苟世俗的不羈性格。

李白一生好遊歷。名山大川,奇峰寶剎經歷不少。這樣,開闊了視野,拓寬了心胸。所以他的詩飄逸靈動,狂放大氣。

.. 二,外部因素。

大唐正處盛世,國泰民安。正是文字繁榮興旺的時候。所以大詩人名詩人應運而生。

李白本有伊呂之志,奈何事與願為。始終與仕途無緣,這更激發了他空凌一切的孤傲性格。

既然世俗如此不堪,那就不如作個仙俠仙,狂仙如何?



風塵客123


一說起大詩人李白,千百年來,從我們牙牙學語還不會寫方塊字開始,便會背頌其"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古詩。從小到三歲小孩能朗讀到古今的詩詞大家一直在討論研究看似簡單的二十個字的深刻內涵,這就足以說明李白的神奇和偉大。那麼李白為何能寫出如此大氣磅礴、縱橫萬里的詩和成就"詩仙"的歷史地位呢?

盛唐那個偉大時代造就了"詩仙"這座詩峰

我們常說時勢造英雄。李白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歷史上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大包容的盛唐,也是從古體詩走向近體詩(格律詩)的偉大變革時代,更是詩歌邁上頂峰的最佳歷史階段。唐詩成為那個時代的文化標籤和文化符號。詩歌與人們的生活、工作密不可分,詩歌融入普通百姓的方方面面,無詩歌不歡,無詩歌不聚。正是當時的經濟繁榮而不均衡、政治開明又黑暗、社會穩定又藏危機、官場等級而更多變等種種矛盾,為大批文人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創作沃土,更為廣大墨客創作提供了廣闊舞臺。

李白(701年-762年)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群星璀璨"詩人輩出的大時代,據《全唐詩》記載,整個唐朝流傳收錄的就有四萬八千九百首。可以說詩仙所接觸的詩人,都是歷史上一等一的"高手",好比一群在珠峰上論劍的高人。"李杜"之名耳熟能詳,什麼詩中的仙(李白)、聖(杜甫)、佛(王維)、鬼(李賀)、魔(白居易)、狂(賀知章)、豪(劉禹錫)等等,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彼此一出口不光是成詩,更是不朽的名詩。詩仙李白可謂高手中的高手,頂峰上的明珠!

特別的人生經歷和閱力成就了"詩仙"桂冠

李白雖然說生活在盛唐,但此時的鼎盛卻暗藏著危機,也即將由盛轉衰,除了歌舞昇平,李白晚年也經歷了"安史之亂"的戰火紛飛危機,這對大唐王朝是一場巨大考驗,而李白不可避免也經歷了顛沛流離的逃難求生和牢獄之災,這對詩仙更是一次晚年人生的巨大打擊,不過也是一種歷練。加上性格豪放直爽,看不慣官場上的黑暗,其仕途上也一直不得志,才能上得不到施展,心中的抱負無法實現,滿腹經綸和才華也惟有通過詩歌去表達和釋放。再就是詩仙遊遍了祖國的名川大山和名勝古蹟,樂於廣結天下朋友,其山水情懷和愛民思想為創作詩歌積累了素材;其博學多才和精通儒釋道為底色底氣,借仙境表達自己的理想追求。正如我們常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以詩抒懷遣興,借古評今。

李白"詩仙"外號最早出自賀知章的誇讚,稱之為“謫仙人”,意思就是從天上貶謫下凡的“仙人”。其詩也確如此,如:把廬山的瀑布,看作“疑是銀河落九天”;把黃河的水看成是“黃河之水天上來”;把自己的心思不是傾訴朋友,而是“我寄愁心與明月”;以一首《夢遊天姥山吟留別》把凡間的無奈與仙境的美妙、現實的不如意與理想的追求表現的淋漓盡致,可謂“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天賦異稟和浪漫樂觀性格生就了"詩仙"美名

無論是得意時的人生歡歌,還是遭遇人生的打擊,在詩仙的詩歌裡,永這表現出一種樂觀和浪漫。我想這與他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他能在陽光燦爛下看到黑影,在黑夜裡看到光明的未來,在夢境中看到人間天堂,在濁酒或豪宴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和人生的艱難苦樂。他與詩聖杜甫可以說是一見如故,互相惺惺相惜。杜甫的詩歌更多的是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詩風,詩中體現和表達更多的是燈光四周的黑暗和陰影,以及陰影中所透出的苦難。無論是何種表達方式,兩人所成就的詩歌都是那個時代的孤峰,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當然,李白的詩歌成就,除了天時地利人和以外,也離不開他與生俱來的天賦異稟。據史料記載,李白五歲便能背頌小學的識字課本,十五歲就有多篇詩賦在當時的上流社會流傳,並得到廣泛好評。

如果說杜甫的詩可學可作為教課書的話,那麼李白的詩絕對不可複製,也學不了,我們只能用來膜拜。因為得道才能成仙,詩仙已得道,我們普通人沒有"得道"又怎麼會學得了呢,所以只能仰望而己。

詩仙的天賦來自西域的腹地,視野裡永遠是“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的明淨、高遠、澄澈,我們有誰能如此脫俗呢?他的天賦在"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詩境裡,其詩大多與酒、月亮和仙相連,後人又有誰能達呢?他的天賦在“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江湖世界裡,其豪氣霸氣又有幾人能及呢?他的天賦在不畏權貴的“天子呼來不上船”的肆意灑脫上,其言行又有幾人能做得到呢?他的天賦在“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的雍容華貴上,我們有幾人能如此超凡呢?

結束語

總之,詩仙李白的成就是那個時代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盛唐成就詩仙李白,詩仙築就盛唐文化高度。他是盛唐時代最獨特的文化代表人物。他的詩歌影響並指引著千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詩歌的發展進步,也必然會影響並走向未來!


石潤居


幾千年來,我國曆史上曾經產生了無數的詩人,他們如燦爛的星斗閃耀在祖國的歷史時空裡。特別在唐代,更是人才濟濟,群星璀璨,並誕生了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詩人——李白。李白才沖霄漢,文羞日月。他的詩令千家傾服,萬人膜拜。清代 趙翼寫過一句大家很熟悉的詩,“李杜詩篇萬口傳, 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確實,江山如舊,人才輩出。可一千多年過去了,李白依然是其中最亮的一顆。李白的詩為什麼寫的那麼好呢?

李白的詩寫的好,首先是天賦異稟,這一點沒人懷疑,搞藝術人的天賦很重要。以唱歌為例,有的人十幾歲就登臺,幾首歌就紅了,有的默默耕耘到老,也沒多少知名度。有的人壓根“五音”就不全。有的人天生手指長,適合練鋼琴。你看李白的畫像,天庭飽滿,二目有神 ,秀外慧中,器宇不凡。這為他成才打下了先天的基礎。當然,這些只是後人的推測。更重要的是李白小時候刻苦的學習打下的基礎。

但李白小時候開始並不喜歡讀書。一天,他乘老師不在,偷偷溜出門去玩兒。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手不釋卷,刻苦學習,終於“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李白自述)並嘗試著開始寫作,對作品要求很嚴格,自己覺著不滿意的就給燒了。

要寫出好詩,知識再豐富,當個“宅男”可不行,李白性格外向,大氣開朗,喜歡交友,他的朋友遍佈四海,為朋友寫的詩也很多,如小朋友都會背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感情真摯,令人動容。頻繁的交往,豐富了李白的思想感情,擴大了寫作的題材。

李白嗜酒如命,而且“斗酒詩百篇”,也許李白的才氣就是喝酒喝出來的。他高興時開懷暢飲,“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 》)不高興時就喝悶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人家喝醉能寫詩,不愧是“詩仙”,但一般人喝醉了只會耍酒瘋,嘔吐,或者去床上“挺屍”。

李白喜歡遊山玩水,他對大自然有無限的熱愛。他一生桀驁不馴,清高自傲,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連楊貴妃、高力士都不放在眼裡。但太剛就容易折,最終被逐出宮門,導致後期仕途坎坷,甚至因為捲入皇室內爭而遭流放。失意之餘,他就寄情于山水,用灑脫飄逸的神來之筆,寫下了無數瑰麗,豪邁的詩篇。如《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想象奇特,恢宏壯麗,成為歷朝歷代的標準教材,一直沿用到今天。


綠葉小杏


李白的詩大氣、奔放,想像力豐富,手法誇張比喻恰當。比如"白髮三千丈"、"日照香爐生紫煙"等等。

李白的詩之所以為大眾追捧稱讚,與他的努力、遊歷見識的豐富、詩詞的浪漫流暢、手法老辣多變等原因是分不開的。他之所以能寫出大氣磅礴、縱橫萬里的詩詞,我以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努力學習

李白年輕時曾被送到私塾學習,經過一段時間後,覺得自已學得差不多了就貪玩了。有一天遊玩時碰到一個老婆婆在石頭上磨鐵棒,就問老婆婆磨鐵棒做什麼呀?老婆婆說要磨成一根針,李白說那得磨到什麼時候呀?老婆婆說,只要下苦功夫,再難的事也能做成。李白聽了以後頓悟了,從此更加努力學終成大家。這就是"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二:遊歷積累生活

李白學成後就到處遊歷增長見識,雖然有一段時間做了官,得到皇帝的賞識,但他過不慣宮廷生活,受不了官家的約束,留下一句"我輩豈是蓬蒿人,就繼續遊歷去了。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是為了學習知識,行路是增長閱歷。文學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光有生活沒有知識,只能寫流水賬;光有知識沒有生活積累,只能閉門造車,也寫不出高於生活的好作品,二者是相互輔相承的。李白的遊歷就是積累生活的過程。如果他不到廬山,怎麼知道日照香爐生紫煙,而不是生白煙呢?怎麼寫得出飛流直下三千尺呢?

三:與他的劍客生活而形成的性格有關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個劍客,他的劍術在當時是數一數二的。長期的劍客生話養成了李白大氣、豪爽的性格,這在他的《俠客行》中充分的體現出來。如果沒有俠客生活,李白也寫不出活靈活現的俠客形象。正是俠客生活培養出俠客的性格,使得李白的詩大氣磅礴、縱橫萬里。

總之,李白豐富的知識底蘊、深厚的生活閱歷,以及大氣豪爽的性格,使得李白寫出的詩大氣磅礴、縱橫萬里,造就了詩仙這個稱號。



8232354703122老三屆


“青蓮居士”李太白

約生於公元701年,於762年逝世。

人稱“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後人譽為“詩仙”。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留別》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

十步一殺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俠客行》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李白詩勢之所以大氣磅礴,縱橫萬里,原因有三。

一、其人爽朗大方,喜歡交朋友。

李白自24歲“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以來,結識好友無數。

比較出名的有杜甫、孟浩然、王昌齡、趙瑕、賀知章、劉長卿、高適、魏萬。

還有汪倫《贈汪倫》、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裴圖南《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韋冰《江夏贈韋南陵冰》

韋良宰《經離亂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蔡雄《書情贈蔡舍人雄》。

其他的朋友更是數不勝數。

二、愛飲酒作詩。

“酒中仙”,半醉半醒半神仙。

“解萬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素愛酒,酒後須作詩。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 —— 李白《結客少年場行》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 李白《行路難·其一》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 李白《客中行 》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三、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

李白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

15歲時,於天下第一劍士處學習劍術。20歲,在家鄉的匡山讀書,學習縱橫術。

年少成名,不羈瀟灑。

李白勤奮好學,“常橫經籍書,製作不倦”。在20歲以後,李白遊歷了蜀中不少名勝古蹟。

蜀中雄偉壯麗的山川,培育了李白開闊的襟懷,豪放的性格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受縱橫家和儒家思想影響,希望建功立業。同時受老莊思想影響,也希望功成身退。

二者兼備,奈何懷才不遇。

後受賀知章舉薦,步入宮門。奈何在帝王眼中,仍不過區區玩文弄墨之人。

再後來因為過度的批判現實,出動當權的利益,招人誣陷,被貶出宮。

縱觀李白一生,可謂: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尋李白》


風雨流不盡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歷來被人們稱為“詩仙”,聲蜚四海,譽滿人間!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一。他的詩常用想象、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

我們切看他的《望廬山瀑布》中的句子,“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黃河落九天”。這種誇張誰能寫出來。表現了瀑布的大氣磅礴!還有《贈汪倫》中表現朋友情深的句子“桃花譚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他的七絕達到了無人能達的高度!

“李白斗酒詩詩三百,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在這裡讚美的是李白的傲骨,不為高官所迷惑。李白之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是一顆燦爛的明珠也不是無緣無故的。據《潛確類書》中記載:李白少讀書,未成棄去。道逢老嫗磨杵,白問其故。曰,“欲作針”。白感其言,遂卒業。李白被老太太的精神所感動,發奮力。在李白的《上安州裴長史書》中說“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常橫經籍書,製作不倦……”他還說過,“上察玄古,中觀人世,書禿千兔毫,詩裁兩牛腰”。這都說明李白的勤奮刻苦用功,苦心鑽研,腳踏實地,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李白灑脫不羈的氣質,傲世獨立的人格,造成了他的詩歌的特點,大氣磅礴,縱橫萬里,熱情奔放。











蘇北一醉


其一,大唐盛世,政治開明,思想解放,人才濟濟,疆域遼闊,國防鞏固,民族和睦,在當時世界上是無比繁榮昌盛景象,李白詩詞必然受此大環境影響。

其二,李白的詩與其爽朗大方的性格有絕對關係,李白性格磊落颯爽,平衍曠蕩,浪漫灑脫,並且李白愛飲酒交友,到處遊歷名山大川,這種豪邁的性格造就其汪洋恣肆,大氣磅礴的詩詞風格。

其三,李白鍾愛黃老學術,其詩詞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李白那種逍遙於四極,俯瞰於天下,任精神自由往來,任靈魂野馬馳騁的氣勢與莊子不謀而合。

其四,李白是家境優渥,其家中經商,並且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可以說李白既是富二代又是官二代,這種原生家庭對其詩詞必然也有影響,“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便是證明。

以上四點拙見,請批評指正。


每日一句智慧語


“詩仙”是後人對李白及其詩歌成就的盛譽和評價。

在唐代,李白的“仙風道骨”便早已聞名遐邇,為世人熟知。在朝為官的著名詩人賀知章,自身也才華橫溢、名滿天下,可他看到李白的《蜀道難》後,卻驚為天人,欽佩萬分,贊其為“謫仙人”。

李白是個天才型的偉大詩人,他那耀眼奪目的才華就猶如《將進酒》中所寫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那般肆意奔騰“飛流直下三千尺”!又似“羚羊掛角,無跡可尋”那般隱逸天外。

李白所具有的“仙人”品格,主要體現在於他的思想無拘無束,才情奔放,意氣風發,“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都知道李白一生仕途不如意,報國無門,但是他不管身處何種人生境況,無論是高潮還是低谷,都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有志之士。他不懼權貴,放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不畏世事艱險,任何時候都勇往直前,始終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旺盛的生命力,笑傲世間的不公。“君看我才能,何似魯仲尼?大聖猶不遇,小儒安足悲?”,李白終其一生,都孜孜以求地追求為國獻身立功、為民請命濟蒼生的政治理想,他的詩歌充分體現了他的滿腔才華和抱負,至今讀來仍讓人動容不已,深受激勵!

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創作,自然與其所處的時代,尤其是其人生經歷和學識思想密不可分。那麼,又是怎樣的時代背景、人生底色和學識積澱造就了李白呢?

唐朝是中國中古時期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全方位繁榮發展的時代。這一時期也正是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劇烈激盪、相互衝擊、融合的重要時期,李唐皇室的胡人血統,多民族的雜居往來,絲路的興盛,兩漢時被定於一尊的儒家思想一統天下的格局有所改觀,外來佛教的本土化,本土宗教道教的興盛,整個社會呈現出的一種豐富、多元又相對包容的開放風氣,賦予了這個時代的人們個體自主性覺醒和個人發揮才智的空間。及至盛唐,這種特定歷史條件,因緣際會地奠定了誕生富有鮮明獨特藝術的堅實基礎(如“唐三絕”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術和張旭的草書,繪畫方面的吳帶當風、曹衣出水等)。所以,可以說,盛唐成就了李白,李白也只能屬於盛唐!

此為其一。其二可以從李白的身世經歷來進一步瞭解。

對於李白的出生地,現在大家都比較一致的觀點是當時屬於大唐帝國的安西都護府管轄的碎葉城(即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是個華胡雜居之地。他五歲那年,其父帶著全家返回內地蜀中定居。李白父親的姓名史書上稱之為“李客”,意思是姓李的客人,由此可見李家屬流寓之人,並沒有所謂真正意義上的故鄉。

由李白的身世以及他年輕時“散盡千金還復來”的豪邁,可見李白家較為富裕,既不是世家大族,也並非傳統的耕讀之家。而這樣的家庭出身,使得李白並未像杜甫那樣的傳統文人那樣接受儒家思想的嚴格教育,雖然他也熟讀儒家經典,但顯然,李白的涉獵範圍更為龐雜廣泛,他曾自述“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贈張相鎬》)這裡“六甲”指的是古人計數所用的六十甲子之類的知識,“百家”就是諸子百家的各類雜書。

李白深信道教同時又受到當時西域胡族文化的影響,加之其所定居的蜀中也是多民族雜居之地,民風勇武,李白自然也深受當地南蠻文化及豪俠習氣的薰陶。此外,李白除了讀書學習,還喜歡廣交朋友,暢遊名山大川,還曾熱衷於學道求仙。因此,李白的知識結構和思想淵源較為複雜,骨子裡也因而少了許多所謂世俗正統的羈絆。

如此種種,可見李白除了儒、道之外,他對縱橫家、神仙家、佛教等思想都有所關注和吸收,這無疑也成為了他決不盲從任何權威,堅持追求自由思想和獨立意志的內在動力。清人龔自珍在《最錄李白集》中說:“莊、屈元實二,不可以並。並之以為心,自白始。儒、仙、俠實三,不可以合。合之以為氣,又自白始。”這幾句話對李白的評價十分精準。確實,李白的詩歌,除了用典寄情,還擅於瑰麗詭譎奇特的想象、聯想,體現了不懈追求自由境界的超凡脫俗。

縱觀整個中國古代,像李白這樣精神自由奔放、思想遺世而立又積極入世的詩人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所以,後世詩人有能學“詩史”杜甫而詩名流芳者,卻再也沒有能以學“詩仙”李白而揚名立萬的。

李白常常自比大鵬鳥,例如《上李邕》中說:“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大鵬鳥,是《莊子》中自由精神的象徵,而李白不就正是詩國中獨來獨往的“大鵬鳥”麼?因而,具有“大鵬鳥”風格氣質的李白,所作的詩歌自然是大氣磅礴、縱橫萬里的!


豬豬316


我所見到的李白:手裡總是灑壺高懸,頭後仰,走路前腳不搭後腿,暈暈乎乎。

有句話叫酒壯慫人膽,一個成天喝的醉醺醺的人,跟本就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他有什麼不敢說的,所以嗎,口出狂言!吟出來的詩氣勢磅礴,縱橫萬里。


平平淡淡9090441058016


要說古代詩人誰是“婦孺皆知”,是李白,就連三歲小孩都能隨時吟上兩句他的詩,要說古代詩人誰最“狂”是李白,面對力士脫靴,貴妃研墨,他“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自幼受到關隴文化風習的影響,寫下“自幼好人俠,有四方之志”所以他不光讀書學習,同時也喜歡舞刀弄槍,並拜當時稱為第一劍客裴旻門為師。要說古代詩人誰的武力值最高,估計也非李白莫屬,他的一生就沒有離開過劍,屬當之無愧的俠客。

從24歲起,李白便踏上江湖之路。李白講仁義,重信諾,輕利益。青年時期的李白,義薄雲天。不過也正因為李白俠字在心,義字當頭,也讓他的朋友全是大咖。有詩聖杜甫;汪倫;賀知章;孟浩然;郭子儀……

由於當時的社會環境,人們生活困苦,飽受壓榨,經常遭遇不公。李白總希望有人能懲惡揚善、拔刀相助,甚至替天行道。寫下"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也正是他的這種灑脫,傲骨,蔑視王侯,使其仕途暗淡。

李白的一生主要由“蜀中生活”、“仗劍遠遊”、“長安三年”、“李杜交誼”、“十載漫遊”、“從磷與釋歸”、“淒涼的暮年”七個階段組成。的。蘇軾在《李太白碑陰記》寫到“戲萬乘若僚友,視儔列如草芥”。方孝孺《吊李白》“脫靴力士只羞顏,捧硯楊妃勞玉指”。王穉登寫下了《李翰林分體全集序》“沉湎至尊之前,嘯傲御座之側;目中不知有開元天子,何況太真妃、高力士哉!”這些無不表明大家對他讚美與仰慕。

自信,豁達,義薄雲天,藐視權貴,熱愛生活全都表現在了他的詩中。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李白《上李邕》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李白《行路難》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李白《塞下曲》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李白《江上吟》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95900969158072724"}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