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于患者 第一次致敬我的患者“鞠躬礼”

大众网·海报新闻淄博2月24日讯(记者 孙奉娟 通讯员 刘小芸)“你们都是80、90后的小孩子,我们不忍心传染给你们。”在山东援鄂医疗队员、山东能源淄矿集团中心医院牛鹏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一位阿姨的暖心举行和话语,让他第一次向患者致敬“鞠躬礼。

时间:2月16日

记录者:山东援鄂医疗队员、山东能源淄矿集团中心医院牛鹏

2月16日,武汉迎来了今年的初雪,气温也降到了零下1摄氏度。下了雪的武汉很美,但我们无暇赏景,恨不得立即进入汉阳国博方舱医院,这是武汉第四所方舱医院,2月11日正式启用,由我们山东和四川医疗队共同管理,入住的均为确诊轻症患者。下午03:30,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在为我防护服写名字的时候,他们错把“牛”写成了“刘”。原来武汉同胞对拼音“N”和“L”分的不是很清,这让我一下意识到地域文化和语言习惯上的差异。我暗暗在心里对自己说:等到了舱内之后,一定要多听,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习惯,试着从他们角度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他们解决问题。

进入舱内第一感觉是震撼,超级大的空间,分左、右两排单元通道,每排有24个单元,我们山东队负责左手边400余名患者。交接班后,组长安排我负责物资,也就是药品。我把所有的药品都清点了一遍,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快速、准确地把药品发给患者是我的职责,之后,我又迅速与张主任修订了本班的发药流程。由于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再加上对当地方言不太了解,很多交流很难听清。为了不让他们感觉有距离感,我一般都会特意往他们身上靠近一点,有时候我也会把手轻轻搭在他们的肩膀上,我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他们:你们不要害怕,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始终和你们是站在一起的。直到一位60来岁阿姨的出现,她来到我身边,向我咨询取药的流程,我照例向她靠了过去。这时,她突然伸出双手,大声跟我说:别靠近我,离我远点。我很诧异地猛地抬了一下头,透过起满雾气的护目镜努力“不满”地看了她一眼。转念一想,也是,我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又接触了那么多的病人,她一定是害怕我把脏东西弄到她身上。亦或是嫌我的手脏。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后退了几步和她保持距离,默默地想她属于“难伺候”的一类。之后,我发现她与其他医务人员交流沟通的时候,也同样保持距离,并大声告诉他们,不要靠近她。等医生开好医嘱,她来找我取药的时候,我刻意和她保持距离,她对我笑了笑转身离去。

大约过了2个小时,我和我的战友提起了这件事,战友的话让我无地自容。他说:人家是害怕把病毒传染给你。这句话让我恍然大悟。于是我决定去找她。我迅速从一摞医嘱单里找出那位阿姨药:2片硝本地平。来到她床前的时候,她已经躺下。我先跟她问好,然后假装问她的病情和有什么需要的,寒暄客套之后。我试探着问了一声:“阿姨,您刚才为什么让我离您远点,您能告诉我吗?”她说,你们都是80、90后的小孩子,我们不忍心传染给你们。听到这话,我向她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同时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也说不出什么。临走的时候,阿姨还一再嘱咐我:你们一定要吃好,喝好,休息好,这样才能有好的抵抗力。她说的这些话,和我爸爸妈妈说的一模一样。是的,人家把我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我们也一定要把他们当成我们的父母一样对待。从床前到护士站,这短短的几十米的路上,让我感觉就像走在了奥斯卡的红毯上,星光璀璨,看到了无尽的爱和希望,更坚定了战胜这次疫情的信心。

战“疫”日记 | 感动于患者 第一次致敬我的患者“鞠躬礼”

休息的时间练习八段锦,进舱的时候教给患者,愉悦他们的心情,并提高免疫力

战“疫”日记 | 感动于患者 第一次致敬我的患者“鞠躬礼”
战“疫”日记 | 感动于患者 第一次致敬我的患者“鞠躬礼”

把家乡的煎饼分给舱内的患者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舱内隔离的日子虽然孤独压抑,但是我想说,有我们中国力量,有我们五湖四海的众志成城,我们一定必胜。那时,我们可以一起漫步长江大桥,一起欣赏樱花绽放,一起品尝武汉热干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