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游上線服務器多次崩潰,“自制關卡”類遊戲為何能如此火爆?

收拾屋子時突然看到了那個積灰多年的遊戲把子(遊戲手柄),一時間想起那兒時一個個黑著燈被《馬里奧》、《影子傳說》、《赤色要塞》......折磨到淚流滿面的深夜,打遊戲的同時嘴裡還謾罵著“萬惡”的設計師。

那時的我對天發誓:以後我要做遊戲,一定不設計這麼惡毒的關卡!

新游上線服務器多次崩潰,“自制關卡”類遊戲為何能如此火爆?

然而,從我剛接觸《Dota》、《英雄聯盟》、《荒野求生》等團隊合作性較強的遊戲時,就已然開始打臉——隊友總說我就是他們最惡毒的關卡。後來我承受不住隊友的稱(xiu)贊(ru),毅然決然的加入了獨立遊戲行列,但打臉並沒有結束......

2月7日,在Steam獲得97%好評率的【關卡編輯】類遊戲《我想成為創造者》移植到了TapTap手機端,上線後在線人數迅速超出預期,服務器一度爆滿崩潰。這次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制關卡,下載遊戲時我回想起當初的誓言,“嗯,我設計的關卡無人能敵!”

新游上線服務器多次崩潰,“自制關卡”類遊戲為何能如此火爆?

《我想成為創造者》是類似《喵里奧》的平臺跳躍類遊戲,而與《喵里奧》最大的不同是除官方設置的關卡外《我想成為創造者》還可以聯網下載玩家自制的關卡以及用編輯器自制關卡供自己和其它玩家使用。此外,“坑”也是[i wanna]系列的特色之一,你可以在遊戲內無限復活但遊戲關卡的設置足以讓你恨的想要就地昇天。不過,聯網後其它玩家死來死去的實時鏡像或許會為你帶來很大慰藉。

玩家實時彈幕的加入也為遊戲橫填了幾分趣味,實在玩不下去的時候打開彈幕噴一噴關卡設計師,看到一片“志同道合”的彈幕襲來時似乎又有了些許玩下去的動力。

新游上線服務器多次崩潰,“自制關卡”類遊戲為何能如此火爆?

《我想成為創造者》上線不足半個月在TapTap獲得了41萬的關注量,高曝光的同時也兼顧9.6的高評分。在《我想成為創造者》開啟公測的六天後(2月13日),[i wanna]系列新遊戲也與Steam開啟測試,同屬於【關卡編輯】類遊戲的《i wanna maker》也於Steam獲得了95%的好評率。

新游上線服務器多次崩潰,“自制關卡”類遊戲為何能如此火爆?

從玩家的彈幕以及自身抓耳撓腮的體驗中得出一個結論:這些玩家“關卡設計師”才是最坑害玩家的。

的確,遊戲設計師有時候沒有那麼大腦洞,而這些玩家“關卡設計師”在具備強大的腦洞之餘還有一顆“惡毒”的心。


不止是平臺跳躍,多類遊戲都開啟了關卡編輯模式

除[i wanna]系列的平臺跳躍外,還有多類治癒系畫風的遊戲有關卡編輯模式。如果你也受夠了遊戲製作人的惡意,但又不喜歡平臺跳躍的話,相信這些遊戲可以滿足你。

  • 如果你喜歡沙盒:我的世界(又名:別人的世界)

沙盒遊戲是最早可以自由創造關卡的遊戲,玩家可以在其中用各種方塊和地域特徵製造“關卡”供其它玩家或自己體驗。除《我的世界》外還有《泰拉瑞亞》、《迷你世界》、《奇妙工坊》、《樂高無限》、《傳送門騎士》等多款沙盒好遊可供選擇,在這類遊戲中你可以為所欲為,能限制你的只有腦洞和......懶惰。

新游上線服務器多次崩潰,“自制關卡”類遊戲為何能如此火爆?

如果你是剛開始接觸沙盒遊戲的話,《迷你世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主/支線任務的存在為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怎麼去異世界、怎樣打BOSS、怎樣蓋房子......有種複製品教你怎麼玩MC的感覺,但這對萌新來說無疑是非常友好的。

  • 如果你喜歡音樂:Cytoid——音遊玩家們相愛相殺吧~

不同於我們平時玩的一些音遊,Cytoid是一個可以創建、分享和遊玩的自制關卡遊戲。作為玩家,我們既可以與大多數音遊一樣去排位中展現實力,也可以通過製作樂譜供其它玩家評選,玩家們每月可以票選除最受歡迎的關卡。

作為玩家我們可以拼一拼段位,作為關卡創造者更可以比一比誰做的音樂更受歡迎。

新游上線服務器多次崩潰,“自制關卡”類遊戲為何能如此火爆?

如果你只是想要更好的自制音樂譜面來玩,《Lanota》發行的譜面製作模擬器《Layesta》會滿足你的需要。與《Cytoid》不同,《Layesta》中的絕大多數譜面是由玩家制作,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可能會影響遊戲體驗。但若只是喜歡創作自己譜面來體驗的話,《Layesta》絕對是不二之選!

新游上線服務器多次崩潰,“自制關卡”類遊戲為何能如此火爆?

  • 如果你喜歡解謎:影子裡的我——騰訊少見的純粹遊戲

《影子裡的我》是由騰訊發行的一款解密類手遊,不得不說騰訊不愧是遊戲大廠,正兒八經做起遊戲來還是有點東西的。畫風輕度致鬱,曾憑其精緻的音效獲得GAD獨立遊戲最佳音效獎,讓人驚呼一聲:不愧是鵝廠。

不過鵝廠好像總是故意不想讓玩家滿意,《影子裡的我》大寫的6元一次性購買結果付費卻變成8元,不愧是騰訊!

玩家在遊戲中扮演一個夢境中的孤獨者,這位孤獨者將與另一個自己相遇一同克服黑暗,尋找失落的記憶碎片,一一拼湊並最終找到迴歸的路。唯美精緻的畫面配上治癒系文案,發行後迅速博得眾玩家的一致好評,獨特的迷霧系統以及自帶關卡DYI功能更是讓玩家們愛不釋手。

新游上線服務器多次崩潰,“自制關卡”類遊戲為何能如此火爆?

除此之外還有《機械迷宮》,體驗過50個精巧的自帶關卡後,可使用內置關卡編輯器將這場解謎無限延長。正在預約中的《林中路》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宣傳畫與《Sky光·遇》有些相似,非常治癒,值得玩家們期待!

  • 如果你喜歡創造:我的戰艦

《我的戰艦》是一款超高自由度的玩具拼裝遊戲,榮獲TapTap年度遊戲大賞“2019最具影響力國產遊戲入圍”。在遊戲中你可以創造出UFO、變形金剛、賽車、直升機等機械玩具,然後手動操作他們在關卡中達成種種目標,同時玩家還可以創造各種建築群與小夥伴們進行抗爭。

看到這款遊戲有些莫名的親切感,體驗一兩個小時後突然想起來,這款遊戲的原型不就是男孩子們小時候玩的玩具人嗎?

新游上線服務器多次崩潰,“自制關卡”類遊戲為何能如此火爆?

  • 史詩級關卡編輯遊戲——《異常》。

雖然《異常》的關卡目前僅限於PC端創造,但絲毫不影響各路大神製作一些千奇百怪的關卡。因為遊戲涉及複雜的數學知識編程思維,難度會非常高,不過這並不會影響玩家們的解謎體驗,沉不住氣的除外~


關卡編輯類遊戲突然火爆的原因是什麼?

究竟是什麼讓諸多關卡編輯類遊戲變得如此火爆?體驗了以上游戲之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出發:

  1. 讓“通關”不再意味著“結束”

大多數闖關類遊戲壽命短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它們本身不具備讓玩家持續體驗的特性。它們往往像一場電影或者一本書,被人們看過一遍大概就結束了,一些特別精彩的電影也許被人們二刷、三刷甚至更多,但終究會像那款遊戲一樣最後打出:The end。

新游上線服務器多次崩潰,“自制關卡”類遊戲為何能如此火爆?

在單機遊戲中我們嚮往看到結局但又不想很快打到結局,因為它不像LOL或者王者榮耀那樣打完這局還會有充滿誘惑力的下一局,闖關遊戲中結束了就是結束了。玩家們只能選擇緬懷或者拿去與他人侃侃而談,再打一次?算了算了......

而關卡編輯的出現使結局不再意味著結束,現在結局更像是某一場moba遊戲裡的 Victory 。

設想如果你的馬里奧在救出公主後還可以去別人創造的關卡中救公主,玩夠了就換一個玩家的關卡,每次都有新感覺。在你會因馬里奧反胃之前,可以玩個盡興!

  1. 更多玩家與玩家的連接

以遊戲為媒介促進家庭中親子之間,乃至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更多互動,遊戲產生的最初的目的就是讓人們可以體驗互動的快樂,遊戲本身也就是連接朋友或者家人乃至更多人的橋樑。——喬布斯定義下蘋果的遊戲觀。

在我們平日裡玩的競技遊戲中,自身與其它玩家的關係無非就是隊友或者對手,幫助以及殺戮。而關卡編輯類遊戲中玩家與玩家間的關係則多了創造和挑戰,《我想成為創造者》中實時彈幕和玩家鏡像的加入更是讓玩家間的關係昇華為“同行者”。

新游上線服務器多次崩潰,“自制關卡”類遊戲為何能如此火爆?

遊戲最初的目的就是讓人們可以體驗互動的歡樂,而現在大多數競技都是半喜半憂,贏的一方體驗到了互動帶來的勝利輸的一方感受到更多的是負面情緒,這樣還算得歡樂嗎?顯然不是的。

  1. 門檻低

“馬里奧之父”宮本茂在其採訪中談到對遊戲的看法是:“保守主義,老少咸宜”

如果我們去街道上隨便問一個人是否瞭解英雄聯盟他可能會說個一二,但若讓他玩兩局,可能就要搖搖頭了。很多人知道《英雄聯盟》,也有很多人瞭解後去體驗時卻被它的“門檻”攔住了——“隊友總說我菜”、“我沒那麼多精力,玩不明白”。像《我想成為創造者》這種老少咸宜的跳躍類遊戲,一旦有了個噱頭傳播起來玩家們去體驗的時候幾乎時“零門檻”的。

新游上線服務器多次崩潰,“自制關卡”類遊戲為何能如此火爆?

畢竟遊戲在多數人的生活中只佔到一小部分,願意在這之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少之又少,往往這種“零門檻”的遊戲更能博取大眾的芳心。

  1. 玩家比設計師腦洞更大

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講的,玩家的腦洞比設計師們大得多。

當然,也更“惡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