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退伍老兵的苗區“新戰場”

一年之計在於春。2月17日,鳳凰縣麻衝鄉扭光村村外的山腰、山間裡,到處是一片熱鬧繁忙的春耕景象。連日來,鳳凰縣紀委監委駐麻衝鄉扭光村工作隊隊長歐洪澤、隊員龍啟進和村支“兩委”幹部一起,一手抓監督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組織村民開展春耕生產,開荒種植油茶等經濟產業。

“音箱隊員”吹響春耕防疫雙重奏

“鄉親們,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請不要四處走動,不要走親訪友,不要拜年、不要聚到一起打牌、呷飯……”2月19日上午,歐洪澤、龍啟進和村黨支部書記黃興國像往常一樣起了個大早,將防疫知識和春耕生產政策發到村級微信群的同時,又拉著個30多斤重的音響,沿著村裡5個自然寨,一路走走停停,不停地用地道的苗語向周邊的村民群眾宣傳。

“雖然退伍30多年了,如今在自然寨扛起音箱滿寨跑,又有上了新戰場的感覺。”私下調侃時,歐洪澤苦中作樂,對著同樣有退役13年的龍啟進說。

一個月下來,他倆瘦了10多斤,大家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親切地叫龍啟進“音箱隊員”、叫黃興國“喇叭支書”。

“這兩年來,老歐、啟進帶領我們村裡的百姓,起早貪黑,在扶貧攻堅路上譜寫一曲曲人定勝天的讚歌。今年村裡脫貧摘帽,我們充滿希望!!”村民龍長安說。

眼下正是春耕時節,歐洪澤和龍啟進一邊發動群眾去翻地鬆土,一邊聯繫農資供應商,打聽化肥和農藥價格行情。

麻吉秀喜遷新居

一直以來,第一次來到麻衝鄉扭光村的人,都會禁不住感慨:這個密佈著溝壑崖谷的山窩窩,真是夠窮夠偏遠的。

2017年,縣紀委監委歐洪澤主動要求到麻衝鄉扭光村負責扶貧工作,擔任時第一書記。扭光村是典型的一窮二白偏遠苗區,有著軍旅歷練的歐洪澤,養成了一股“做事就得做成”的倔勁。

“村裡6個自然寨一共住著共259戶1085人,其中建檔立卡戶77戶298人,低保戶11戶34人,2020預脫貧3戶10人。雖然山巒疊翠,交通不便,但每家每戶我都去過,每家每戶的人我都認得。”歐洪澤對村裡的情況瞭如指掌。

為了讓扭光村脫貧,歐洪澤把自己“豁”了出去:危房改造和易地搬遷時,由於傳統觀念作祟,部分貧困戶意願低下,歐洪澤就一戶戶上門做工作,用真情換民心。扭光村5組的麻吉秀原本住在“狗腦洞”自然寨的山巒中,申報了易地搬遷後,有著安土重遷思想的她猶豫不決,擔心房子不好、搬出去又無親無故。

歐洪澤為此多次的上門交流談心,帶她到阿拉安置區實地看新房,幫助她規劃搬遷後的幸福生活地藍圖,打消她顧慮。麻吉秀從山窩窩裡搬到鎮上,在當地被傳為佳話。同組與她情況相似的9戶貧困戶也按捺不住相繼搬出了窮窩。

扭光村舊貌換新顏

2018年,歐洪澤盼來了一個得力幫手——龍啟進。同是退伍老兵的龍啟進,與歐洪澤一拍即合。兩個在一起,掀起扭光村脫貧攻堅新熱潮。要全面脫貧,基礎設施少不了。為此,歐洪澤、龍啟進和長沙礦冶有限公司駐扭光村工作隊提早謀劃,積極協調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積極改善各自然寨的水、電、路等基礎硬件條件。

作為多年的扶貧經驗,歐洪澤知道,這樣的村莊要徹底脫貧,就必須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產業,讓其具備“造血能力”。2019年8月9日,歐洪澤、龍啟進爭取資金4萬多元,資助扭光村12名考入高校的貧困大學生,以及在讀中小學的貧困189人,鼓勵孩子們好學上進,用知識改變家鄉面貌。為有效地引導和教育貧困戶克服“等、靠、要”思想,樹立自力根生意識,長沙礦冶研究院和縣紀委、監察委多次組織各支部和幫扶幹部入村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通過訪農家、交農友、談農事,與群眾開展交心談心,提高了貧困戶自我脫貧意識,增強了脫貧信心。

兩年來,歐洪澤、龍啟進為村裡爭取了項目20多個500多萬元,為村裡幾個自然寨硬化水泥道路、改造人飲工程等基礎設施,發動村民種植辣椒107畝、黑皮冬瓜10畝、油茶237畝、油菜450畝;通過“企業主導+村委參與”的模式,流轉土地237畝建設油茶種植示範園,充分利用省派資金建設了一條年產100噸/年、佔地1000平方米的壓榨菜籽油扶貧車間,作為扭光村的村集體經濟。

如今,進入扭光村,扭光村集體經濟已從零收入發展到每年10萬元以上。

年過五旬的“老兵”歐洪澤,帶著新兵龍啟進,繼續在“全民小康”和全民抗“疫”的戰場上衝鋒陷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