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與其批評打罵,不如用用“反省”提問法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頭疼的問題大概就是孩子不聽話了。

其實,教育說白了就是如何讓孩子接受我們的意見,然後做出改變。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說什麼孩子就聽什麼,也就沒有這麼多教育問題,父母也就不用為如何教育孩子而發愁了。

但是不幸的,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感情,他們要對自己負責,如果他們的思想與父母的建議相違背時,他們必然會首先遵從自己的個人意願,這也就使得孩子不聽話成為一種常態,是不可避免的。

而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遵從自己的意願,無所不用其極。

他們有的運用父母權力,或者直接上手,批評打罵孩子,逼迫孩子聽自己的。父母們可能也想跟孩子講道理,只是沒有溝通技巧,在教育孩子時更多的淪於說教,而孩子又聽不進去,結果孩子怎麼說都不聽,所以只能採用暴力手段逼迫孩子聽他們的了。

確實,對於絕大多數的父母來說,教育是一門高難度的技術活,它需要父母精通兒童心理、溝通技巧。但是對於大多數的父母來說,這很難做到,因此他們就只能採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了,批評打罵孩子了。

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與其批評打罵,不如用用“反省”提問法

那有沒有一種簡單的教育方式,對父母的能力要求比較低,可以達到尊重孩子, 而又不需要父母運用父母權力呢?

有,那就是激發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激發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自我反省是指人們自我覺察,從而發現自己的問題改正錯誤的能力。

假如人們具備了自我反省能力,那麼我們就可以發現自己的錯誤,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改正錯誤。

舉個例子。

孩子放學後總是先玩手機再寫作業,結果經常搞的很晚。而如果這時父母引導孩子進入自我反省狀態。孩子就會反省:作業肯定是要寫的,如果先寫完再玩可以更放鬆,也就不用再熬夜做作業。孩子意識到這個問題,也就會更努力的去解決這個問題。

有的父母可能會說了:這種道理孩子都懂,我們都給他講了N遍了,一點都不管用。

引導孩子自我反省和跟孩子講道理是不一樣的。

講道理其實是一種控制,是父母期望通過講道理的方式來控制孩子,它其實也是父母權力的一種,只不過顯得稍微尊重平等罷了。有控制就會引起人們的情緒反應,讓人反感。當人有反感情緒的時候,無論別人說的再對,再正確,我們也不想去做。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講了很多孩子都懂的大道理,他們就是不做的原因。

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與其批評打罵,不如用用“反省”提問法

而自我反省就不一樣了,自我反省是引導人摒棄情緒控制,重新恢復理智,從而判斷當下行為是否恰當。

儘管很多時候孩子道理都懂,但是大多數的時候他們都被情緒所控制,本能追逐眼前的快樂。因此即使他們懂得道理,他們也會會選擇性的忽略或者逃避我們的理智思想,先滿足眼前的快感再說。事實上,種問題不僅孩子有,我們成人也一樣有這樣的問題。

比如父母生氣的時候,忍不住打了孩子,然後又後悔,這其實也是父母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而失去了理智。如果父母這時候能自我反省,他絕對不會去打孩子,要不然過後他也不會後悔了。進行了自我髮型的父母就會採用更加合理的教育方式。

所以,一旦我們引導孩子進入了自我反省,讓他們摒棄掉情緒的干擾,他們運用理智思考當下什麼樣的行為才是最恰當的。在這種理智判斷下,他們當然就會去做最正確的行為。

而且,自我反省雖然是我們引導的,但是反省的結果是他們自己得出的,不存在控制逼迫,因此孩子也就不會對結果存在抵抗情緒,他們會更積極的接受結果。

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與其批評打罵,不如用用“反省”提問法

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省

引導孩子自我反省其實很簡單,只要兩步就可以。

首先,創造合適的溝通環境

我們首先要創造良好的溝通環境。我們不能在孩子充滿怒氣的時候跟他溝通,這時孩子本身就對你持排斥狀態,你做出的任何行為都會被他視為攻擊行為,必然會引起他們的激烈反抗,無論你的行為是不是友善的。所以,在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省時,孩子的情緒很重要。

我們不需要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有多好,但是至少對父母不排斥。當然,孩子與父母溝通時情緒越好,越有利於引導。

其次,恰當的提問方式

引導孩子反省,其實就是引導孩子思考當前的行為是否恰當,有沒有更好的行為方式。因此最好的方式是提問,引發孩子的自我思考。

但是孩子因為認知能力有限,他們並不能很清晰的判斷自己的行為,因此我們如果問開放性問題的話,孩子可能因為知識經驗的不足,無法給我們正確的答案。

比如,孩子寫作業時各種小動作,心不在焉的。這時父母問“你覺得你現在的作業狀態合適嗎?”孩子可能就會回答:“很合適啊!”結果父母把自己氣得吐血。

父母應該問一些封閉性的問題,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機會。

比如上面的作業問題,父母可以這樣問孩子:“我們做一件事,有2種不同的選擇:一是我們選擇勤奮努力,麻麻利利的快點完成,這樣我們就有時間去玩或者作別的;二是磨磨唧唧的,本來10分鐘的活結果用了一個小時,你喜歡哪種方式?”孩子就會思考了,很明顯,任何人都會選擇第一種。我們這時可以再問孩子第二個問題“那你現在作業採用的時哪種方式呢?”孩子自然就會反省自己的行為,發現自己的問題。

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與其批評打罵,不如用用“反省”提問法

自我反省的意義

引導孩子自我反省,不僅僅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而是為了幫孩子建立一種自我反省的習慣,這種習慣將會讓孩子受用終生。

一旦孩子養成了自我反省的習慣,就相當於給孩子按上了自動導航儀,即使父母不教育他們,他們也會不斷的反省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從而自動自發的向著正確方向發展,這也是孩子受用終生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