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空收入暴跌下跌290億 包機返崗能否助中國民航業復甦?

這次新冠疫情爆發,對航空業的影響有多大,可以用航司業界一句打油詩來概括——上週忙著退改簽,這周忙著減航班。這已經成為春運期間國內民航的普遍寫照。

每年春運原本是航空公司的傳統旺季,但2020年的春節,由於新型肺炎影響旅客出行,不少航司盈利壓力巨大。飛常準數據顯示,自2月以來,每日取消航班均在1萬架次以上。

免交民航發展基金救不了危在旦夕的航司?

2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免徵民航企業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此舉旨在緩解航空公司盈利壓力。雖然A股市場航空板塊在第二日便應聲上漲,但也只是曇花一現。各個民航企業的營收仍然是大難題。

2月21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佈報告,新冠病毒的爆發有可能使全球航司2020年的收入減少超過290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航司的收入損失達到278億美元。IATA CEO表示,這可能是2008年以來航空業需求首次整體下降。

全球航空收入暴跌下跌290億 包機返崗能否助中國民航業復甦?

​包機返崗,票價只要三分之一?

隨著返崗復工的到來,為了應對復工需求,也為了刺激航空業復甦,國內多家航空公司陸續發佈通知,接受政府、企業包機接員工返崗的全新包機模式。

多家航司表示,疫情期間,復工復產的包機,定價均依據調機飛行的成本進行核算,航空公司將以最低運行成本來滿足企業包機需求,價格是平時票價的三分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21日,已有包括南方航空、東方航空、廈門航空、山東航空、春秋航空在內的共20家航空公司發佈了相關包機服務的通知。

航司依靠輪休不發工資來降低成本的壯士斷腕之舉已經維持不下去了,包機返崗這種另闢蹊徑的舉措是否能讓民航業界恢復生機還待進一步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