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時期吳起統兵,秦昭襄王時期白起統兵,雙方來一場大戰,誰贏,魏、秦誰被滅?

武漢校園足球


魏文侯時代是魏國的黃金時期,國力大增,再加上吳起的魏武卒方陣讓列國聞風喪膽。秦昭王后期正是秦國蠶食六國的時代,戰國四大將之一的白起更是大放異彩,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讓軍事第一強國趙國一蹶不振,基本奠定了秦國一統六國的局面。歷史不可重演,假如他二人對戰的話,以他二人的戰績來看,吳起稍微遜色點。戰國後期秦國經過了幾十年的變法,綜合國力遠超其它諸侯國,因為決定戰爭勝利的是綜合國力,不是一員或者幾員大將所決定的,魏國必敗。


仗劍任我行


拋開白起和吳起的領兵能力,因為這個實在無法分析,就算是不分伯仲吧。再來看魏文侯時期的魏國實力和秦昭襄王時期的秦國實力,都取巔峰時期為準。

魏文侯巔峰時期,極大的拓展了魏國疆土。軍事上奪取了秦國河西之地,伐滅了中山國,打敗了齊國大軍,從此稱霸。

秦昭襄王巔峰時期,奪取了魏國的河東和南陽,平定了義渠國,得到了楚國的黔中和楚都郢都。又奪取韓趙的上黨,長平等地。

從地域上判斷,秦昭襄王的地域遠大於魏文侯的地域。

從軍事上看,魏國擁有精銳的魏武卒,但數量不多,五萬而已。而秦國自從商鞅變法,採取二十等軍功爵制度之後,秦國士卒悍不畏死的特點遠近聞名。尤其是當秦國可以徵發六十萬大軍的情況下,更是所向披靡。所以,軍事上秦國的軍事動員能力和整體戰鬥力高於魏國。

從後勤上來看,秦昭襄王擁有關中平原,加上楚國原來的大批地域。以及巴蜀之地等產糧重地。魏國只有河西等寥寥數地,加上魏文侯鼓勵的精耕細作的原則。後勤上魏國又不如秦國。

綜上所述,秦昭襄王時期白起領兵的優勢遠大於魏文侯時期吳起領兵。

秦魏交戰勝負七三開,秦七魏三。不過並不會有誰被滅亡。秦昭襄王時期魏國的實力遠不如魏文侯時期,魏國也沒有被滅。魏文侯時期秦國的實力遠不如秦昭襄王時期,同樣也沒有被滅。


每日娛樂一下


你看看白起跟廉頗的對陣就知道了,當時廉頗堅壁不戰,白起也沒辦法,雙方就一直對峙,誰也佔不到便宜。趙國後來罷免了廉頗,啟用了趙奢的兒子趙括,也就是紙上談兵的那位,才最終葬送了趙國40萬大軍。當然後面還有一個典故,就是趙國被殺40萬人後,趙王派人想重新啟用廉頗,於是有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所以高手過招,沒有誰能輕易佔便宜,更別說誰滅誰。


太宗歷史


如果魏文侯時吳起統兵對陣秦昭王時的白起,應該是吳起能勝,有勇有謀且深得士兵擁戴。白起雖也有謀略,但殺伐太重歷史上稱為"殺神",但也只是此戰魏國勝過秦國並不能殲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