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魏冉對秦昭王有擁立之功,是嬴稷的親舅舅,為何最終鬱郁而死?

julie_fz71


公元前284年五國伐齊的過程中,魏冉以秦國公器謀取自己的私利,私自奪取了宋國陶邑,導致人心不附。到公元前271年的時候,為要擴大陶邑封地,他又擅自出兵攻擊齊國綱、壽之地,結果勞師無功,損兵折將,這是有違秦法的罪過,也是導致魏冉失勢的直接原因。而導致魏冉失勢的根本原因,則是秦昭襄王權力慾望的成長,不願在被宣太后、魏冉等楚系權貴壓在頭頂,想要獨立掌握秦國的大權。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舉鼎絕臏而死,沒有留下子嗣,留遺詔傳位與公子稷。秦國內部因君位繼承,發生嚴重動亂,惠文後在樗裡疾的支持下準備立公子壯為王,而羋八子則想要立公子芾。最終,在魏冉的大力支持下,羋八子戰勝了惠文後,又在趙武靈王的干涉之下,用在燕國為質的公子稷替換公子芾,成為秦王。嬴稷繼位以後,不甘心失敗的公子壯聯合諸大臣、諸侯、公子謀反,全部被魏冉殺死,諸公子中有不與嬴稷親善的都被誅殺,嬴稷的君位得以穩固。

從魏冉對秦昭襄王擁立的過程來看,很難說是魏冉在擁立嬴稷為王,而是在幫助他的姐姐羋八子掌握秦國的政權。無論是戰勝以惠文後為首的魏系勢力,還是平定公子壯的“季君之亂”,他都是在幫助羋八子也就是後來的宣太后掌政清道。事實上,在嬴稷繼位後,秦國主政的正是宣太后,為了更好的控制秦國,她大肆分封親族,華陽君羋戎、涇陽君公子芾、高陵君公子悝,與四次為相的穰侯魏冉並稱“四貴”,牢牢的掌控者秦國的大權。

在最初的日子裡,秦昭襄王之所以能與宣太后和穰侯等楚系勢力相安無事,除了自身實力不夠雄厚以外,宣太后、魏冉確實做了許多對秦國有益的事情,他們掌權但不濫權,選賢任能,將秦國治理的井井有條,蒸蒸日上。尤其是穰侯魏冉還提拔重用了秦國戰神白起,先後幫秦國打贏了伊闕之戰、華陽之戰、鄢郢之戰將秦國的競爭對手魏、韓、楚打殘打弱,又參與五國攻齊,將秦國的最大競爭對手齊國打的差點亡國。可以說,除了之後的長平之戰,秦昭襄王一生功業最集中的時間,就是穰侯魏冉掌政的那段時間。

自古臣子難免功高震主,更何況魏冉一直在幹著“震主”的事情,他的功勞越大,越會讓秦昭襄王不安,越想要證明就算自己獨立掌控秦國,也可以做的更好。而恰好此時秦昭襄王眼中更加像“臣子”的范雎來到了秦國,一番親自掌政、大展宏圖的策論把他說的熱血沸騰,瞬間就忘了什麼母子之義、甥舅之情。

總之,穰侯魏冉失勢,乃至鬱郁而死,除了因為他濫用公器謀私的行為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成了秦昭襄王獨立掌控秦國的阻礙。


歷史花布雨


秦昭襄王前三十餘年,穰侯魏冉主持軍國大計,提拔任用白起等優秀將領,屢次出兵擊敗魏國,拔河內,入北宅,奪南陽,圍大梁。遣白起率其數萬軍襲破楚都,奪取江漢平原大片土地。魏冉又曾親自領軍,初戰擊敗魏將暴鳶,斬首四萬,再戰華陽大敗魏軍,斬首十萬,取蔡陽、長社、觀津,盟趙而伐齊,齊王請和。
《史記》: 魏冉,秦昭王親舅也。而秦所以東益地,弱諸侯,天下皆西鄉稽首者,魏冉之功也!

《資治通鑑》:魏冉援立秦昭王,除其災害,薦白起為將,南取鄢、郢,東屬地於齊,使天下諸侯稽首而事秦。秦益強大者,魏冉之功也!

但在魏冉連續越韓、魏而東攻齊,以擴展陶邑之封,正是作為貴族的私心代替了作為國家執政者的公心,而不是他真不懂“遠交近攻”這一淺顯道理對國家的好處,因此秦國朝野的士心軍心同樣逐漸拋棄了他。

這時遊士范雎順應時勢地登場,說動55歲的昭襄王,然後君臣兩人歷經數年籌劃,終於等到魏冉歷時五年征戰,陶邑領地不斷擴張,而秦國不益尺土,秦國朝野都對此不滿到極限時,於昭襄王四十一年,發動一場動盪輕微的政變,正式親政,廢宣太后,同時將魏冉罷免,驅逐至其私領陶邑。

數年後,魏冉“身折勢奪而憂死”於陶邑,該地被秦國收歸為郡。


兵卒在江湖


因為失了權勢,進一步講,把權勢看得太重。

穰侯魏冉,即宣太后羋八子同母異父弟,秦昭襄王嬴稷親舅公,初,秦武王嬴蕩舉鼎而死,魏冉身為朝中重臣,實力過大,便擁立質燕的嬴稷繼承君位。嬴稷即位後,魏冉憑藉與國君的特殊關係權傾朝野、一手遮天,與宣太后一起把持朝政。

他對秦國做過不小的貢獻:曾保舉白起為將,東向攻城略地,擊敗“三晉”和強楚,戰績卓著,威震諸侯,“苞河山,圍大梁,使諸侯斂手而事秦”。

但是,他利用國家公器謀取私利,公元前284年,秦、韓、趙、魏、燕五國合縱破齊,他假秦國的武力專注於攻齊,奪取陶邑為己加封,擴大自己的勢力。

後來,在範睢的勸說下,秦昭襄王除去“三貴”權力,即宣太后、魏冉和華陽君羋戎,使魏冉遷至關外封地,最終,這位四任宰相、黨羽遍野、富可敵國的穰侯鬱鬱而終,葬於封地陶邑。

太史公《史記》曰:穰侯,昭王親舅也。……及其貴極富溢,一夫開說,身折勢奪而以憂死,況於羈旅之臣乎!

常言道:爬得越高,摔的越慘。本課代表以為,穰侯的憂鬱而死與他性格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把權力看得太重,權力慾越大,被奪去權力之後,越容易得病,一得病,便是不治之症,只有等死了。

所以,人,最重要的是平常心,把權力金錢地位等容易勾起慾望的東西都看淡些,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