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債不還,卻還把錢捐出的人,你的這種“佈施”也太殘忍了吧?


有債不還,卻還把錢捐出的人,你的這種“佈施”也太殘忍了吧?

遇到災害,人們就喜歡看一看某位大款、名人、明星有沒有捐款,並將捐款的金額視為其有沒有愛心的一種體現。

遇到逢年過節,我們也喜歡看到群裡的某位“大佬”有沒有發紅包,紅包有多少?要是少了,心裡便感覺不平衡。

還有一種情況,某個人到處佈施,卻唯獨沒錢還給自己的債主,或者根本沒有為家裡人謀求利益,這種“佈施”實在太殘忍了!

以上種種現象,其實都折射出我們對“佈施”與“慈善”的誤解。我們看到的,往往是表面的假佈施,假慷慨。

倘若一個人無法先還清自己的債務,無法先讓身邊的人免除困窮的話,那麼,他/她就是在假佈施,假慷慨。

有債不還,卻還把錢捐出的人,你的這種“佈施”也太殘忍了吧?

1、舊債不還,舊業不斷。

人生一世,金錢名利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可除了一樣,那就是你的“業”,也就是你這一世做出的種種行為與發心。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

一個人不應該輕易欠債,即便偶爾資金不足或者有求於人,也應該及時還清。今生債今生還,不管是金錢債、人情債、還是感情債,都不要帶到來生。否則,來世你也要一筆筆還清。

假如某人身上還有未還清的債務,且並未與債主訂立雙方都滿意的還款計劃,也就是說:債主希望你儘快還債,卻被你一再拖延,那麼,這筆債你就應該優先償還給人家。對方可能很需要這筆錢來治病、動手術、養家餬口,本就是心急火燎,你當然應該優先滿足人家的要求。

然而,你若不去還清舊債,也未與債主達成延期還款的協議,卻以“捐款”等名義將自己的錢給了別人,更有甚者,直接把錢花去購買非必要的東西,尤其是去旅遊、享樂甚至奢侈品,那就等於是拿了你自己的“業債”去享樂,如果你的債主知道,又會有怎樣的感受?

舊債不還,舊業不斷。因此,即便你拿去佈施,也不會有太大的利益,因為你沒有能夠減輕自己的舊業,反而讓你的債主更加憤怒:為何你有了錢,卻不先還我的債?

還有些人,一方面做出施捨的樣子,另一方面對自己的債主、家人卻態度惡劣,這就根本不是什麼“慈悲”了。這樣的施捨只是假功德,毫無作用。還有些人,懂得為自己和親近的他人而唸經消災,卻沒有半點要為自己昔日所所吃進肚裡的眾生,為昔日冒犯的他人,為前世得罪、傷害的冤親債主而懺悔的誠意,這樣的唸經祈福也不會有太大的助益,反而會令他產生疑心,更是罪上加罪!

因此,無論是施捨錢財,還是祈禱求福的法佈施,我們都應該先把錢財與祈福,還給自己的債主(包括前世今生的冤親債主),並懷有深深的歉意,而不是舊債不還,卻還在胡亂施捨!

有債不還,卻還把錢捐出的人,你的這種“佈施”也太殘忍了吧?

2、使他人生嗔恨心,比不去捐款的後果更嚴重!

同樣一筆錢,你是先捐給災區,還是先還給急需你的錢的債主、親人呢?

捐錢給災區人民,當然是好事一樁。不過,你即便不捐,也不會增加那裡的人民對你的憤恨,畢竟,你不捐也有人捐!你少捐也有人多捐!

可是,如果你不把錢還給那些急需你的錢的債主或者親人,他們的反應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你的債主或者親人就指望你這筆錢了,你不還他們,誰來還?別人有義務替你還錢嗎?

也就是說,還債是定向的,捐款卻是不定向的。你不捐款,只是你少了一次增加功德的機會,但還有人會去做這種功德,受捐的人不會有太大損失。可如果你不還債,這就不但不能增加你的功德,反而會令對方更加困窘,從而對你心懷嗔怒憤恨。對方嗔怒心起,你就造了新的業,債上加債!更可怕的是,假如對方知道你竟然寧可把錢捐出去,也不肯還他的錢,他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與無視,那憤怒就更可怕了!

因此,與其做那些錦上添花的事情,不如老老實實先把自己的債還清,等於是雪中送炭。一個企業的老闆最不該一邊欠著員工的錢,另一邊卻去搞什麼慈善事業。一個人也不能一邊燒香為自己與親戚求福,另一邊自己卻到處欠債,到處得罪人,到處樹敵。那些給人家送口罩的好心人,你們更要先管住自己的嘴,不要一邊送口罩,一邊卻還躲在家裡,張開大嘴吃著野生動物!

不讓他人(也包括動物)起嗔怒心,然後,你才能去散發慈悲心!不去造業,然後,你才能去造福!

有債不還,卻還把錢捐出的人,你的這種“佈施”也太殘忍了吧?

3、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

君子應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修身、齊家是擺在前面的,如果自己身不正,家不齊,又怎麼治國平天下呢?

曾有一個人,揮霍無度,家裡揭不開鍋,孩子生活費和教育費都沒有著落。可是,他卻慷慨地請客送禮,對朋友特別大方,還美其名為“做佈施”。請問,這是真的佈施嗎?你對朋友慷慨,可是,你對自己的妻子、孩子呢?那不是慷慨,那是殘忍!

假如一個人還有養家餬口的責任,卻直接拋妻棄子,去追求自己的自由,還大言不慚地說自己看破人生,一切放下,為天下蒼生造福,那可真是最大的愚蠢!如果你連家裡人都養不活,還怎麼養活天下人呢?你到底為誰造福呢?

所以,莫說你有什麼大志向,先把你的家裡收拾好吧!欠誰的,都別欠家裡人的,假如你還不起親人的債,下輩子你就只能做牛做馬繼續還下去了!

有債不還,卻還把錢捐出的人,你的這種“佈施”也太殘忍了吧?

4、無差別心,不等於無責任心。

也有的人說自己沒有差別心,所以將親人與素昧平生的人都視為一體,無有分別。甚至,還說佛教裡不也倡導無分別心嗎?因此,我給他人佈施,也等於給親人佈施?

其實,這種說法是非常錯誤的!

無差別心或者無分別心,不等於你可以沒責任心。雖然眾生平等,無有差別,但每個人都有自己該盡到的責任範圍。你又不是佛菩薩,你有那麼多的錢,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照顧到一切眾生嗎?

你要知道:你的親人,你身邊的最熟悉的那些人,都是與你宿緣最近的人,說白了,他們都是前世與你有債的人。你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領導下屬、債主朋友,都是你此生必須去報恩還債的人,你最應該從身邊這些人做起,而不是幻想飛到天邊,去做個大善人!假如你不能把身邊人先照顧好,服務好,你還能談什麼做慈善呢?

因此,我們既然身在此地,身在此中,就應當先把自己此時此地的職責盡到,也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職”,或是做好工作,或是做好他人的子女、父母、夫妻、兄弟、朋友、同事、同學、負債者,責任盡到了,債都還清了,你才能擴大自己的影響範圍。

有債不還,卻還把錢捐出的人,你的這種“佈施”也太殘忍了吧?

結語:

無論是財佈施還是法佈施,我們都要先還清自己的舊債。因此,發慚愧心、悔罪心,才是做佈施的前提條件。就好比一些曾經在歷史上發動過侵略戰爭的國家,假如不深刻懺悔自己的所作所為,不去求得那些在戰爭中慘死的冤魂以及他們後人的寬恕與原諒,卻只是用錢財做一些捐贈與佈施,那麼,這種“佈施”就是徹頭徹尾的假佈施!

“悔”,永遠是排在其它一切前面的選項。“還債”,也永遠優先於其他一切佈施。

大災之前,我們應該深刻懺悔、檢討、反省人類往昔種種的對大自然所造的罪惡,並真誠地發心以後要逐步還清我們欠地球的債務,這,要比任何的祈禱與佈施都重要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