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羊肚菌生产管理措施及应对措施

点击右上方“关注”,免费收到“广西农业推广”的推送。感谢您的关注!

疫情防控期间羊肚菌生产管理措施及应对措施

近期随着气温逐步回升,低海拔地区羊肚菌种植进入出菇管理阶段,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全国蔓延,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给广大羊肚菌种植户带来了物资短缺、用工困难、交通受阻、销售不畅等实际难题,在此非常时期,针对羊肚菌出菇阶段的生产管理,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疫情防控期间羊肚菌生产管理措施及应对措施

1.催菇水管理应适时。对于尚未出菇的区域,各种植户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用工等情况,在保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的前提下,适当延迟或分片分批次进行催菇水管理,避免出现因近期交通受阻而造成的产品滞销,以及因集中大面积出菇而造成采摘集中、用工量大的情况。催菇水管理要将耕作层(20~30cm)土壤浇透,促使厢面白色分生孢子消退,但不要让厢面长时间积水,随后几天根据土壤湿度情况适当喷水,维持土壤表层湿润。

2.水分管理要到位。部分已出菇的区域,种植户应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进行补水,喷水以雾状水为宜、少量多次,维持土壤湿润并增加空气湿度,适宜空气相对湿度85~90%。过量喷水特别是下层积水将导致原基和幼菇死亡,同时长时间高湿状态将加重病害发生。

3.保温通风很重要。

春季早晚温差大,应注意防止棚内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温度范围以8~20℃为宜。当温度过高时,应对棚内进行通风口换气,加大空气对流降低棚内温度;当温度过低时,应做好保温措施,防止原基和幼菇因低温死亡。足够的氧气对羊肚菌的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菇体会出现瘦小、畸形等现象。

疫情防控期间羊肚菌生产管理措施及应对措施

4.采收加工要及时。当羊肚菌菌盖长至4~8cm,棱纹与凹坑明显可见时,应及时采收、采大留小,采收时应确保菇体不带泥土和其他杂质,如采收不及时菇体过熟后会影响产品商品性和销售价格。鲜菇采收后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如遇滞销可进行烘干加工处理,烘干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每隔2小时将烘烤室的温度升高3~5℃,6小时后温度升高到48℃。保持48~50℃烘烤3~4小时,直到羊肚菌形状固定。出炉的羊肚菌自然冷却到35~40℃后,塑料袋密封保存,待疫情缓解后再进行销售。

5.农事劳作防护好。工人在田间劳作应做好防护措施,佩戴好口罩、尽量分散操作、减少面对面交流,结束后不聚餐、不串门,做好消毒防疫工作。

来源:四川食用菌创新团队、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 唐杰、彭卫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