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县阿吼村:脱贫致富不能等 春耕春种正当时

“大家都到这里来,我给大家讲一下百合种植需要注意的要点,百合在种植前,我们需要给百合浸泡消毒,把土壤深翻、疏松,开好排水沟……”2月21日,凉山州喜德县阿吼村的天气格外晴朗,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派驻该村第一书记王小兵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们一大早就带着856斤百合种子,来到国家电网扶贫产业园区百合种植基地,组织村民开始种植百合。

喜德县阿吼村:脱贫致富不能等 春耕春种正当时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关键。抓好春耕备耕,做好春耕生产的种子、种苗、农膜等物资储备,全面有序开展春耕作,才能为村民增加经济收入打下基础,才能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位于大山深处的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平均海拔3000米,村内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全村946人中贫困人口就有309人,2015年,阿吼村贫困户的人均年收入仅有1500元。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帮扶下,阿吼村积极探索致富增收产业,逐渐形成了以百合、川贝母为主要支撑产业的279亩国家电网扶贫示范产业园,有力的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2017年阿吼村实现了脱贫摘帽,2019年,阿吼村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979元。

喜德县阿吼村:脱贫致富不能等 春耕春种正当时

百合、川贝母是阿吼村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眼下正是百合春耕春种的关键时节,也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春灌两不误,阿吼村在进村入口设置了疫情防控卡点,对过往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排查、测温登记,严禁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村庄。组织成立了阿吼村疫情防控党员服务队,逐户排查外地返乡务工人员隔离情况,定时通过“阿吼之声”广播站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

在宜宾卫生学护理专业的阿来五加,得知疫情发生后,主动加入到村疫情防控队伍中,配合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医定时对居家隔离的村民开展测温登记工作,确保了隔离人员安全度过潜伏期,实现了阿吼村村民“零传播、零感染”。

喜德县阿吼村:脱贫致富不能等 春耕春种正当时

“我们对前来务工的村民全部进行了体温测量,并要求大家保持距离,有序进行耕种。”新冠疫情虽然喜德县还没有,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在国家电网扶贫示范产业园,驻村第一书记王小兵和阿来五加对前来务工的村民进行测温,逐一登记,确保村民务工安全。

由于村民们种植百合经验不多,百合种植技术人员一边手把手教大家覆盖农膜的方法,一边给大家讲解种植百合的深度、宽度以及如何更好使用消毒剂给种球灭菌消毒,确保种下的每一颗百合都能开花结果。

“这几年村子里变化很大,政府为我们修建了安全住房,供电公司帮我们建立了扶贫产业园。以后毕业了,我也要回到家乡工作,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由于疫情影响,学校推迟了返校时间,阿来五加已经在家开展了5天的线上学习。得知村里要开展百合种植时,阿来五加又主动报了名。她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来产业基地务工即可增加收入,减轻家里的负担,又可积累百合种植经验,为做大百合产业打下基础。

喜德县阿吼村:脱贫致富不能等 春耕春种正当时

驻村帮扶工作队将20多名村民分成四组,一组用锄头深翻土壤,一组挑选百合花的种球,选好后进行修根,一组对筛选的种球进行灭菌消毒,一组进行百合种植和腹膜,现场忙碌却不慌乱。

“这些年,在政府和供电公司的大力帮扶下,我们不仅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还让我们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现在处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供电公司又来帮助我们种植百合、发展产业,帮助我们脱贫致富,实在是太感谢了。”看着刚刚种下去的百合,村民巴久五牛日感动的说道。

为做好本次百合种植工作,在驻村第一书记王小兵的带领下,驻村帮扶工作队与村两委成员主动与丽火现代农业公司对接,确定了百合种植时间和种源,并通过和合作社协商,组织村民对百合种植所需农膜、肥料等物资进行采购,确保百合种植顺利进行。经过大家一天的努力,300余斤百合种子成功的种植在了阿吼村产业园区的土地中,剩余的500余斤将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陆续完成种植。

疫情虽在,但终将被消灭。春天的阿吼,年前洒下的川贝母种子已破土而出,试种的高山大叶茶已吐露新芽,成片的雪桃已含苞待放,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阿吼村奔康的脚步并未因疫情而止步,反而是阔步向前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