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福祿壽”三星

福祿壽是民間信仰的三位神仙,象徵幸福、吉利、長壽。在道教流傳為天上三位吉神。福,頭戴官帽手持玉如意或手捧小孩為天官一品大帝,天官賜福由此而來;祿,手捧如意寓意高官厚祿,壽,白色的鬍髭,手持龍頭杖手捧壽桃意為長命百歲。

民間傳說“福祿壽”三星

民間崇拜的福神、祿星、壽星的合稱。又稱福祿壽三星。據傳福神原為歲星,即木星,後逐漸人格化,一說源於五斗米道所祀三官中的天官,演化為天官賜福之說。一說福神為唐道州刺史陽城,因其有抵制進貢侏儒的善政,遂被尊為福神。祿星為文曲星國神比干,北斗第四星。國神即祿神,其它均為誤傳。壽翁亦始於星宿崇拜,即角、亢二宿,是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中的頭二宿,為列宿之長,故曰壽。另一說為南極星,在船底座,故壽星亦名南極仙翁。明清以後中國民間常將福祿壽三星一併奉祀,三星典型的形象為福星執如意居中;祿星,則是一個身穿大紅官服,頭戴高冠(意為“官”)的官員,騎在一頭梅花鹿上,寓意直指“進祿”。另外,也有祿神懷抱一個嬰兒,意寓:送子男神、望子成龍等。壽星,廣額白鬚,捧桃執杖。

民間傳說“福祿壽”三星

明朝以後,中國民間常把壽星與福、祿二星結合起來祭祀,合稱福、祿、壽,成為人們最受歡迎的三個福神,作為中國民間吉祥如意象徵,故中國民間祝壽時,常在正屋面牆上懸掛福、祿、壽的中堂兩側面壽聯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福星”又稱“福神”,在道教中稱“紫微大帝”,他掌管人間福氣的分配,在民間相當受尊崇。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的富貴相。這位福神據說由唐代道州剌史陽城死後擔任。

福星根據人們的善行施賜幸福。古人認為歲星(木星)照臨,能降福於民,與是有了福星的稱呼。但道教有另一種說法。唐代道州有侏儒,唐德宗覺得有趣,命令每年要進貢幾名作宮奴,供他觀賞、玩樂。道州刺史陽城認為這不合人道,便冒著犯上的危險,要唐德宗廢除這項進貢。道州百姓感念陽城的恩德,奉他為本州的福星,以後又成為道教的福星了。

“祿星”又稱“文昌星”,他是讀書人的保護神,掌管人間功名利祿。有了科舉制度之後,他在民間開始備受尊崇。他的形象就像一位朝廷大員,高貴不凡。祿神據說由“梓潼神”張亞子擔任,又稱“文昌帝君”。祿星掌管人間的榮祿貴賤,因為祿有發財的意思,頭戴鐵冠,黑臉長鬚,手執鐵鞭,騎著一頭老虎。

“壽星”又稱“南極老人星”,是長壽之神。人們大多認為長壽的彭祖死後成為了“壽星"。人們對“壽星”最直觀的印象就是他有一個大額頭,多數人認為這多半是古代養生術所營造的一種意象。被古人視為長壽象徵的丹頂鶴的頭部便髙高隆起。此外,也有人認為那是一種返老還童的象徵,因為嬰兒的額頭往往因頭髮少而比較明顯。古人認為南極星可以預兆國家壽命的長短,也可給人增壽,成了長壽的象徵。壽星鶴髮童顏,精神飽滿,老而不衰,前額突出,慈祥可愛。早在東漢時候,民間就有祭祀壽星的活動,並且與敬老儀式結合在一起。

民間傳說“福祿壽”三星


福祿壽三星高照,人們常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願長輩幸福長壽。道教創造了福、祿、壽三星形象,迎合了人們的這一心願,“三星高照”就成了一句吉利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