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专刊】隔离观察点的“铿锵二人组”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库伦旗建立了集中隔离观察点,对重点疫区返回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疑似感染人员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可想而知,在隔离观察点执行防疫任务的工作人员面临着高危的风险。

库伦旗公安局有两名民警就驻守在这里。

2月4日,疫情防控隔离观察点启动,库伦旗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阿其拉图、法制大队民警阿日棍第一时间接到命令,迅速进驻到隔离点开展工作,随之开始了被“隔离”的日子。

阿其拉图

36岁,中共党员,2012年进入库伦公安工作,现任库伦旗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战“疫”专刊】隔离观察点的“铿锵二人组”


【战“疫”专刊】隔离观察点的“铿锵二人组”


阿日棍

31岁,中共党员,2013年7月进入公安工作。现任库伦旗公安局法制大队民警。

二人是局里的业务精兵,政治素质过硬,实战经验丰富,有较高的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这次选派两人执行隔离点疫情防控任务,正是为了确保疫情前端的安全保障万无一失。

隔离点的工作不轻松,更不简单。二人主要负责隔离观察点的24小时安全保卫工作,包括进出人员登记、内外秩序维护、视频监控、被隔离人员信息采集以及法律宣传工作。

随着隔离人员有所增加,防控安保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两人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却丝毫不敢松懈,被隔离人员与医护人员的日常安全保障,每一项都不能马虎。

【战“疫”专刊】隔离观察点的“铿锵二人组”

为防止出现意外情况,阿其拉图与阿日棍大部分时间吃住在监控室,保证24小时不漏岗。为防止被隔离人员互相走动,两人要轮流进行重点巡控。

“刚开始也紧张、害怕,后来工作熟悉了,防护措施也都健全了,恐惧感没有了,但精神还紧绷着...”

阿日棍谈起刚进入隔离观察点的那几天,心有余悸。当时,防护物资紧缺,工作人员对防护措施不够熟悉,心里没底。后来,防护物资得到有效补给,工作步入正轨,也逐渐摸清了工作方法。

【战“疫”专刊】隔离观察点的“铿锵二人组”

在隔离观察点,时间一长,被隔离人员往往会出现负面情绪。与医护人员交流沟通,了解被隔离人的心理动态,及时进行疏导调节,成为阿其拉图和阿日棍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天,医护人员反映一名被隔离的女士情绪十分低落。阿其拉图第一时间拨通了这位女士的电话。通过耐心的询问了解到,这位女士因为害怕自己真的得了病,连累了家里人,特别担心又自责。为了缓解她的情绪,阿其拉图从隔离的目的、疫情防控政策、科学防护、亲情的温暖几个角度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解,这位女士心情缓和了很多。过后,打来电话感谢民警的帮助。

每每有被解除隔离的人员走出隔离点,说上一句“感谢警察同志”的时候,这两名坚守在这里的民警心头都会暖暖的。

“病毒无情人有情,这里隔离的是病毒,隔不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更何况我是一名人民警察,守好岗位的同时,这里的群众有什么需要的,我们都要尽心尽力去帮助。”

这是阿其拉图这些天的真实感受和心里话。

“我们虽然与大家一起隔离在这里,但是大家都非常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作为党员,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我们会坚持到最后,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阿日棍说到此有些激动。形影不离的战疫“铿锵二人组”,有着相同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爱人二十天没有回家,阿其拉图的妻子一个人照顾五岁的儿子和五个月的小女儿。通过微信视频彼此关切,懂事的大儿子每天数手指算着爸爸打败病毒回家的日子,小女儿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在视频里见到爸爸更是高兴的手舞足蹈。

刑警的工作没日没夜,出差动辄十几天,这次驻守隔离点,妻子给予了一如既往的支持和理解,没有一句抱怨,只多了每天不落的叮咛:注意安全。

【战“疫”专刊】隔离观察点的“铿锵二人组”

“家人都知道警察这份职业,没啥可说的。”

阿日棍觉得他的家人们已经习以为常。

疫情还没有过去,防控工作还在继续,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

“铿锵二人组”和他们日夜守护的“家人”都在期盼解除隔离的那一天。

-END-


供稿:田小超、包凌艳

审核:张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