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乾隆皇帝的御製詩中,常以“少貴似晨星”、“晨星真可貴”等形容文物的珍貴稀有。尤其有“趙宋官窯晨星看”一句,可知乾隆皇帝珍視如寶貝的文物正是宋朝官窯瓷器。


所謂宋朝官窯,藉由文獻的記載,可知是指北宋官窯,南宋修內司和郊壇下官窯。近人對於南宋官窯的探索與研究,可以溯至1930年代中、日學者的採集與調查。雖然當時還未能分辨南宋官窯的真正內涵,但是從中醞釀而出的青瓷鑑賞趣味,以及想要解開謎團的意圖,一直持續至今。尤其是浙江省杭州市老虎洞窯址發現之後,多數學者因此接受郊壇下和老虎洞正是文獻記載中的兩個南宋官窯。至於北宋官窯,除了根據文獻的記載之外,亦有學者參考了乾隆皇帝的御製詩和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窯址的出土狀況,思考汝窯作為北宋官窯的可能性。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宮傳世青瓷,數量甚多,不僅件件可以追溯出原來存放的處所;而且透過鐫刻其上的御製詩,亦呈現乾隆皇帝爬梳文獻的心得,以及十八世紀的官窯概念與分類。以古鑑今,當下的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這批傳世珍藏呢?此展覽一方面回溯清宮收藏的脈絡,另一方面也整合當今陶瓷史研究的觀點,重新檢視個別作品的產地、燒製時間與問題所在。展覽分成“汝窯與北宋官窯”、“南宋官窯”、“青瓷碎器”和“鑑賞與發現”四個單元,期望通過傳世實物、文獻記載與考古材料的鏈接,展現12-14世紀青瓷的燒製背景、鑑賞風情與作品特徵。


宋人筆記中獨佔鰲頭的汝窯,窯址位於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汝窯青瓷的燒造與使用,透過宋人筆記,如“惟供御揀退,方許出賣”,或“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呈現出汝窯作為宮廷用器的史實。另外,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1124)中,指出高麗時代的青瓷外觀和汝窯相似,而清涼寺窯址出土和高麗青瓷相似的標本,同樣透露出汝窯和境外窯業的交流。


官窯,一般指專為宮廷燒造用器的窯場。北宋徽宗設置官窯,即文獻中的“京師官窯”。然而截至目前為止始終未能發現具體的窯址,樣貌為何遂無從確認。如果考慮到南宋官窯的部分器形也和汝窯相似,那麼在官方用器的視角下,汝窯或即是北宋官窯。


青瓷碟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北宋 汝窯

高3.2釐米,口徑13.1釐米,足徑8.9釐米

青瓷橢圓洗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北宋 汝窯

高2.8釐米,縱長9.7釐米,橫長14.2釐米

青瓷水仙盆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北宋 汝窯

高6.1釐米,口15.8 x 23.1釐米,底13 x 19.5釐米

北宋末年金軍攻破汴京(河南省開封市),徽欽二帝被俘,北宋滅亡,宋室南遷,定都臨安,史稱南宋。為了重建正統王權,南宋朝廷仿效北宋制度,設置“澄泥為範,極其精緻。釉色瑩澈,為世所珍”的修內司窯,以及“比舊窯大不侔矣”的郊壇下窯。這兩個瓷窯就是我們今日所稱的南宋官窯。

考古發掘者在浙江省杭州市發現了郊壇下窯,也在鳳凰山附近發現老虎洞窯。通過對兩個窯口出土標本的檢視,一個應該是文獻記載中的郊壇下官窯,另一個則可能是修內司官窯。兩個窯口的開窯時間不盡相同,但燒瓷時間彼此互有重迭。本院收藏的清宮傳世器中,的確有些作品如實地反映出兩個官窯的產品類型,但是卻也存在一些到目前為止沒有辦法比定,質量相對顯得更為精緻的實物,顯示出另有未知的南宋官窯存在的可能性。

青瓷葵花式套盒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南宋 官窯

高9.3釐米,口徑16×16.9釐米

青瓷貫耳壺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南宋 官窯

高38.2釐米,口18.3×14.2釐米,足徑14.0×16.9釐米

青瓷長方盆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南宋 官窯

高12.5釐米,口20.6×28.2釐米,底19.0×24.9釐米

瓷器釉表因膨脹係數的關係而產生的裂紋,稱為開片,具有開片特徵的作品就是文獻中提到的碎器。而施罩青釉後,理所當然可以稱為青瓷碎器。開片紋路自然天成,但透過染色,可以加深它的紋理。

明朝文獻記載章姓兄弟在處州燒陶,兄所陶者稱為哥窯,產品具有開片紋路。開片後來也成為明清鑑賞家觀察的對象,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將開片紋理歸納成“冰裂鱔血”、“梅花片墨紋”和“細碎紋”三種。清朝乾隆皇帝則以漢字諧音,將哥窯瓷器所見“裂”紋和“烈”字相提並論,下筆歌詠“恰如烈士善循名”,開片竟然也成為烈士的隱喻。

哥窯究竟是來自一個產地,還是數個窯址?文獻中曾出現處州(浙江省龍泉縣)和杭州鳳凰山(浙江省杭州市)兩個地點,考古發掘也證實浙江省龍泉縣大窯和小梅窯都燒造有開片青瓷;而老虎洞窯元代地層出土的官窯類型青瓷,因和清宮傳世哥窯器相近,遂有老虎洞窯即為哥窯產地的說法。

青瓷蓮瓣洗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南宋 官窯

高4.4釐米,口徑15.5釐米,底徑9釐米

青瓷龍紋盤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南宋 官窯

高4.2釐米,口徑18.5x18.7釐米,底徑11.5釐米

青瓷花式洗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南宋 官窯

高4.3釐米,口徑17.8釐米,足徑11.2釐米

瓷器鑑賞可以從器形和釉色兩個面向著眼,一種器形從出現到轉變,牽涉到時代風尚的嬗變。同樣地,釉色也反映出官方或一般市場的品味。

青瓷燒成於東漢時期,在此之前,因窯中自然落灰形成如同披覆著青釉般質感的作品,稱為“灰釉陶”或“原始青瓷”。至八、九世紀,青瓷已成為重要的鑑賞品類,陸羽《茶經》的“類玉”,詩人陸龜蒙筆下的“千峰翠色”,均是歌詠青瓷的比喻。此一展覽展出的12至14世紀青瓷,無論是汝窯的天青釉、南宋官窯的冰裂紋、龍泉窯的梅子青和哥窯的開片紋理,因產地、燒製時間的不同,而表現出個別的差異。同樣地,透過窯址採集到的標本,亦得以揭開包裹在瓷釉底下的秘密。無論薄胎厚釉、厚胎薄釉,乃至足端齊整和不經修飾的相異作工,正是鑑賞過程中值得記憶、參考的重要依據。

米色青瓷三登方壺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南宋 官窯

高14.4釐米,口9×12.5釐米,底徑9.3×12.4釐米

青瓷葵口碗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傳世青瓷

南宋 龍泉窯

高7.3釐米,口徑17.4釐米,足徑5.3釐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