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龍擡頭,你的家鄉有哪些習俗?

奎山漁夫趕海


今天就是二月二號,我們廣西南寧馬山某個村莊是這樣子過二月二節的,

首先村裡是輪流來舉辦的,今年是我家,明年是你家這樣進行,輪到誰家,到過節的那一天就準備肉(雞豬肉煮熟)·買香·蠟燭·紙錢·酒·筷子·杯子·米飯等

其次全村莊一起來提去土地公那裡拜祭·(注意:老人說:“在祭拜的過程當中是不能說粗口話的,一句都不能說的,否則回來後果很嚴重。”)祭拜完之後回來給每家每戶分祭拜的肉,寓意:吃了這個祭拜的肉能保全年身體健康,萬事順利。當然我十年沒有回家參加過這個活動了,身體還是很健康。(微笑)

然後大家一起吃一頓飯就算完成了。


喜兒YX


2月2日這一天全國各地可能是因為地域不同,也有著好多不同的習俗。我們地處西北中部,一般今天一大早老人都會催促孩子們去理髮💇,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理髮就是所謂的剃龍頭,去晦氣,迎好運。所以無論是男女老少都要在這一天去理髮。還有就是吃炒豆(就是現在大家吃的爆米花),就是各家用大鐵鍋把玉米粒到進去用慢火幹炒,一邊炒一邊不停的翻攪,直到聽到一聲接一聲噼裡啪啦的爆響,那時玉米粒一個個也就爆開了花,隨著一股子濃濃的甜香撲面而來時,這幹豆就炒好了,守在鍋邊的孩子們等不及晾涼,伸手去鍋裡抓起一把就往嘴裡扔,一下子被燙的嗷嗷叫著跳著,還有大人們一旁哈哈哈的笑著,頓時各家小院裡就熱鬧起來了………隨後,好些日子裡大人小孩口袋裡都會裝上些炒玉米豆,大家一見面就你吃我一把我嘗你家一把,相互品嚐著誇讚著各家的手藝也希翼著豐收的年景!


3456西


我是北京的,不知別的地方有何習俗,我這邊2月2這天,男孩必須理髮,這叫剔龍頭,吃飯做菜當天不切菜,頭天晚上切好,當天不動刀,怕傷到龍吧,所以為了方便這天總買豆芽,不用切,方便,因為氣溫回升,屋裡小蟲子出來不可從傷它,把它們都當成龍吧,不知其它地方什麼風俗,歡迎分享


用戶1488532124198


記得小時候我們有飄花針的習俗,就是取一碗無根水(井水打上來不著地)放在院子正中的桌子上,擺上烙餅,拿一根繡花針輕輕放在水裡,能飄起來且影子比較粗說明有福氣,小時候從來沒飄起來過[流淚]記不得這種風俗的緣由了,應該是祈福吧!


du的陽臺


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又稱“龍抬頭”,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等,是漢族民間的傳統節日。人們慶祝“龍頭節”,寓意敬龍祈雨,祈求老天保佑農耕豐收。大家習慣了在這一天剪頭髮,好抬頭。二月二也有很多傳統的小吃,像餃子,蔥餅,驢打滾,炸油糕,芥菜飯,麵條,面旗子,爆米花,炒豆子等。

二月二這天很多地方有吃炒豆子的習慣,昭示了春天的開始,二月二的廟會,人們會買大黃梨拿回家去孝敬老人,所以“二月二”的廟會又被稱“黃梨會”。

二月二這天,我的家鄉會包餃子,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這一天吃餃子被稱為“吃龍耳”。過去的時候醫學很不發達,有病不容易治,人們認為“龍抬頭”會壓制住病害,吃了“龍耳”,龍就會保佑我們身體健康,祛除百病。餡中有菜,取之諧音“有財”,寄語財源滾滾。

二月二的春餅是北京民間應節食品,也稱薄餅,就是烙得很薄的餅。餅裡包著瘦肉絲、胡蘿蔔絲、木耳等,酥脆又營養,讓人食慾大增。

我最喜歡吃春餅了,你們呢






愛德華1937


炸油條!炸菜角!炒黃豆!爆玉米花!男士喜歡在當天進行理髮,俗稱:二月二替龍頭!!很拽!![耶]




梁小麗xl


江蘇南通,二月二民俗:女兒回孃家,親人團聚喜洋洋。

二月二龍抬頭,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自古以來,人們在仲春“龍抬頭”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就全國而言,由於地域不同,各地風俗也各有差異。一般各地會有剃龍頭、觸龍鬚、吃龍眼等民俗。


在咱們南通,二月二是女兒們回孃家的日子。古時候正月裡出嫁的女兒是不允許回孃家住的,但是到了二月初二,可以允許女兒回孃家小住一段時間。

我不知道現在大家會不會把這個習俗看的很重,但是我家的話,我姨媽,在這天都會過來,跟家裡人吃頓飯,有些其他的習俗就免掉了,因為現在大家有時候也很忙,忙著工作等等,我覺得大家能在一起吃頓飯就已經很滿足了。一般這天,家裡人會早早地去農貿市場上趕集,買菜做飯,姨媽也會買點東西過來,一起做,這是從小到大我印象最深的事情了。雖然小時候也不知道這是個風俗節日,但是聽到長輩說馬上就要到二月二了,我就知道姨媽要來了,就會很開心,可能我自己天生是喜歡熱鬧的那種人。

除了女兒回孃家,二月二這天,還有“理髮去舊”的說法,大人孩子選擇在這一天理髮,辭舊迎新,新的一年能有好的運氣。據說還有拜土地爺的習俗,也在舊時江蘇全省範圍內普遍存在。二月二是土地爺的生日,各地都有慶祝,不過我好像從來沒見過。其他的還有吃“撐腰糕”,古時認為吃了撐腰糕可以免除腰痛疾病,農民幹活也不會腰痛,這是對身體健康的一種期盼,久而久之,就有了二月二要吃撐腰糕的習慣。


對於我們江蘇南通的二月二習俗,我也就大概瞭解這麼一些,謝謝閱讀!


水族偵探一十六


這個是本人制作的短視頻。恩平本地人會做一種叫艾餈的角仔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9997eb3ef1c4d71ae22ab402c8771c4\

不一樣的唱歌感受


本人老家山西,習俗就是:剪頭髮!吃烙餅就是吃龍鱗,吃麵條就是吃龍鬚,吃大米就是吃龍眼,還有這龍抬頭最應該吃爆米花!為什麼呢?因為當年天下大旱,龍王不給下雨,青龍不忍心私自下雨,玉帝知道後把青龍壓在五臺山下,說了一句話:除非金豆開花,後來人們為了救出青龍,所有人支鍋炒老玉米開花了!終於救出了青龍,這就是龍抬頭![送心]


腦癢癢


2月24日,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名曰“龍頭節”。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運糞備耕之際。

龍抬頭傳說:

傳說武則天廢唐立周稱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龍王三年不下雨。龍王不忍生靈塗炭,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便將龍王打出天宮,壓於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龍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禱,最後感動了玉皇大帝,於二月初二將龍王釋放,於是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

習俗:

1、剃龍頭

“二月二”這天民間一直有“理髮去舊”的說法。為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有民諺為證:“二月二,龍抬頭,孩子大人要剃頭。”

2、吃出好運

為納吉,龍抬頭這天的食物也與龍有關。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徵與寓意。

吃豬頭肉稱“挑龍頭”

吃麵條是“扶龍鬚”

吃水餃叫吃“龍耳”

吃米飯是吃“龍子”

春餅又稱“龍鱗餅”

3、引錢龍

龍司水,水潤而生財。所以便有了"引錢龍"的習俗。例如有的在水壺裡放置幾枚硬幣,到家附近的水井、流動的河或湖泊打一壺水,一路細灑著回到家,將壺裡的水和硬幣倒入屯水的缸裡,意為龍循水跡引而至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