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吃播”带货助推“菜篮子工程”线上渠道加速

来论

突如其来的疫情发展迄今,“米袋子”因为存储方便,没什么大问题,但是每天“菜篮子”里面能有点啥,往往愁坏不少家庭。因为蔬菜集中产地批发市场和城市蔬菜集中消费地批发市场以及零售市场系统“脉络”整个失常,叠加民众减少出行等因素,把不少一二线乃至三四线城市的百姓从线下“赶到”线上。不少亲友每天互相提醒,定闹钟第二天一早在各大生鲜APP上“抢菜”,晚了就卖没了,或者没有足够的配送人员。

买时蔬成了问题,卖时蔬同样也令人头大,各地公路交通运输逐步恢复正常之前,微信群里刷屏的蔬菜、水果、海鲜因无法及时销售而烂掉、臭掉的小视频,让人五味杂陈,也很容易感知背后农户养殖户的悲伤。

近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也对“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情况做了专门介绍,明确把防疫期间菜篮子产品供应保障作为今年“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地明确责任分工,逐项打通制约生产供应的堵点和难点,组织农民和各类经济主体开展互助合作,反正不能让菜烂在地里面。

结合具体情况,从近一段时间来看,多地百姓的“菜篮子”仍然可能是以拓展线上采买最为现实,尤其对于武汉等疫情比较严重的地方而言。站在供应方角度去思考,就是如何与这次疫情当中表现令人印象深刻的互联网电商平台进行合作,让其成为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等品种网络上行销的支点。对于基层政府“菜篮子”负责部门而言,如何尽快打通一条新的线上农产品流通渠道,是当下最急迫的任务。一些对网络比较敏感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寻找利用新兴网络手段“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此前移动电商平台拼多多发起的“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公益联盟”首次活动上,我国菠萝主产地——广东徐闻县县长吴康秀客串“主播”,现场带货,并且是难度较大的“吃播”播主。网民“吃货”不一定认得县长,但对这个站在菠萝地里,手捧菠萝展示刀工,鼓吹菠萝咕咾肉、菠萝鸡片、蘸酱油吃各种硬核吃法的“老铁”印象不错,加上9.9元五斤的万人团价格的确给力,短短半个小时,这一助农专区直播间吸引了近30万吃货,原定3万件15万斤菠萝售罄后,县长主播又紧急调货两万件以飨“老铁”。

见势头不错,其后浙江衢州椪柑、广西荔浦砂糖橘、海南保亭百香果等主产地也如法炮制。一些生鲜并不是主力商品的电商,也纷纷“开坛”,与地方政府或者农户联手,助力线上农产品销售,无疑是有利特殊时段国计民生的善举。

时蔬作为鲜嫩易腐、不耐贮运的食品种类,生产和流通关系到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安康,关系到疫情时段的物价稳定,“菜篮子工程”也深受从上到下的高度重视。虽然当前因为“战疫”需要,其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时空矛盾特别突出,但如同徐闻县线上推销菠萝那样,各时蔬主产地多想办法多接地气,既可以减轻时蔬流通复杂性,又可以给出行不便的民众带来便利。 □魏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