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縣塘湖鎮沈村,全村參戰,好樣的

這個世界沒有鬼,但有了冠狀病毒這個魔鬼。於是,也就有了神-----沈村的守護神。寥寥幾筆,不足為敬,獻給我沈村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們。

歲末年初,本該闔家團圓的日子,濃濃的年味卻被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衝散。尤其在易縣塘湖鎮沈村,這個僅有132戶,378人的小村莊。

沈村特別小,小到有個笑話說,有個賣豆腐的來村,進村喊:賣~~豆~~腐~~,還沒吆喝完,人已經出村了;小到經常有人問我們“沈村不是在高陌鄉嗎?塘湖鎮沈村?沒聽說過”……

因村小、地理位置偏僻,村中沒有實業,村中青壯年多在外打工,沈村是典型的“留守村”“空心村”。疫情剛開始爆發的時候,缺乏認知的村民們對村兩委號召的“不過年、不走親戚”等一系列封村舉措並不以為然,很快,易縣出現了第一例、第二例病例,緊接著又出現各種各樣的謠言,一時間人心惶惶,人們六神無主,這時候,沈村出現了這樣一批人------

陳小超、張曉軍、陳小濤、芮小凱、陳瑞成、陳江波、陳路寧、郭紅書等為首的年輕人紛紛去村委請纓,主動要求做義務志願者,在出入村口的三個主要通道設卡站崗,對來村、出村的人積極宣傳防疫知識並勸返;陳小虎、陳小悅等回村大學生則積極利用電腦知識,主動協助兩委一一排查、錄入村民信息,做到不漏不戶、不漏一人;陳浩同志把家中還在哺乳期的孩子用的電子額溫計第一時間捐獻到防疫點,供防疫人員排查使用;

易縣塘湖鎮沈村,全村參戰,好樣的

芮春山、退伍軍人芮春海兄弟自防疫工作開展以來,發揮先鋒帶頭作用,尤其晚上,總心疼年輕人們,怕他們受凍捱餓,主動替換他們站崗執勤;老黨員張豔啟,不顧70多歲的高齡,一直在一線站崗,任誰勸說也不回家;

易縣塘湖鎮沈村,全村參戰,好樣的

(說明:此圖看不清,因為當時下雨)

家境貧寒、瘦瘦弱弱的張麗慶每天揹著二十公斤的噴霧器為村裡消毒兩次-----“我沒錢就讓我多出點力吧”他憨憨的說;

易縣塘湖鎮沈村,全村參戰,好樣的

(他這身打扮,好像十年前就這樣。你看到他的鞋了嗎)

老幹部陳翔,每天早起把村裡大小街道打掃的一塵不染,幾年如一日;甚至鄰村村醫王娜也拋家舍業,每天到我村站崗執勤,最重要的,她義務為大家捎送日常物資,保證大家居家生活……請原諒篇幅有限我不能一一寫出他們的名字。

易縣塘湖鎮沈村,全村參戰,好樣的

易縣塘湖鎮沈村,全村參戰,好樣的

易縣塘湖鎮沈村,全村參戰,好樣的

“我們村站崗執勤不用派,每天都有人搶著去”村支部書記陳輝驕傲的對視察工作的領導彙報說。

陳輝書記是位女同志,但是自上任以來,巾幗不讓鬚眉。都說要致富先修路,但是她上任修路的第一個目的,不是致富,而是她那段時間跑修路工程時總說的一句話“我們小時候一下雨就沒辦法出村上學了,現在輪到我們的孩子們了,我說什麼也要解決這一問題,不能影響孩子們上學,修不好這條路,我這個小書記主動辭職”。

易縣塘湖鎮沈村,全村參戰,好樣的

(一下雨就會被沖掉的老路,現在已被新路覆蓋)

就這樣,鄉里、鎮裡、縣裡、鄰村和本村涉及佔地的村民家中,她前前後後奔波了兩三個月,2019年,我們村子終於有了一條像樣的路,沒有在泥濘的路上因為上學遲到而嚎啕大哭過的你們,是沒辦法體會到我們現在走在那條雖窄但平坦的小路上的心情的。

易縣塘湖鎮沈村,全村參戰,好樣的

(新路雖窄,心寬為大)

年前,陳輝書記不小心摔斷了腳,可防疫工作刻不容緩。她說在家裡修養不踏實,不能站崗就每天在村委辦公室廣播防疫知識,安撫人心。“我現在在家吃點好肉好菜我都覺得沒臉,也不知道武漢的人們、醫生護士們、志願者們吃得上吃不上”她的廣播內容,也很硬核……

易縣塘湖鎮沈村,全村參戰,好樣的

易縣塘湖鎮沈村,全村參戰,好樣的

易縣塘湖鎮沈村,全村參戰,好樣的

(陳輝:你別寫我,別寫咱們家的人,多寫寫別人。所以,你能當我沒寫唄)

本來骨折的是右腳,結果現在因為走路多,左腳也腫成了包子。其他四位村委見此,主動多擔責,白天晚上輪流值班,無任何怨言。易縣出現病例後,村委並第一時間開會制定出了徹底封村計劃-----讓菜販每三天將菜送到村口防疫點一米處,志願者分類送菜至村民家門口,這樣0接觸外界,將村民們緊緊的罩在了一張安全網中。沈村村委的此種做法迅速得到了得到了鄉鎮領導的肯定並在其他村子推廣開來。

他們都是平凡人,疫情過後,他們可能繼續去某個工地當苦力,去某個工廠做流水線工人,去某所大學裡上學,可是,現在,他們就是我們的戰鬥英雄、保護神。小小的鄉村,因為有了他們,更加安全穩定,更加凝心聚力,更加充滿希望。2020的年味雖被疫情沖淡了,但我們的心更團結了。

防疫是一場戰爭,我們雖然村小,但人人參戰,此戰必勝!

易縣塘湖鎮沈村,全村參戰,好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