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物業工程部痕跡管理?


如何做好物業工程部痕跡管理?


常常聽到同行或者是物業前輩說這樣一句話,物業管理其實就是痕跡管理,那麼痕跡管理到底包括哪些內容呢?所謂“痕跡管理”可以分為二個部分:一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文字記錄;二是在現場要留下管理“痕跡”。

一、健全各項記錄表格

我們物業服務人員整天忙忙碌碌,要是沒有做好記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不知道我們究竟做了些什麼事情,日常管理記錄表格可以將我們的管理“痕跡”記錄下來;另一方面健全各項管理記錄和表格也是為了發生事故後便於追溯,找出事故責任人和防止同樣事故的再次發生,也是作為規避責任與風險的一種自我證明方式。

常用的必要記錄表格有下面幾種類型:

1、驗收記錄

各類設施設備交接驗收記錄表格,包括鑰匙的移交清單等。設備驗收時存在的問題記錄在相應的《工程缺陷》表格中,並經施工方和業主方確認,以便整改以後的再驗收或者設備出現故障時的責任追究。

2、運行記錄

運行記錄可以分為項目的運行記錄和設備的運行記錄二部分。項目運行記錄包括如《業主(或租戶)的入戶登記表》、《業主(或租戶)用電記錄表》、《客戶信息受理記錄》、《現場施工人員登記表》等等除設備運行以外的記錄表。設備運行記錄包括物業設施設備在運行中的正常或異常,各類表計的讀數記錄表格等。如:《變電所值班運行記錄》、《空調機房值班運行記錄》、《中央控制室值班運行記錄》、《突發事件記錄及處理結果》等。

3、巡檢記錄

隨著新項目越來越多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應用,很多的設施設備處於自動運行、無人值守的狀態,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巡檢,提早發現故障苗頭、及時解決故障問題。如:《水泵房巡檢記錄》、《消防設備巡檢記錄》、《電梯日常巡視記錄表》等等。

4、訪客登記

建立訪客登記制度,對進入本物業管理區域內的訪客實施有效的管理和服務。關鍵和重要部位都應該設有《來訪人員登記錄》,如:服務前臺、配電房、中央控制室等

5、工作日誌

各個部門(每個管理員)都要建立部門(自己)的《工作日誌》,把這一天完成的主要工作,成績和存在的問題等記錄在案。把設備驗收記錄、運行記錄、巡檢記錄和訪客登記以外的事件記錄在《工作日誌》之中。

6、設備臺賬

各項目通過建立臺賬,使得設備的基礎管理、設備使用、維護管理、設備的故障管理、設備的維修管理、設備的安全管理等一目瞭然,通過我們的管理,以靠近或者實現建築物所配套的設施的70年使用壽命的目標。

二、完善現場標識標牌

我們的現場管理不只是搞好清潔衛生就可以了。曾遇到的一位業主是這樣說的,在現場不留下管理“痕跡”,有沒有物業公司管理一個樣,說明你們的物業管理不到位,我們要做到讓進來本區域的人一看就知道這裡有物業在進行著有效的管理。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難,這就需要我們完善現場的各類標識標牌。

1、制度上牆

各部門、各崗位有崗位職責、各設備房有管理制度都要做成標準式樣懸掛在辦公室和相應的設備房內。

2、設備編號

給設備編號並且製成銘牌貼在設備上。如:1AL1-4照明配電箱、高區1#水泵、3#噴淋泵等等,讓使用者一目瞭然。

3、水管流向

生活水、消防水、空調水主要管路的流向用“↓”表明水的流向。

4、運行狀態標識

運行和檢修的設備都要掛上相應的運行狀態標識,如:“開”、“關”、“常開”、“常閉”、“自動”、“ 禁止合閘,有人作業”等等。

5、設備管理和衛生包乾都有責任人

設備上和衛生包乾區域的責任人上牆(或貼在設備上),並且要落實檢查制度。

6、區域設置警戒線

危險地帶用黃黑相間的斑馬線或者隔離欄設置為警戒線,無關人員不得進入警戒線內。如變壓器室、高低壓配電櫃等。

7、進入現場施工人員應佩戴“施工證”

進入我們管理區域的現場的施工人員都應該知道本區域施工的相關規定和注意事項,簽訂“施工協議”,核發“施工證”,並要求佩戴接收檢查。

8、標識和提示語

開關、調節器等給予標識或者提示。如:“配電室” “請隨手關燈”等等。

9、臨時維修指示牌

在設施設備進行維保或者維修過程中,在設備醒目處設置“維保工作進行中”、“維修中”等指示牌,提示用戶本機暫停使用並注意安全。

-END-

溫馨提示:本平臺內容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讓我們一起傳播正能量。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贊、收藏、轉發,也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歡迎關注:葉歪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