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物理知識點都會,但為什麼一做題就不會寫了?

陳俐伶


依稀記得上中學時,在學生間流傳這樣兩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化學容易數學難物理公式記不完”。由此可看出物理學科的重要性和難易程度,因此也導致好多學生‘談物理色變’,甚至有學生高中時棄理從文。

那為什麼會造成好多學生感覺物理知識點也會,但就是遇到題不會做呢?現在就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一、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 知識點沒理解透徹。物理是理科學科,在學習方法上更偏重於理解和計算。某些物理定義和公式的使用是有條件限制的,比如“路程和速度”定義就不同,再比如求平均速度,要用位移/時間,而不是路程/時間。
  • 物理量的單位沒有用正確。物理中的很多物理量都是有單位的,並且有些公式當中規定必須要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比如牛頓第二定律公式F=ma,只有質量m用kg做單位,加速度a用m/s2做單位,得到的力F的單位才是N。
  • 上課時並沒有真的聽懂老師講的內容,只是似是而非聽明白了,對老師講的例題也只是聽明白老師的思路而沒有轉變成對知識的舉一反三,更做不到知識點的融會貫通。
  • 做題時沒有審清楚題,比如題中有沒有不記摩擦或可作為質點等條件。

二、提高物理成績的幾點建議

  • 弄清楚基本的定義和每個公式的適用範圍以及成立條件。
  • 多做練習題,特別典型題,每個典型題都去認真的思考做題思路,甚至自己可以就某個類型題再自己創新出幾道題。
  • 認真審題,不要粗心。
  • 把知識點聯繫起來,抽時間把所學的課本目錄拿出來一個章節的看再去通過做過的題去聯繫其他章節的知識。

結束語:物理是一門很有趣味的學科,學習物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帶著興趣去學習,並把所學知識用於生產生活當中。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我是樂貝課堂,關注我共同成長。


樂貝課堂


在我們的學習生涯中,經常會碰到“一聽就懂、一考就懵”的現象,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不僅分佈在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各個學科,而且還分佈在小學、中學、大學等各個階段,甚至很多人在參加工作後仍然會碰到這種問題。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我們又該怎樣去解決這個問題呢?下面,我將以題目中所說的物理學科為例,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

我們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分析它出現的原因,再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三點:

  1. 學生對知識點理解不夠深入。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我們學習物理,就要接觸聲、光、熱、電、力等多個方面的各種知識點,這些知識點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之間大多有著聯繫。如果學生們不去深入理解,僅僅淺嘗輒止的話,那麼這些知識點還是比較容易聽懂的,也就會給有些學生“都懂了”的錯覺。但是“聽懂了”並不代表“掌握了”,這個過程需要進行深入的思考。


  2. 習題練習還不夠充足。一般來說,我們在學習了新知識以後,都會通過做習題來鞏固提高。如果沒有足夠的習題練習,我們就達不到深刻理解的程度,考試的時候就會出現“提筆忘字”的尷尬場面。
  3. 學生可能存在自大心理。有些學生心態浮躁,眼高手低,不能夠靜下心來仔細思考,認為自己真的太聰明瞭,這些知識點都太簡單了,沒有從思想上真正重視起來,學習態度不夠端正。

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前面我們系統分析了出現這種現象的三個主要原因,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1. 梳理總結知識點,融會貫通。在每個單元教學結束後,老師、學生應當對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梳理,總結解題方法。在複習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把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梳理出來,使之融會貫通,形成一張嚴密的“知識網”。例如:高中物理中的力學、電學、磁學和運動學都是相互聯繫非常緊密的,這裡面有很多知識點,又是考試的絕對重點,所以一定要做好梳理總結。


  2. 多做習題,熟能生巧。實踐是檢驗整理的唯一標準,學得好不好,考試全知道。學生們在學習之後多做習題很有必要,這樣可以把學到的知識鞏固好,也能發現學習中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強。我認為,在做習題的時候,學生們應該多注意分析題目的考點,解題後應該注意總結解題方法,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習題雖多,但“萬變不離其宗”。個人建議不要搞“題海”戰術,我們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不能給學生們增加太多負擔。
  3. 端正學習態度,夯實基礎。態度決定高度,學生們在學習中一定要謙虛認真、不恥下問,把老師所教授的知識吸收消化,真正做到入腦入心,變成自己的知識。萬丈高樓平地起,所以把學習基礎打紮實也非常重要,因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考試的時候,其實大部分也都是考基礎知識,拔高的部分畢竟只是少數。

綜上所述:因為有些學生對知識點理解不深、練習不夠,可能存在自大心理等原因,導致“知識點都懂了”,但“一做題就不會了”。建議這些學生應當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夯實學習基礎,多做習題鞏固提高,經常梳理總結方法,靜下心來把知識點學深悟透,形成嚴密的知識網絡。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們應該當好幫手,及時提供有效的幫助。


學神一拖三


你這個問題,從兩個方面來幫你答。

一、知識點一定要掌握清楚透徹,不要似懂非懂,如果知識點似懂非懂的時候,題做不出來就很正常。你要首先確定知識點你都掌握並且理解。

二、如果第一點能做到確定,那就說明你判題的方法出現錯誤,如圖:這一張圖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圖中黃圈和紅圈。兩個箭頭的方向正好是相反的。如果你解題不明白,這題也做不對。

以上只是舉了個簡單的例子。具體如何解決問題,你可以按著我說的這兩個方法自己去對照的解決。

希望我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立哥聊學習


有部分學生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物理上課一聽就會,考試一做就錯,經常聽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很聰明,就是在學習上,尤其是物理學習上不用功。

呵呵,我也是醉了。問題就出在這個所謂的聰明上面了。因為這是孩子在耍小聰明所致!

家長本身就有問題,界定的聰明其實是偷懶鑽營現象。而不是真的智力超群!經常這樣對外人說自己孩子聰明,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認為自己智力超群了。幹什麼事情都是蜻蜓點水不能深入,在初中物理學習的時候還可以混一下。但是到了高中,面對需要撲下身子動腦筋的物理知識的時候就開始裸遊了。

所以,我建議,

一,家長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去沒有底線或者根據的去表揚自己的孩子聰明。

二,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要結合老師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看看是不是基本沒有打牢似是而非,還是做題粗心考慮不周,還是心裡有寫的不規範造成的等原因。

三,面對現實,當機立斷。現在選課走班給很多學生提供了發揮自己特長科目的機會,如果孩子一直是這種所謂的一聽就會一做就錯的狀態,那就抓緊換科,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悠然7518


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和懂得知識是兩回事。學好物理弄懂知識是第一步,因為我們要面臨很多考試,而分數的高低決定著你的命運,所以更重要的是要會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
我們用一個例題來說一下懂和用的區別。
有一個水杯高9cm,杯內裝有深度為6cm,重量為2N的水,杯子的底面積為30cm²,水的密度為1.0x10³kg/m³,求水對杯底的壓力是多少?
單從題目來看,水對杯底的壓力是由水的重力所產生的,往往會回答為2N,但這樣回答就錯了。
這道題要運用液體內部的壓強公式來解決:
水對杯底的壓強為:
p=ρgh=1.0x10³kg/m³x10N/kgx6cm=600Pa
水對杯底的壓力為:
F=PS=600Pax30cm²=1.8N
這道題很多同學都會錯在簡單的“懂”上,而我們要考出好成績,必須更要會在“用”中。


總結一下,要靈活的運用物理知識做對題目我認為要做到下面幾點。
1、準確的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物理知識。
2、加強練習。要有一定的題目練習量,熟能生巧。
3、邏輯思維。有些題目需要由“一到二、二到三”這樣的過程。
4、建立模型。比如力學問題,就需要做力的示意圖,運動的問題,我們做個運動模型圖更有利於清楚的解題。
5、掌握技巧。比如電路的問題,往往我們需要做出等效電路來,才能更清楚的看懂電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e010003600fb4f75ec5\

物理帥


我是一名理科老師,對於理科科目,重在知識的掌握,邏輯思維的訓練和舉一反三的培養。學習沒有捷徑,學習理科更沒有!

首先,掌握基礎知識和老師給拓展的各種該掌握的知識,這是我們的工具。掌握基礎知識是最基本的!能應對最簡單的書本上的題型,但是掌握基礎知識遠遠不夠,根本應對不了考試題型。

其次,就是邏輯思維的訓練和舉一反三的培養,其實就是讓我們多練習,學習沒有捷徑,只有不斷地練習見各種題型,才能應對考試的題目,這大概就是見多識廣的道理吧,但是真的有用,百分之九十九的學生知識都會做題不會都是因為沒有多練習,沒有學以致用,沒有使學到的知識得到很好的運用。

最後,以上只是短暫的掌握,要想掌握的更紮實必須建立錯題本,平時的錯題寫到一個本上,不定時的翻看,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學習習慣。持之以恆必有成效!

希望對所有的學子們有所幫助,謝謝!





小翟1688


你好,我是司南教育孟老師。

知識點都會,但是一做題就出現問題,這個現象在很多學生當中都普遍存在。理科比較講究融會貫通,也就是要考慮知識的連貫性。把知識點看成一個整體,不要把它單獨當成一個個體來看。

比如初中物理的密度和力學就可以結合出題;滑輪組和力學同樣也可以結合出題。

再一個就是對知識點的不能單單明白,還要做到真正理解。

比如歐姆定律公式I=U/R,我們都知道,在電阻一定是,電壓越大,電流越大;電壓一定時,電阻越大,電流越小。那麼它的變形公式R=U/I,很多同學就會認為,電流一定時,電壓越大,電阻越大。其實是不對的,因為電阻是特性,不會因為電流或者電壓增大過降低而改變,這就是對知識理解的不透徹導致的一個錯誤的只是盲點。

建議是,第一,對每個知識點要有充分的理解,然後配合對應的題型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第二,第一步沒有問題之後,再練習知識點結合的題目,做到融會貫通。

希望回答對你有用[靈光一閃]


Alevel數理化專業輔導


會了公式僅僅是公式,運用公式靈活解題。

當我們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老師在課堂上會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讓你知道公式的一個簡單原理。但是此時跟運用公式解題還是已經差距了。

有一些這也是因為為什麼剛交完公司的時候,馬上找一道非常簡單的題。通過這樣簡單的題來對公式進行一個簡單初步的理解。邁向你姐提的第1步。

解題的時候可能設置一些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情景,或者是你新學的公式,與之前的公式有相關聯繫。或者說整個題的思維模式是反向運用公式的。很多方面都應該按照實際情況去考慮,而不是說給你一道題,直接拿公式G=mg直接可以解出來。

另外在解題過程當中,如果遇到考試等一些相關情景,你會從心理上比較欣賞會對一些題,不能馬上有相應的思路,這也是會物理知識,但不一定能答出題一種特殊的情景。

做題的思路很主要不要上來就想直接用公式,應該通過本題具體的情況把思想思路打開,而不是上來就像公式。這樣的思想有可能被禁錮住,從而影響你作答。但是有的時候你想一想很多都是萬變不離其宗提的樣式很多,但是歸根結底還是通過這一個公式,但是你通過這一個公式可以解除萬千般多種題。

說的不一定對,高中三年是物理班主任,我學的也不是很好,現在可能都忘了吧。





曉風塵


不會做,說明還沒學會套路

以下4點供參考

第一,你所謂的學會知識點,不是單門記住公式而是理解這個公式,並且能夠還原它的推導過程。以及這個知識點的上游以及下游就是跟他最密切關聯的知識點你也要了解。而不僅僅是單獨的知道這一個是沒有用的。不能條件反射的想到相關的點是很難做出題。這就是你不會做題的原因。

第二,題目需要由簡到難,一定要一步一步跟著題目的思路多回想幾遍,多做幾遍。沒有哪個人說給他幾個獨立知識點就可以立馬把一道題做出來,這是很難的。如果你是初學者的話,這個不用擔心要先從簡單開始,單點延伸到多點串聯。

第三,相信自己要大膽做,不要怕錯,哪怕是思路錯誤的,也要堅持把它想完整。因為你不可能物理題目寫英語單詞吧,肯定是寫物理相關的,肯定也是想相關的公式。即使錯了,你也有有個思路。思路就像現實當中走路一樣,俗話說輕車熟路嘛,走的多了就認路了。所以你要多想,到後面自然能形成自己的思路,你就能夠捕捉到題目的關鍵點,就可以把它聯繫起來,就可以把題做出來並且做對。

第四,多看答案的推導,總結歸類題型。題目一般都是有模板的,很多老師都會總結,你要多搜尋學習。逃不出那麼幾大類型,所以你看得多做得多,多留意把模板搞熟了自然就沒問題。

總結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做什麼都要有個過程,由簡單到難,再到熟能生巧,再到融會貫通。急是沒有用,要多用心去深入其中。就像學游泳一樣,你要扎到水裡面才能學會游泳,在岸邊看是學不會的,所以你要扎到題海里面去看清楚題目的本真面目才能學得透。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ba300019cf6557f04b9\

大索老師


物理相對於枯燥無味的數學來講,更貼近我現實一點,反過來說,物理需要我們應用到實踐中來。物理知識點都會,但是物理更注重的是理解,正所謂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明白來了這些知識點是怎麼來的,就能更好的運用起來。

物理可以分為幾大塊,電,磁,力,運動,等等。理解了知識點後,要多做一些題,把這些知識點運用起來,熟能生巧,多運用了,自然就會了。

把沒有做出來的題,聽老師講完之後要反思自己為什麼做不出來,是自己對知識點理解的不夠透徹還是其他的原因,準備一個錯題本,把這些題記下來,常加聯繫。

自己學習物理總是枯燥無味的,課間可以和同學一起探討,和同學一起學習,記得回更深。學習還有樂趣。認真分析題目的每一句話,每一句話都能提出來什麼條件,把這些條件都列出來,根據條件,往知識點上靠。

總之,首先要理解知識點而不是死記硬背,物理注重的就是理解。其次,要多做習題,把知識點應用起來,最後要多加練習做錯的類型題。

加油,相信你。一定可以克服這個困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