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井社區:“銀髮”黨員志願隊 關鍵時刻顯身手

<strong>人民數字揚州:

社區是中國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是中國執政黨與中國政府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對家家戶戶的情況最熟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無疑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正是基於此,中國城鄉基層社區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關鍵環節。

<strong> 《人民數字揚州》公眾號一直關注戰鬥在防控一線的社區基層志願者,聚焦他們的每一點足跡,雖不能與他們並肩作戰,也願意為他們搖旗吶喊,做他們的宣講人。


施井社區:“銀髮”黨員志願隊 關鍵時刻顯身手

  疫情來襲,揚州市廣陵區曲江街道施井社區黨總支號召所有黨員,衝向抗疫最前線。關鍵時刻,有著50年黨齡的業委會主任季永華主動請纓,帶領5名黨員和居民組成防控“銀髮”黨員志願隊,與社區一起承擔起防疫防控的責任。


施井社區:“銀髮”黨員志願隊 關鍵時刻顯身手


老黨員主動請纓上“疫”線

  “疫情爆發以來,我天天看電視,看得心都揪起來了,作為老黨員,這個時候不站出來,對不起胸前的黨徽。”季永華說。74歲的季永華是一名部隊轉業幹部,曾在邗江供銷社擔任負責人,1970年入黨的他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退休後主動加入社區黨員志者隊伍,為小區的公共事務發揮餘熱。


  “施井小區實行的是基本物業管理,5個保安有一個是負責人,一個在疫情來臨後就請了病假,一個專職消毒,還有兩個人兩班倒在小區門前防控,他們都是過了70歲的人了,幾天下來就吃不消。”季永華介紹,保安負責人跟他通報了這個情況後,他覺得小區大門不能“失守”,這是關係到全小區居民生命健康的大事。

  季永華和老伴、兒子和媳婦商量後,決定主動站出來,幫助小區保安分擔防控責任。從2月3日開始,季永華就到施井小區門口,排查車輛、人員,測量體溫,提醒進出居民戴口罩。保安們說,有了季老幫忙,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編外物管”主動戰“疫”

“季永華比我大8歲,他老當益壯都站出來幫忙了,我更加義不容辭。”老黨員王保林也站到了小區大門前。

  王保林是有著37年工作經驗的老電工,原來一直幫助左右鄰居解決家庭用電方面的難題。施井小區是老小區,家用電線相對較細,如今家用電器多且負荷大,常常出現跳閘、插座燒壞等現象,因此,王保林剛一退休就向物業提出,義務幫居民維修家用線路,從那時起,居民家一旦斷電,物業就請他前往維修,成為不拿工資的“編外物管”。


施井社區:“銀髮”黨員志願隊 關鍵時刻顯身手


“我是一名黨員,也是業委會成員,季老都主動衝向一線了,我不能落後。”王保林說,他家就住在小區南門旁,季永華在樓下喊一嗓子,他就立即下樓,套起紅袖標,守住小區大門。

黨員居民成立“銀髮”志願隊

在季永華、王保林榜樣力量的鼓舞下,又有1名黨員、3名居民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一支防控“銀髮”志願隊就這樣成立了。

連日來,在施井小區南門,“銀髮”志願隊的隊員們戴著口罩、套著袖標、揮著紅旗,忙得不亦樂乎。“你現在的體溫是37.3°,需要觀察一下。”季永華查出一名駕駛員體溫不正常,對方分析可能是車內開了空調,季永華於是要求對方將車停在外面,關閉空調,10分鐘後再查,正常了,季永華才同意對方進小區。

“銀髮”志願隊隊員除了在小區南門值勤外,每天還在小區內巡查,發現湖北牌照的車輛及時向社區報告;向小區居民宣傳防疫最新消息,呼籲居民不信謠、不傳謠;勸阻居民不要聚集打麻將;幫助社區張貼宣傳海報。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贏得居民一片好評。

“我的孩子們都支持我,只有老伴有點捨不得,每天都要抱怨幾句,但說過就過了,第二天繼續讓我出門。”季永華說,國家有難,黨員有責,在非常時期,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銀髮”志願隊伍中來,一起為防控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