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很唯美的一首诗,通篇短短的28个字,却是美得犹如一幅画

刘伯温原名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诗人;整个明朝刘伯温绝对是神一般的存在,而且他的智慧也不亚于东汉末年的诸葛亮,可谓是不分上下,虽然刘伯温的名气不如诸葛亮,但是要论智慧的话,那是不分伯仲,另外他在文学上也有着很高的造诣,尤其是他的诗歌,那更是别具一格,往往可能只是那么信手拈来,淡淡着笔,只是描写寻常的风景,却又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譬如他的这首《五月十九日大雨》,那就是一首很有趣,同时也很唯美的作品,通篇看似写得很平淡,却又是美得犹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画卷。

刘伯温很唯美的一首诗,通篇短短的28个字,却是美得犹如一幅画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纵观刘伯温的一生那也是轰轰烈烈,早年间虽然隐居乡野,过着闲散舒适的生活,但由于他名气大被朱元璋请出山,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不过后来的刘伯温又处处遭到了朱元璋的猜疑,终究还是被一碗毒酒赐死,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惋惜。古代的人杰,大多都下场悲惨,这也正应了那句古话: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刘伯温很唯美的一首诗,通篇短短的28个字,却是美得犹如一幅画

刘伯温这首诗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写得却又是极为生动有趣,只是那么信手拈来,并没有什么高超的表现手法,可是同样充满了一种独特的韵味,读来也是朗朗上口,所以这样的作品,那也最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如果仅仅是从字面上来看的话,这首诗着实是很一般,不过诗人以一种很细腻的笔触来描写,为此也令此诗显得别具一格,充满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刘伯温很唯美的一首诗,通篇短短的28个字,却是美得犹如一幅画

明朝的诗人其实是比较尴尬,毕竟这一时期很多的诗人,他们处于夹缝之中,不知道应当如何去表达,前面的唐诗和宋诗摆在那里,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超越,而唐诗和宋诗两者之间是有区别,唐诗是比较抒情,宋诗又是充满了哲理,所以后世的诗人,要么就学习唐诗的抒情,要么就学习宋诗的哲理,这也正是明朝诗人最为尴尬的地方,不过他刘伯温又不一样,他的作品很显然吸收了百家之长,即有哲理,同时也很抒情。

刘伯温很唯美的一首诗,通篇短短的28个字,却是美得犹如一幅画

这首《五月十九日大雨》只是写雨,以一种很生动,同时又很细腻的笔触来描写,从而也是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通篇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个字,却是美得令人心醉,而我们从这样的作品中,也最是能够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才情,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细腻的观察,如果没有那种细腻的观察,自然是写不出如此唯美的作品。

刘伯温很唯美的一首诗,通篇短短的28个字,却是美得犹如一幅画

第一二句就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写得也是很有趣,读来更是朗朗上口,“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那这两句诗也是比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正是因为刮起了很大的风,使得那暴雨瞬间就撒满了全城,乌云密布,雷声滚滚,整个大地都在颤动。这两句极为有气势,同时也写出了暴雨来临后的情形。

第三四句又是写雨后的情形,从而也前面的两句,也是形成了遥相呼应之势,立马令这首诗更具有张力,“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雨只下了一会就停了,那一会兴云作雨的龙携带着雷电和乌云散去了,前面的池塘里涨满了水,两岸的青草更是青翠欲滴,还有无数的青蛙在鸣叫。

刘伯温很唯美的一首诗,通篇短短的28个字,却是美得犹如一幅画

刘伯温的这首《五月十九日大雨》,通篇只是那么淡淡着笔,却又是写出了不一样的春色美景,诗人把雨前和雨后的情形,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描绘的活灵活现,使得我们读来更是会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这也正是此诗最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所以这样的作品,自然是不容错过,值得我们细细去品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