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恢復雙季稻,“調減的早稻”可望迴歸

農時不等人,春耕春播已來。2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釋放出兩個事關“水稻”的明確信號:“今年稻穀最低收購價保持穩定,視情可適當提高。”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恢復雙季稻”。

雙季稻在我國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公元前3世紀的《山海經》既有記載。顧名思義,雙季稻,就是指一年中種一季早稻再種一季晚稻的雙季連作方式,也就是同一稻田一年中種植和收穫兩季水稻的稻作制度。一般來說,單季稻每畝產量要比雙季稻的一季高,但總量比雙季稻會低些。

政策利好: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恢復雙季稻,“調減的早稻”可望迴歸

雙季稻主要分佈在秦嶺以南的長江流域,品種以秈米為主。近些年,受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種植比較效益下降、種植結構調整等綜合因素影響,雙季稻種植面積出現下滑,這從早稻種植數據就可見一斑。從產區看,早稻主產省在減少。資料顯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生產早稻的省份有15個,如今只剩下10個。從種植面積來看也在縮減,2019年全國早稻播種面積6675萬畝,比2018年減少512萬畝,下降達7.1%。

多年來著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南方地區“雙季稻改單季稻”,進一步縮減了品質較差、單產較低的早稻和雙季晚稻播種面積,同時替代增加了品質更好、單產更高的中稻面積,但整體來看後者種植面積還是小於前者。例如2018年,湖南、江西兩省主動調減早稻和雙季晚稻種植面積為796萬畝,而同時增加中稻和一季晚稻種植面積僅為348萬畝,不到前者的一半。2019年受早稻種植面積減少影響,全年稻穀播種面積4.45億畝,比2018年下降1.6%,減少了744萬畝;全年稻穀產量4192億斤,較2018年減少50億斤,下降1.2%。

政策利好: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恢復雙季稻,“調減的早稻”可望迴歸

不過凡事講究時與勢。當遭遇突如其來的疫情,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絕不容有失之時;當世界糧農組織疾呼東非等地區蝗災肆虐,預測國際糧價或漲之時,既可作為食用口糧又可用作工業、飼料用糧的早稻就變得愈發不可忽視。今年,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口糧面積目標穩定在8億畝以上,作為三大主糧之一,水稻仍期望保持到4.45億畝,這就要求必須先閘住早稻下滑的態勢。因此,因勢利導,及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恢復雙季稻,並釋放稻穀最低收購價“維穩或提”的利好信號,對激勵稻農重拾種植雙季稻信心顯得尤為重要。

而恢復雙季稻,種植技術有基礎。適合種植雙季稻的地方,大都有成熟的種植經歷和經驗。近些年,農業科技在雙季稻上也不斷髮力。僅袁隆平團隊,就主持承擔有 “湖南雙季稻週年綠色優質豐產增效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此為“十三五”國家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創新重點研發計劃。該項目在2019年也交出了優秀成績單:項目技術不僅能大幅降低化學農藥用量,還總結了優質豐產、全程機械化等栽培技術;測產驗收中,早稻均畝產591.7公斤,晚稻均畝產773.3公斤,雙季稻合計均畝產1365公斤,創造了我國雙季稻產量新高。

另外,雙季稻也有開闢第二沃土的探索,不再是南方水稻生產的專利。據報道,2014年,一位育種專家就在遼寧省遼中縣許家村攻克了北方早稻育種以及北方雙季稻抗旱、抗寒等關鍵性問題,試種成功了雙季稻。東北雙季稻4月下旬種植,8月初收穫第一季;第二季在霜期之前、10月下旬成熟。東北雙季稻總產量超過當地傳統的單季稻,口感和營養成分與北方傳統單季稻相比沒什麼區別。這也說明如果需要,雙季稻跨過南北分界線北進推廣也不是沒有可能。

政策利好: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恢復雙季稻,“調減的早稻”可望迴歸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鼓勵恢復種植雙季稻是在“有條件的地區”,各地要因地制宜,不搞冒進。一地產兩季稻還有一種方式是種植再生稻,實踐效果不錯,值得參考借鑑。再生稻是指種一茬收穫兩次的水稻,即頭茬水稻收割後,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再收一季。再生稻適合陽光和熱度不夠種植兩季稻,種植一季稻又綽綽有餘的地區。與種雙季稻相比,再生稻除具有雙季稻的產量功能外,還具有降本增效之特點,能夠省工、省種、省耕作,收益比雙季稻高。目前在四川、福建等地再生稻均有推廣種植。在湖南,再生稻栽培技術已被列為該省農技推廣三大重點項目之一。

對於有人提出“鼓勵雙季稻迴歸,是否會影響這幾年的種植結構調整成果”的疑惑,這裡再補充一點。的確,稻穀庫存高企,且產業鏈條短、消費彈性小,仍是不容迴避的問題。從當前情況來看,由於近年稻穀產大於需,連年託市收購,我國稻穀的年度庫存量都在1億噸以上,擴大稻穀消費需求,去庫存仍刻不容緩。不過話又說回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糧食生產穩定向好有利於保供給、穩物價、惠民生,有力支撐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因此,糧食多了,是庫存壓力,是財政壓力;糧食少了,則是整個大局的壓力。對待糧食問題,還是要從戰略上看,看得深一點、遠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