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解析出新冠病毒受體,施一公親邀他擔任院長

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世界上首次解析出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簡單的說,ACE2就像是“門把手”,病毒抓住它,從而打開了進入細胞的大門,因此,西湖大學的這項研究成果,為理解新冠病毒侵染細胞提供了很多的線索。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解析出新冠病毒受體,施一公親邀他擔任院長

這項研究成果的論文第一作者為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後鄢仁鴻,通訊作者為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周強,他們均為西湖大學浙江省結構生物學研究重點實驗室成員。

很多人質疑: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取得這樣的成果,學院的院長是誰?院長是於洪濤教授。西湖大學組建生命科學學院時,校長施一公曾經盛情邀請他。為了等待於洪濤出任院長,這個職位空缺22個月。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解析出新冠病毒受體,施一公親邀他擔任院長

於洪濤教授出生于山東淄博的偏遠鄉村,1990年,他在北京大學本科畢業後到哈佛大學留學,五年後獲到博士學位,開始投身於細胞週期及基因組穩定性領域的研究。2012年成功當選為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2018年又被推選成為華裔生物學家學會董事會成員。

施一公和於洪濤教授相識於2008年。當時,兩人都被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所看中,邀請他們去做研究員。施一公教授已經決定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的工作,全職回國到清華大學任教,所以,他放棄了這個機會。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解析出新冠病毒受體,施一公親邀他擔任院長

施一公教授臨行之前,曾跟於洪濤教授有過一番談話,勸說於洪濤教授留在國內,可是,於洪濤教授感覺覺得時機不成熟,婉拒了施一公,接受了霍華德休斯研究所的邀請,繼續專注於學術研究。

霍華德休斯研究院對創新的要求非常高,強調一定要做別人不能取代的工作。那一年,共有1100多人申請,僅26人入選,於洪濤教授也是進入霍華德休斯研究院的幾位華人科學家之一。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解析出新冠病毒受體,施一公親邀他擔任院長

施一公一直相信,科技強國夢的核心就是高等教育,創辦一流大學就是實現夢想的途徑。2018年,施一公走出清華大學開始籌劃組建西湖大學。西湖大學開設生命科學學院、理學院、工學院3個學院,於洪濤教授是施一公心目中最理想的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施一公非常看重於洪濤教授的才能,他曾經這些評價於洪濤教授:“研究非常rigorous、非常original、非常deep的出類拔萃而又年富力強的生物學家”。面對施一公的盛情邀請,這一次於洪濤沒有馬上拒絕施一公。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解析出新冠病毒受體,施一公親邀他擔任院長

眾所周知,科研要取得成果,需要全身心投入,如果一個科學家經常調動,他很難專注於手裡的科學研究。

於洪濤教授最大的“特點”是“專注”。 因為專注,所以他“很沉穩”,“兩耳不聞窗外事”。 於洪濤自己也說過“自己不太願意動,太多的變動不利於做學術研究”。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解析出新冠病毒受體,施一公親邀他擔任院長

得知於洪濤同意施一公的邀請以後,身邊的人都感覺“代價大、有風險”,勸他還是留在美國會發展更好一些,畢竟他在美國已經生活近30年。聽到眾人的勸說,於洪濤變得有些猶豫。

後來,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是跑去打聽年輕人的想法:他感覺,如果年輕人覺得有希望,他就覺得有希望。當他看到西湖大學學生身上的那股蓬勃向上的勁頭,看到西湖大學急劇凝結影響力時,終於下定決心:相信年輕人的眼光,到西湖大學任教。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解析出新冠病毒受體,施一公親邀他擔任院長

於洪濤教授治學嚴謹,強調“原創的、獨立的想法”,他坦言,“做科研要沉得住氣,不要跟風,目的性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功利”,“我們要培養的是科學家,而非技術員。做課題不能貪圖‘保險’,要選擇‘風險’。”

可以說,於洪濤教授能到西湖大學擔任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是西湖大學積極向上的精神吸引了他,施一公教授也是功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