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國色”


中國歷史上的“國色”


各位看官請不要誤會,我是文史作者,不是掃黃辦主任。所以我寫的好色和我們社會綜合治理辦公室的提到的好色是兩回事。不過誤入的朋友也沒走錯,把我這個文章看完,多知道點東西也沒什麼壞處是吧?

如果不出什麼意外,顏色會伴隨我們每個人一生。按照科學的解釋,顏色是我們的眼睛、大腦以及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對光的視覺感受,我們肉眼所見的光線是由波長範圍很窄的電磁波產生的,不同波長的電磁波表現為不同的顏色,對顏色的辨識是肉眼受到電磁波輻射後,所引起的視覺神經感受。簡單說顏色是一個真實的物質存在它的本身性質是中性的,沒有好壞,沒有好惡,沒有上下,沒有高低。


中國歷史上的“國色”


但是我們人類偏偏進化出了一種叫做文化的東西,這種東西的一個特性就是可以把很多客觀存在沒有好壞、上下的物質。加上一個文化屬性,使其擬人化或者性格化。於是,本身還是客觀存在的物質,在我們的眼裡就變成了代表著某種含義,甚至預示著某種未來和結果。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在古代的時候,地震、打雷、颳風、冰雹都會特別的解讀,意味著某種信息的暗示。當然這並不是本文的重點,在本文裡我們要著重討論顏色對中國人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在中國歷史上國人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的時代。在那個時期有一個很著名的流派叫做陰陽家。陰陽家主要關注的是宇宙運行和天下大勢的潛在規律。他們認為天下的萬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自然物質組成的,稱為“五德”。其中他們這五德之間有相生和相剋的兩大定律。而這樣的定律可以預示出朝代的更迭和天下的興亡。

當然這些在本文裡還是都不重要,在本文裡最要關注的,是陰陽家們把這特別關鍵的五種物質分別找了五個顏色來當“代言人”。在陰陽家的理論裡面,木的代表色是青;火的代表色是紅;土的代表色是黃;金的代表色是白,水的代表色是黑。這五個顏色被古人定為“正色”,在中國古代地位極高,代表著高尚的品德。有個成語叫做“青紅皂白”說的是事情的來龍去脈,而這裡面選用的四個顏色就是用了所謂“正色”裡面除了黃以外的四個顏色。


中國歷史上的“國色”


在中國古代,歷屆改朝換代的皇帝都要在“五德”裡找到相關的理論,據此來證明自己改朝換代的正統性,是順應天道的行為。他必須要在”五德”裡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德,來作為自己王朝的屬德。而那個“德”的表現形式,就是所相對應顏色。比如,秦朝就認為根據順序排列,他們排在“夏、商、周”之後,應該是“水德”,水德的代表顏色是黑色。所以,秦朝的吉祥色就是黑色。在秦朝,最重要的服裝比如皇帝的龍袍等都是要以黑色為主的。


中國歷史上的“國色”

秦代一直以黑的尊


這樣的觀點在中國持續了上千年。

陰陽家們認為:上古的黃帝是土德,代表色是黃色(所以稱黃帝),到了夏朝是木德,代表色改為青色;商朝是金德,代表色變成白色;而周朝屬於火德,代表色為赤(就是紅色);剛才說了秦朝是水德,黑色成了代表色。按照這個順序排列,漢代應該是土德。但是一開始漢代不承認有秦朝這一說,他們很任性,不肯拿秦朝當一個正規朝代來對待,所以直接從周朝的火德繼承下來,他們覺得漢代才是真正的水德,所以漢朝仍然像秦朝那樣崇尚黑色。這樣的情況一直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漢武帝劉徹不喜歡黑色,覺得黑色不符合雄心勃勃的大漢王朝,於是就默認了秦朝的存在。這樣一來,漢朝繼承了秦朝的水德,而自己就變成了以黃色為吉祥色的土德。所以漢代的前半段皇帝都穿黑色系的龍袍,從漢武帝劉徹以後開始崇尚黃色,一直到漢朝滅亡,世世代代的漢朝皇帝就都用黃色作為自己王朝的吉祥色了。


中國歷史上的“國色”

漢代的吉祥色先黑後黃


時光向前跨越了1000年,兜兜轉轉的五行說又輪迴到了唐代。根據陰陽家們的掐算,唐代屬於木德,代表色是黃色。所以大唐的皇帝和國民們都以黃色作為最好的吉祥色。這一點,從唐朝的落第秀才黃巢的那句“滿城盡帶黃金甲”就可以看出來了。


中國歷史上的“國色”

唐朝的國家吉祥色是黃色


到了宋代,陰陽家們認為宋朝是火德,所以宋朝的皇帝都是以相對應火德的紅色作為龍袍的顏色。宋朝滅亡以後,取代宋朝的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元朝的統治者沒文化,而且還不愛學習。所以他們根本就不理會中國古代陰陽學說的這一套,想怎麼穿就怎麼穿,國家大典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就穿什麼顏色。這還不算在他們統治的近100年中間,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受到了嚴重的摧毀和打擊。用“五德”的顏色來代表朝代吉祥色的做法到了元代就基本被廢止了。


中國歷史上的“國色”

宋朝的皇帝還是很恪守傳統文化的


中國歷史上的“國色”

元代皇帝很任性


中國歷史上的“國色”


接著時光飛逝到了明朝,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時候,就一直使用趕走蒙古人,恢復大宋朝的旗號,所以在建立大明朝以後,他一級不再討論什麼繼承“五德”了,他利用當時的百姓痛恨蒙古人、懷念宋朝的心態,還是繼承了宋朝的傳統,將國家的吉祥色定為了宋朝時期的紅色。所以明朝皇帝的官方禮服是紅色。


中國歷史上的“國色”


大明滅亡以後,滿族人坐了天下那個時候儒家思想已經基本上取代了陰陽學說,成為中國文化的正統。起初滿族人也沒什麼文化,但是他們願意學習漢族的文化。他們很贊成“皇帝居中央”的觀點,在五德理論裡,居中央的是土,土的代表顏色是黃色,於是黃色就成了大清皇室的專用顏色了。


中國歷史上的“國色”

清康熙帝


中國歷史上的“國色”

清雍正帝

中國歷史上的“國色”

清朝的皇家物品,所有的主色都是黃色


​中國古代五德學說裡的五種顏色在中國古人,尤其是統治階級的眼睛裡,是最為重要、最為吉祥的5個顏色。這五種顏色輪換交替一直代表著我們中國代表著我們中華。


中國歷史上的“國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