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疫情不要忘記默默奉獻的普通人

戰勝疫情不要忘記默默奉獻的普通人

  疫情阻擊戰,不僅牽動了來自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還有數以萬計的解放軍、警察、基層幹部乃至眾多數不清的志願者。其中,更多的是那些科研工作者,快遞小哥,公益人士等只知道默默奉獻,而不願意高調顯擺的人。

  新冠肺炎疫情大面積爆發以來,曾主動辭去政治前途光明本欲高升廳官的湖北省巴東縣原縣委書記陳行甲,今深圳市恆輝兒童公益基金會創始人,深圳市基金會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返回湖北宜昌老家過春節的陳行甲,知道武漢各大醫院急需防護物資的信息後向深圳基金會行業發起抗肺炎疫情倡議,經過一系列緊鑼密鼓的籌集和募捐,截止2月14日,深圳80多家基金會捐贈現金及各類醫療物資13.9億元,騰訊基金會追加12億元抗疫專項基金。

  其實,默默參與和奉獻的抗疫組織的個人不止陳行甲這種知名度高、美譽度強的人,還有收入低廉、身份卑微的快遞小哥。

  在湖北有一群甘願冒著被新冠肺炎病毒傳染的危險,自願變成了免費接送醫護工作者上下班的司機,他們瞞著家人只為能盡點心力解決出行困難、生活不便的難題。他們自籌資金幫助解決防護用品、便餐等物資若干,沒有所謂行政命令和大型機構組織,他們只是一群奔波在社會底層討生活的快遞小哥、打短工的務工人員。儘管他們沒有雄厚的資金和背景,但是他們都有一顆愛護這個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心,憑藉自己的人脈和努力,為打贏疫情阻擊戰奉獻他們的力量。

  除了各行各業的志願者之外,還有那些成天呆在實驗室和試管、儀器打交道的科研人員,為研究出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的科技工作者。據信息顯示,有在醫學界努力了數十年的老中醫、老專家,也有在生物學界鑽研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專家和學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研製出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研發新冠肺炎的疫苗。

  昨(2月22日)日,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第1批疫苗已經產生抗體,進入動物實驗階段。該省對病毒的篩選已到第4代,科研人員正在爭分奪秒,攻克難題。還宣佈了浙江省基礎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西湖大學、浙江省生物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決了新冠病毒受體。這些喜訊還僅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此前有跨國機構聯袂國內科研單位研發並推出了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並且已經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

  筆者認為,我們在書寫參與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工作者、人民子弟兵、公安幹警馳援疫情重災區,奮戰疫情最危險一線時候,免不了心情難以平靜。讚美她們的同時,記錄她們的各種事跡是傳媒工作者的職責,但是我們不能選擇忘記那些甘於奉獻而默默無聞的人群,她們不需要高歌頌揚也不需要任何榮譽和讚美,她們只是一群普通人,儘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筆者相信她們絕對是一群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的人,也是真正愛國的人。

  俗話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這些默默無聞,甘於付出而不計報酬的人們就是最好的詮釋。(文\\楊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