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中華職業教育社 廣泛動員,凝心聚智,為疫情防控建言獻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省中華職業教育社充分發揮建言獻策職能作用,積極動員社務委員和社員單位就抗擊疫情工作開展調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意見建議,為黨和政府彙集眾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作出貢獻。

陝西省中華職業教育社 廣泛動員,凝心聚智,為疫情防控建言獻策


省政協常委、省中華職業教育社副主任、西安培華學院理事長姜波通過“盤古智庫”平臺參與討論制定了三條建議。一是關於疫情後經濟恢復的若干建議。分析預測了疫情對我國總體經濟影響和具體方面,並提出了政策建議:以科學研判減輕恐慌,促進社會秩序恢復;完善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實行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公共服務領域投資;大幅減免中小企業稅費負擔,避免企業倒閉潮;加大對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持;適時大力開展職業培訓;鼓勵推行租金補貼與減免;鼓勵企業推行靈活用工政策;加大國際合作,進一步開放;提前籌劃年內重點產業復甦方案。二是各地扶持中小企業政策措施觀察報告。蒐集梳理了近期全國多個地方出臺的關於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政策措施情況相關文件,總結概括為五大部分22條政策。第一,減輕企業負擔。延期繳納稅款,減免中小企業稅費,引導降低房租成本,增設創業孵化基地、園區運營補貼;第二,加大金融支持。確保中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降,緩解企業資金流動性困難,降低信貸融資成本,加大中小企業融資增信力度,提供差異化的金融優惠服務;第三,優化提升服務。加快支持企業發展資金兌現進度,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建立企業應對疫情復工復產幫扶機制,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賬款長效機制,建立貿易糾紛專項法律援助機制,建立行業專項政策支持機制;第四,穩定員工隊伍。援企穩崗,緩繳社會保險費,支持鼓勵各類靈活用工信息平臺發揮作用;第五,生產經營支持。給予補貼獎金,緩解企業用能成本壓力,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支持科技創新。三是關於疫期物價合理監管的建議。認為打擊亂漲價發國難財的行為很有必要,但應把握好度,合理監管疫期物價:對戰略物資價格實行管制,要有明確的戰略物資負面清單;要給市場價格設定合理的上浮區間,為生產、分銷、經營者留出利潤空間;執法程序需要更加科學,不要簡單粗暴,“一棍子打死”;地方政府要快速發放政策性補貼。 省中華職業教育社副主任、秘書長王彥平建議涉病毒及其它傳染源的科研醫療機構和存在隱患的交易市場應堅決遠離城市及人口密集區,國家可給予從業人員適當的交通補助等。隨著城市建設規模日益擴大,一些涉病毒及其它傳染源的科研醫療機構和存在隱患的交易市場被城市社區包圍,隱患極大,如華南海鮮市場位於武漢這座千萬人口級特大城市的鬧市區,客觀上助長了病毒的蔓延。各地要對涉病毒及其它傳染源的科研醫療機構和存在隱患的交易市場進行排查,凡不具備市場開辦條件的,責令其暫停經營,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予以關停,定期組織工商、衛生等部門加強對市場的監督檢查,對其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實施嚴格監管,並逐步將涉病毒及其它傳染源的科研醫療機構和存在隱患的交易市場遷出城市人口密集區。

省政協委員、省中華職業教育社社務委員、陝西法智律師事務所主任雷西萍建議,要把防疫和恢復正常工作同時抓,在保障安全衛生前提下,抓緊組織復工復產,特別是恢復涉及老百姓民生和農業生產方面工作,全面做到兩手抓兩手硬,兩者相輔相成,從而保安全、保生產、保經濟。第一,從防疫角度看,不妨進一步釐清央地職責,激勵各地科學防疫、依法防疫,精細化“疫情圖”,根除“表格防疫”的新形式主義;第二,從機制角度看,進一步完善疫情風險分級機制,堵疏結合,做好“戰時”向“常態化”機制轉變的準備;第三,從生產角度看,避免“一刀切”,明確工廠復工標準,減少對企業和市場的干預,允許防控達標企事業單位有序復工復產;第四,從產業角度看,應順勢而為,推動我國經濟產業結構升級;第五,從民生角度看,加快農業企業開工建設,穩定恢復農業生產,建立重點農業企業包保制度,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全力做好春耕備播,加強產銷有效對接。

咸陽市政協委員、省中華職業教育社社務委員、陝西天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書陽結合工作實際,從10個方面就有序組織復工提出了意見建議:一是實施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加強對行業企業的分類指導幫扶。二是指導和幫扶企業正常生產做到“四堅持、兩必須”,即堅持體溫檢測、堅持消殺防疫、堅持信息登記、堅持每日報告,必須宣傳引導、必須安全運行;三是指導復工單位制定防控預案,設置臨時隔離區域,協助配備防疫物資;四是貼心服務、幫扶復工,採用走訪企業、“點對點”服務等方式,為企業協調解決存在困難;五是開展企業用工監測調查,緊盯企業復工前後集中求職、集中用工的重要時段;六是拓寬崗位信息發佈渠道和線上招聘求職力度,對接人力資源市場,加強用工儲備;七是發佈專項用工政策,進行扶持,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相關企業減負政策;八是開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資金補貼範圍;九是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實訓,加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和扶持力度,鼓勵在校學生到復工企業開展實習實訓;十是解決企業生產經營融資問題,發揮地方金融機構的作用,降低融資成本,發揮“高企貸”等信貸產品的作用,緩解流動性困難。(中共陝西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部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