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建言獻策 來自中關村的代表委員關注這些……

2020年1月10日起

北京兩會正式召開

翟立新、毛大慶、黃孝斌……

來自中關村的代表、委員

齊聚一堂、建言獻策

為創新發展凝聚力量


市人大代表、中關村管委會主任 翟立新

北京高質量發展需突破“四大瓶頸”


01

一區多園統籌發展突破成本瓶頸


大力釋放公共服務供給潛力,盤活存量土地資源,加強生活配套,推進產城融合和職住平衡。尤其要推動中關村一區多園統籌發展,加快提升分園專業服務和生活配套,只有郊區各分園高質量起飛,才有科技創新中心的高質量騰飛。


02

以中關村為改革試驗田突破制度瓶頸


希望能夠結合去年出臺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加快推進科技成果等無形資產管理、高校院所評價導向、企業員工股權激勵、新經濟包容審慎監管等制度創新,希望中關村示範區能成為制度改革創新的試驗田。


03

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突破融資瓶頸


應深入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建立知識產權價值評估聯動機制。支持金融機構開發新的科技信貸產品,推進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差異化監管。加大對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支持力度,完善企業上市服務機制,推動新三板深化改革。


04

多方入手建立平臺突破市場瓶頸


從信息、政策、場景等多方面入手,加快建立供需信息平臺,支持民營科技企業平等參與重點行業和領域競爭性業務,開闢一批標杆性應用場景,支持首臺(套)在重大項目示範應用,形成應用新技術新產品的良好環境,以突破市場瓶頸。


市政協港澳臺僑工作顧問、優客工場創始人 毛大慶

吸引高精尖產業進京發展


吸引高精尖技術企業進京,應從企業證照辦理、上市扶持、人才引進三方面著手,推進各項政策制定及在基層的落地執行。“對於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建議本市加速推進放寬企業住所登記條件政策的落地執行,允許企業實行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本市可成立企業上市統籌協調小組,助推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市政協委員、時代凌宇董事長 黃孝斌

對標硅谷打造“世界的中關村”


北京該怎麼打造出一個“世界的中關村”?黃孝斌建議,要充分發揮北京的固有資源優勢,釋放優勢資源潛能,促進中關村一區十六園的十大高精尖產業均衡發展。目前北京十大高精尖產業的年度營業收入已經超過了3.2萬億元,但其中僅僅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的營業收入就在1萬億元以上,佔十大高精尖產業營收的三分之一以上,部分高精尖產業體量較小。


市政協委員、京東集團副總裁 龍寶正

加速構建“區塊鏈+”產業生態


龍寶正建議瞄準世界前沿,建立區塊鏈研發應用中心。基於諸多有利因素,加快研發創新的步伐,國內外對鏈上鍊下數據協同的技術均剛剛起步,高性能、安全隱私、高可用性以及高可擴展性關鍵技術是突破重點,可通過設立區塊鏈創新專項等加大對核心技術的扶持力度。


市政協委員、中航智董事長 田剛印

組建無人機快速化工程中心為產業發展賦能


田剛印建議通過組建無人機快速化工程中心,解決行業“痛點”,通過工程中心進一步整合產業上下游的優質資源,構建企業間互惠互利的協作和共享機制,從一定程度上解決民營初創企業的外協配套、重要器件材料採購渠道、小批量試製、試飛場地等問題。


市人大代表、神州細胞董事長 謝良志

“一企一策”加速高端生物藥產業化國際化


如何推動生物藥製造業高質量快速發展,參與全球競爭?謝良志建議研究設立相關支持政策,對臨床需求大,技術含量高,製造技術創新難度大,市場潛力大,成熟度高的生物藥大品種進行重點支持,加快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化和國際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