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一線先鋒榜 (第15期)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區基層黨員幹部主動放棄節假日,堅持率先垂範、守土有責,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湧現了一批敢於鬥爭、擔當作為的典型事例。為激勵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現將典型事例編成“先鋒榜”並予以分期通報。

1.永勝社區:小小社區單元長,織密最牢防控網。“您好,有人在家嗎?麻煩開一下門,我是9棟單元長”.....永勝社區居民付慧玲每天在她負責的居民樓內穿梭敲門,忙得不可開交。“我是天一家園9棟的單元長,負責包保4個單元48戶。”付慧玲笑著說。小單元作戰啟動後,在卡點當“守門員”的她,主動報名擔任了天一家園9棟單元長,又成為了一名“跑腿員”。童俊是一家婚禮策劃公司的負責人,她主動報名擔任文教花園6棟單元長,負責服務該棟樓42戶居民,平時她與網格長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需要我的時候,給我發個微信或者打個電話,馬上去做”。每當網格長提醒她不要過於勞累,她總是說“沒事,早點把這個難關挺過去大家就都好了”。在永勝,這樣的單元長還有很多。自疫情防控啟動以來,永勝社區緊緊依靠社區大黨委,積極組織熱心公益、熟悉情況的居民推薦或自薦擔任單元長,負責居民信息摸排,上門服務,建立鄰里聯絡群... ...一個個“小蜜蜂”般勤勞負責的單元長,成為社區和居民的紐帶橋樑,織密了疫情防控“五個清倉見底”的最牢防控網。疫情管控危機轉化為社會治理契機,單元長制度的探索建立,有效打通了社區管理服務的“最後一米”。

2.長青社區:單元長“走馬上任”,助力社區微治理。這幾天,在長青社區所轄的幾個居民小區大門前,經過的人們都被一塊塊赫然樹立的“大紅榜”給吸引了。這是一封特殊的“感謝信”,系長青社區代表轄區4000多戶住戶、近萬名居民向新推選產生的110名單元長致以溫暖的謝意。平凡的單元長,有著不凡的“大”能量。前幾天,恆大綠洲小區一棟居民樓裡,樓上樓下兩家因為“拖拉桌椅產生噪音”的小事,在微信群裡打起了“口水仗”。新上任的單元長老吳見狀,主動擔當“調解員”,三言兩語間,很快化解了矛盾,群裡的眾多鄰里們紛紛為老吳點贊,看著兩家握手言歡,群裡氣氛更加和諧友好,老吳對自己的這次“履職”也很是滿意。“當選”沒幾天,不少單元長們就在各自所聯繫的居民微信群裡,收穫了一波波“點贊”,還有居民直言“有你真好!”小單元作戰啟動以來,僅用了短短兩天,單元長們就迅速完成“五個清倉見底”摸排工作。充分依靠群眾,放手讓群眾當“管家”,這支有著特殊戰鬥力的隊伍,樓上樓下跑,群裡群外忙,解疑難,化糾紛,讓社區踏實,更讓居民暖心!

3.宜城路街道:我是黨員我上前,我的單元我負責。

為深入落實“網格化管理、小單元作戰”工作,宜城路街道向轄區黨員、居民發出了招募單元長的信息,組織發動樓棟居民共同防疫。很快,熱心居民、黨員、志願者積極響應,295人社區單元長隊伍迅速成立,其中有124名是黨員,他們都是普通的小區居民,卻在小小社區傳遞著不平凡的能量。安徽環新集團黨委離退休第二黨支部在支部書記濮建明帶領下,支委會齊上陣,三人承擔起了整個活塞環小區單元長的工作任務,同時他們還動員推薦廠裡的其他同志擔任單元長。當濮建明摸排到活塞環1號樓1單元一戶剛剛從桐城返宜,他除了做好登記向社區報告外,還主動承擔了該戶的每日體溫檢測任務。楊善強是市血防所的一名在職員工,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招募信息一發出,他第一時間申請成為後圍牆7棟的單元長,他拿起手機迅速建起了單元微信群,每天他都不忘在群裡發送提醒事項、防疫知識,他還把49戶居民信息製作成表格存在手機裡,方便管理。“以前在職黨員進社區很難找到抓手,單元長制度為我們搭建了平臺,我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社區防疫工作出份力!”楊善強如是說。徐豔是一名退休老黨員,一直熱心社區工作,報名擔任單元長後,她除了認真摸排信息還發動本單元居民聯幫聯助,相互關心、相互幫著買菜買藥,這種退休不褪色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周邊居民。徐豔說“我不會電腦,但是與人打交道幹些體力活我擅長,國家有難,我這個黨員必須要上!”

4. 指揮部裡的年輕人:徹夜的通明燈火,都是一群人的青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區應急指揮部作為“中樞神經”,快速高效運轉,精準把握疫情,科學判斷形勢,全面研究部署,督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為堅決遏止疫情蔓延勢頭、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著重要作用。從日出到日暮,再到燈火闌珊,迎江區應急指揮部,總能見到一群忙碌的年輕人,他們活躍在指揮部裡,吃苦耐勞,勇挑重擔,拼搏實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青春誓言,為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順利高效運轉貢獻著自己的力量。1月25日,大年初一早上,新洲鄉張全接到了組織部電話通知,“沒問題,絕對服從組織安排。”就這樣,當人們都還沉浸在新一年第一天的夢鄉里,張全就急急忙忙奔赴指揮部上崗。夏菲是區法院一名政法幹警,擅長英語的她,在指揮部裡一人“分飾多角”,面對諸多涉外人員,既要做好防控工作,又要當好“心理諮詢師”,還要當好服務者,還有“接線員”“傾聽者”...... 指揮部裡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走廊裡隨處可見小跑著步子的年輕人,他們正貢獻著青春力量,他們的共同努力,只為明天大家能夠一起自由呼吸!

5.住建交通人“十分辛苦”保障疫情防線的“十分安全”。這裡有全市最長的長江岸線、最多的物業小區及在建工地,而這些引以為豪的各項之最,在疫情防控期間也成為了全區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環。為了守住物業、運輸、建築三道疫情防控的關卡,區住建交通局克服人手不足、物資匱乏的困難,成立了物業小區、道路交通、碼頭渡口等15支巡查組,並組建了建築施工工地復工專班,全力做好疫情防輸入關。每天他們的足跡遍佈全區62個物業小區、41公里長江岸線、54個在建工地和19公里縣級道路,每到一處都認真對照防疫標準,仔細檢查、認真詢問,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在自身防護物資匱乏的情況下,他們還想方設法籌集了5000個口罩、1200斤消毒液、130個鐵馬和5支紅外測溫槍分發至全區各物業、碼頭和建築施工企業。從大年三十開始,住建交通局幹部職工已經連續工作近一個月,大部分人每天10個小時奮戰在一線,餓了就吃泡麵充飢,累了就睡在沙發上。全體住建交通人,默默堅守著自己的陣地,以十分辛苦,保障了疫情防控一線的十分安全!

(以上由區委組織部、華中路街道黨工委、龍獅橋鄉黨委、宜城路街道黨工委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