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最大的悲哀:條件一般,卻把孩子當富二代養”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現在的社會現在的人,大怪是十有八九把兒女當寵物養,二怪是把老人當親戚養走親戚了看一眼過節望一眼,


情感三不管


其實這個問題我真的有親身的體會啊,我大姨家的哥哥就是這樣,大姨從小比較溺愛我表哥,零用錢什麼的都給的特別多,表哥從小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小時候用點錢嘛,大姨還給的起。


可是隨著我姨哥越來越大之後,用錢更是揮霍無度,又因為大姨溺愛,姨哥一點苦都不能吃,不好好上班,整天啃老,更誇張的是還偷偷在外面借了很多小額貸款花,最後還不起,又回來找我大姨還錢,大姨幾乎是把自己身上的積蓄掏空了來還錢。


就算如此,姨哥還是一如既往的不好好上班,各種花錢,前些年自己做生意,又不好好做,不能吃苦,賠了很多錢,又是貸款還不上,然後我媽媽舅舅和我們這些弟弟妹妹還拿了一些錢出來了去幫忙了。

反觀我二姨家的哥哥,從小二姨家條件不好,二姨從小沒有像大姨那樣寵溺孩子,二姨家的這個哥哥畢業之後一直辛辛苦苦的工作,現在雖然不是說過的多麼有錢,但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


現在姨哥人也失蹤了,不知道到哪裡去了,大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但是我覺得心裡肯定很苦的。


所以我姨哥就是條件一般,卻被當富二代養孩子的悲劇,對於孩子真的要好好教育,就算不成才最少少成人啊。


喬治麻咪


大家常說孩子要富養

可不能委屈他們滿足一切需求。

寧可自己吃鹹菜加班跑滴滴也要給孩子買最好的鋼琴,手機,買最貴的衣服.

我親自見過一個家長,父母就是普通打工族

孩子3年級喜歡舞蹈,家長透支信用卡2萬給孩子報了一個套餐,為的是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老兩口不停的加班打零工,省吃儉用的

為了還信用卡,可是孩子又喜歡上了跆拳道

鬧著父母去報班,父母帶著孩子就又去

報了一年的套餐6000多,平時這位孩子什麼都要吃品牌貨,衣服必須是品牌零食必須是品牌

一旦父母不答應任何一個要求,孩子馬上就耍脾氣,責怪父母.完全沒有任何憐惜父母的心.

俗話說的好-窮人家孩子早當家.

所謂的富養指的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

富並不是指的金錢,而是父母正確的引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沒有之一[贊][贊]


曉耕奶爸


記得我剛當爸爸的時候,那時候被初為人父的喜悅包裹著,孩子的一切願望,我都滿足,孩子沒有提出的要求,我也會選擇性的幫他提出來,然後滿足他,那時候,他看見我就說“爸爸抱抱,爸爸糖糖”。

這樣的情況維持了兩年多,後來我發現孩子蠻橫,且不願意和人交流,不願意和小朋友分享他的玩具等等情況,曾經一度我是悲傷的,我覺得我把我能給的最好的都給了他,但是為啥我就培養出來了一個自私、蠻橫、且好買東西的孩子呢?於是我又換了一種方式,對他提出來的要求都選擇性的滿足,並且當他犯錯誤的時候,我會很嚴厲的懲罰他,批評和打的次數多了,又讓孩子對我產生了深深的畏懼,我的孩子不再粘著我,不再當我一回家就嚷著爸爸抱抱,看著我的時候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沒有當父母的朋友們無法體會到當孩子在被窩裡偷偷給他媽媽說“我不喜歡爸爸,爸爸總是批評我”的時候我內心深處的苦楚,淚水在眼眶裡打轉,我只能翻過身,假裝自己已經深睡,我意識到我對孩子的教育又出現問題了,我陷入了死角,我是一名教師,為什麼我能培養出很多很優秀的學生,為什麼我能讓我手上的學生都深明大義且品學兼優,但是卻培養不出自己的孩子?一次次看見孩子畏懼我的眼神,我內心也一次次的掙扎。

在一次朋友聚會上,我把我的苦楚向一位長者傾訴,長者默默的聽完我的絮叨之後問了我第一個問題“你想把你的孩子培養成怎樣的人才?”我呆了一下,是啊!一直以來我只是在按照我的思維固有的給他我認為最好的東西,但是卻忘記了孩子本身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路要走,不可能按照我所設計的路按部就班,我抬頭看著長者想說,但是卻不知道怎麼回答。

這時候他問了我第二個問題,“你認為怎樣的孩子才是好的?”我沒有猶豫的回答“像你家的孩子一樣”,他微笑搖頭說“那你知道他小時候拿酒瓶打我頭上,把我頭打破了嗎?你知道過年的時候親朋好友來家裡拜年,等吃飯的時候他把所有人趕走,原因只是因為大人們看電視,而他看不了他喜歡的動畫片嗎?”我驚呆了,我無法想象我們看見的這樣優秀的一個孩子居然還有這樣的一面。

久久不能言語,長者又問了我第三個問題,“我的孩子優秀嗎?”我剛想說優秀,但是腦海裡想起他剛說的哪些話,我遲疑了,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這個時候他站起身來拿著籃球說“優秀”,然後和他兒子去玩籃球了。

看著原本不會打籃球卻有說有笑的父子倆,我若有所思,對孩子好,不是要我們用自己的血和肉去滋養他,而是要在能力範圍之內去滿足他,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是人,不是神,不可能無休止的滿足他的要求,教會他如何正確面對和處理自己要求得不到滿足的事情,教會他正確的是非觀念,而剩下的就是和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教育孩子本就是一場互動的活動,而不是單獨的管教或者單獨的給予,如果用教學生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那自然大部分家庭會面臨各種問題,只有打開他們的心扉,和他們一起成長,那麼我們才能收穫一枚優秀的“神獸”。

而提問者的問題裡的情況大多都是有“溺愛”和孩子們的不正確的“是非觀”造成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千千在線


大家好我是珍姐,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普通家庭最大的悲哀,條件一般,卻把孩子當富二代養,怎麼看?
下面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溺愛,是大多數中國家庭中出現的一個詞彙,慈母多敗兒,是古時候流傳至今的一句實話,其實現在不光是男孩子,大多數女孩子也已經被溺愛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再此,我想說一句,如果你家是普通家庭,拜託請別把孩子當成“富二代”來養。
富二代和打腫臉充胖子是不能等比例的,什麼叫富二代,在中國,可能富豪非常多,但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也就是王思聰那個小哥了,人家才是真正的直接出生在人生終點的人,而什麼叫做打腫臉充胖子呢?現實中我相信大家身邊也有很多例子,
男孩子窮養,我倒認為沒那麼誇張,只不過,你的家庭如果是普通工薪階層,那就不要對孩子溺愛,當成富二代來養,因為他的後半輩子你陪伴不了,除非你能養育他一輩子,所以為人父母的我們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1、不能有求必應
不管是剛會說話的小孩子,還是已經青春期的高中生或者大學生,都會有自己的價值觀和需求,在他提出要求的同時,我們一定要想想這個東西是不是有必要給他買,如果沒必要一定要嚴厲的拒絕,讓他受到挫折,一定要讓他明白,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可以靠自己以後的努力得到的,而不是撒嬌、任性、發脾氣來得到。


2、做事先學做人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你只負責讀書就好了,別的你都不用管”,是呀,這是你親口告訴他的,我只要讀書就行了,剩下的你來解決,等到他一旦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就會像慾求不滿的“吸血鬼”一樣對你這個最親的人張開聊牙,其實比起學習來講,最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怎麼學會做人,因為做人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他能學會做人,那起碼他不會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3、天天都開小灶
每天給孩子另外做飯,做他想吃的東西,這件事情看起來很小,其實影響是最大的,如果從小到大是這樣的話,他就會無形之中覺得所有人對他的好是應該的,有好東西理所應當是他的,說起這件事情,我還想到我一個老鄉,他家是兩個姐姐一個弟弟,他就是那個弟弟,直到現在,他下班回到家,姐姐還會打熱水幫他洗腳,他的老婆還在一旁,我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真的非常驚訝,你都多大了,他媽媽說,他是家裡的寶貝,他兩個姐姐就應該讓著他,從小習慣了,我真的無言以對,心裡只是在想,他的兩個姐姐從小到大得多委屈。
要做事先做人,很多時候,挫折能讓人成長,家長疼愛孩子固然沒錯,但是千萬不要變成溺愛,如果你是普通家庭,那更加不要打腫臉充胖子,把孩子當成“富二代”來養,不然,最後受傷的還是自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2e000293e28b61416b\

珍姐的vlog


普通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把孩子當成富二代看,這裡就有,夫妻二人累死累活,白天晚上都上班,工廠休息去幫人家地裡幹活,像老黃牛一樣不段地幹活攢錢,.讓兒子在家裡養著,什麼活不讓他做,.吃好的穿好的,整天玩手機,東蕩西晃,這種父母不是疼孩子是害孩子,將來父母年紀大了,不能攢錢了,或者生病了失去勞動能力,到那時兒子沒有一點生存能力,怎麼在社會上立足。他們現在還沒有想到,以後一定後悔的。


四季芬芳231256207


這是一種悲哀,更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吧!

這個社會當中,條件一般的家庭太多了,如果沒有意外,這些家庭的父母,大多數人對於生活對於人情世故人情冷暖,是有疼痛感的。

這些刻骨銘心的痛感,來源多種多樣,最多的,應該都會和經濟條件有關。經歷過難忘的事情,人們總會改變,最起碼,不想再走這樣艱難的道路,最起碼,我的孩子不要再經歷如此的痛苦。

有了因,於是,結了果。

在培養下一代的問題上,這些父母傾盡所有甚至“不擇手段”,學區房,輔導班,奧數班,特長班等一系列事物應運而生,父母們一邊在這些領域瘋狂投入,一邊沒有好氣的抱怨這些“吞金獸”。

再把這種結果拓展一下,不想讓孩子受苦,儘量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用好的。加上孩子們之間以及父母之間的攀比心理,條件一般的家庭中,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富二代”。

如果說教育的投入在情理之中,那麼“富二代”的培養方式就在意料之外了,如此教育下的孩子們一旦長大,能經歷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嗎?

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我們都希望孩子的人生過的順利。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孩子們的人生,終究是他們自己的。

愛孩子,不等於無休止的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我也是一個普通的父親,當主觀上或是客觀上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時,看到孩子難過的神情,我的心裡會更加難過和失落。我也清楚,愛孩子的程度,教育孩子的火候,實在不好把握。

可我們也必須清楚,不好好把握這些事情,最終,我們會害了孩子。


王小檀


普通家庭最大的悲哀:條件一般,卻把孩子當富二代養,怎麼看?

能把孩子當富二代養的,其家庭條件都不一般。

條件一般的家庭,也不會拿太多的金錢去打腫臉充胖子,最多也只是量力而行。

如果一個家庭並不富裕,而且家庭條件只是一般,但是為了與自己身邊人或親戚去進行不理智的攀比,進而去在孩子身上過度地消費。那對整個家庭及孩子都不是好事。

如此長久下去,則家庭壓力只會越來越大,經濟上只會越來越難。

對孩子的將來也極為不利。現今社會競爭越來越大。如果哪天家庭困難出現,一個平時過慣了富裕生活的孩子一下子是很難去適應的。

所以說,家庭條件一般,卻過度地去把孩子當富二代養的家庭確實是悲哀。

但是,萬事發生皆有原因。

如果是自己身邊人或親戚中有某人總是不可一世,嘲笑他人,狗眼看人低。特別還是當著你孩子的面。此時,即使是再普通的家庭,也要立馬去反擊。別人孩子有的可以適當滿足。然後在今後生活過程中教育孩子,讓孩子與父母一起努力去奮鬥。不支持勾心鬥角,也不接受被人瞧不起。

有同感的友人們,請點點贊,我需要你們的支持!





湖南平安是福


大家好,我是行學美中學課堂劉老師。這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但普遍不代表正確。這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法,家長要認識到問題所在,教育從父母的自我教育開始。我也在其他地方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就窮家富養的問題,我來和大家一起談談我的觀點。

首先我們要承認這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很多家庭為了孩子,上最好的學校,給孩子穿最好的吃最好的,闖了禍盡其所能的為孩子擋。能夠答應的全答應,能夠做到的不惜一切代價,在為這種父母的付出表示崇敬的同時,也對他們表示心痛。有限的條件給了孩子無限的愛,對孩子偉大的愛讓自己卑微。

這是溺愛。從小讓孩子長在蜜罐子裡,長在溫室裡,沒有經歷任何的挫折和磨礪,長大後面對社會的競爭與壓力,會缺乏經驗和勇氣。從小任何事情習慣性的尋求父母的庇護,一旦失去這種庇護的時候,遇到問題容易退縮。

這是縱容。從小開始,孩子想要什麼給什麼,想幹什麼盡其所能的創造條件,出了問題闖了禍,不僅沒有教訓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負責任,而是一味的縱容、包庇。一旦走入社會,沒有責任意識、法律意識,劍痕容易將自己和父母推向深淵。最典型的離子就是“我爸是李剛”、“李天一案”等,無不折射出家庭教育對孩子責任意識培養的缺乏,縱容包庇最終將孩子推向無敵的深淵,毀了孩子的一生。

其次我們要理清楚為什麼會這樣。很多家庭父母經歷了自己的奮鬥,有了現在的生活,對自己小時候吃的苦受的罪刻骨銘心,發誓不讓自己的孩子再走自己的路。這是父母對孩子的摯愛,無私的奉獻和付出。在痛恨過去的時候,沒有認識到,苦難也是一位好的老師,讓人不斷的成長、壯實。

有了上面兩點做基礎,我們就知道如何理性的教育孩子,給與其適當的環境。在教育中,要理性,長遠的看待問題。從實際情況出發,合理利用家庭環境培養孩子獨立意識,責任心和感恩心,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品質,

物質條件不具備,給予孩子豐富的精神營養可以給孩子一生保駕護航,輔助孩子成人成才。


行學美中學課堂


好多父母自己能力是不強,但不要因為自己的不強好像就對不起自己孩子似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性,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億萬富翁,普通人在任何時代都是佔大多數,我們有必要適應二八定律。一些父母經濟不太好,硬是要給孩子創造好的條件,窮不能窮了孩子,心理大家可以理解,但我們有多大腳穿多大鞋,能力實力不及也不要勉為其難,孩子有孩子的天空,他們也要自立自強,他們不能因為父母的弱勢就懈怠自己,畢竟父母不能陪伴孩子到老,孩子們終究自己打天下,溺愛只能讓他們重複父輩的路,永遠是巨嬰,作為父母還能嬌慣自己孩子嗎?如果你繼續這樣,一定是會害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