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铢曾遭大鳄狙击,股民血本无归,这对我们投资有什么启示?

泰铢曾遭大鳄狙击,股民血本无归,这对我们投资有什么启示?

提起索罗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可是世界上著名的金融巨鳄,曾率领着量子基金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战绩彪炳。

他的战绩主要有:狙击泰铢引发亚洲金融风暴,狙击墨西哥比索,使墨西哥金融倒退5年,做空日元,做空香港股市后败北而归。

他总能够在最危险的时候出奇制胜,并获得丰厚的回报,是投资界的传奇人物。

今天,秒懂君就和朋友们分享下,索罗斯三次狙击泰铢的始末。

狙击泰铢

“当有机会获利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索罗斯的这句口头禅,不免让人想起他1997年狙击泰铢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述他的这个经典战例。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泰国凭借原料出口的优势大力发展了经济,在1995年,泰国年均GDP增长8%,人均收入超过2500美元,被世界银行列入中等收入国家。

但由于过度依赖外贸、贸易逆差过大、投机炒卖等问题使得经济泡沫凸显,到1996年底泰国外债高达930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50%。

泰铢曾遭大鳄狙击,股民血本无归,这对我们投资有什么启示?

索罗斯从1994年就预料到了泰铢的危机,并且提前买入泰铢等待时机。

1995年1月,索罗斯发动第一次狙击,这次行为并未在泰国酿成危机;

1997年2月,索罗斯发动第二次狙击,使得泰国央行动用20亿美元买入泰铢,以顶住泰铢贬值的压力;

1997年5月,索罗斯发动第三次狙击,泰国政府动用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150亿美元的国际贷款试图挽救,但已无济于事。

1997年7月2日,泰铢一夜之间暴跌17%,当天泰铢汇率最低达到1美元兑32.6铢,贬值幅度高达30%以上。

索罗斯的启示

这个故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市场风险无处不在,面对一些风险,普通投资者很难规避。但我们可以通过资产配置分散风险。

比如说,我们可以将资产分为4类,日常花的钱、应急周转的钱、储蓄的钱、投资的钱,通常比例为 1:2:3:4,大家可以按照自己实际情况作调整。通过配置,即便投资的钱遭遇风险,也不影响其他三部分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