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電影《寄生蟲》:這場荒誕鬧劇,年輕人都該看看


奧斯卡最佳電影《寄生蟲》:這場荒誕鬧劇,年輕人都該看看

韓國電影《寄生蟲》贏得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殊榮,堪稱是電影界一樁大事。

《寄生蟲》講述一家四口全是成天遊手好閒的無業遊民,直到長子基宇到富豪樸社長家應聘家教成功之後,他們依靠一連串陰謀與操作,相繼進入樸社長家工作,從而與社長、前管家三個家庭陷入利益糾葛,導致悲慘惡果的故事。

這部電影早在2019年戛納電影節便斬獲金棕櫚大獎。導演奉俊昊是韓國首屈一指的類型片導演,宋康昊也幾乎是奉俊昊的"御用主演"。此前兩人合作的《殺人回憶》、《漢江怪物》、《雪國列車》等作品都大獲成功。

《寄生蟲》無論是從劇情節奏、劇本鉤子,還是從長鏡頭運用,符號隱喻等各個層面來說,都是一部優秀的商業類型片。其中最大的成功點,在於它以揭露韓國根深蒂固的階級固化為主題,深層展現了底層人群的困苦和迷茫,具有宏大的現實意義。


奧斯卡最佳電影《寄生蟲》:這場荒誕鬧劇,年輕人都該看看

奉俊昊採用"荒誕派戲劇"的表現手法反映現實主義社會苦難。觀眾覺得既矛盾又合理,像是在看一則寓言,既荒謬又深刻。

本文從基宇兄妹與樸社長夫妻出發,淺析影片的"荒誕美學"體現及現實意義。

01

"荒誕美學"體現:基宇兄妹遊手好閒,卻"聰明絕頂";樸社長夫妻腰纏萬貫,卻愚蠢至極?

  • "智慧擔當"兩兄妹

1.哥哥基宇

基宇是高考4次的重考生。沒有學歷的他找不到什麼體面工作,只能跟著家人一起做諸如折披薩盒的兼職。

高中同學敏赫給他帶來了機會,請他去樸社長家給自己之前的學生做家教。敏赫之所以把工作介紹給他,不是因為他有才,而是對他"放心"。

他先用所謂"心理學"征服了多慧和媽媽,還一路帶著家人登堂入室,可以說是"智慧"擔當。


奧斯卡最佳電影《寄生蟲》:這場荒誕鬧劇,年輕人都該看看

2.妹妹基婷

妹妹是美術在讀生,有些藝術天分,因為沒錢讀補習班,所以也待業在家。看起來單純溫柔,卻心機頗深。

先是以所謂"藝術治療"哄得媽媽聲淚俱下,接著在樸社長司機送她回家的路上,脫下內褲藏於車座下。藉此將爸爸帶入樸社長家。


奧斯卡最佳電影《寄生蟲》:這場荒誕鬧劇,年輕人都該看看

兩對一無是處的兄妹,在樸社長家卻彷彿開了掛,略施小計便牽動著富人家一舉一動。

  • "愚蠢至極"兩夫妻

敏俊對樸太太的評價是:單純、可愛。

基宇一家都是通過哄騙樸太太進入社長家。社長本人見到這幾位"來路不明"人士,也從未進行調查盤問。

奧斯卡最佳電影《寄生蟲》:這場荒誕鬧劇,年輕人都該看看

試想,通常情況下,一個資產階級富人家庭會如何給孩子請家教?

韓國的學校分為:普通高中,私立高中、特目高中和科學高中。除去普通高中全是私立學校。教學質量與師資力量逐級攀升同,需要的錢也更多。

可以說,韓國高考壓力遠大於中國高考。

豆瓣8.8分韓劇《天空之城》,就集中展現了韓國上層社會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與執念。"貴婦"媽媽們不惜花巨大代價請來最頂尖的家教老師,以期孩子考上最頂尖的學校。


奧斯卡最佳電影《寄生蟲》:這場荒誕鬧劇,年輕人都該看看

但是在本片,樸社長夫妻像是是智商不在線的"地主兒子",一路被牽著鼻子走。

荒誕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滿足當代人類的生命需要。荒誕亟待否定的是人類的虛假的希望,人類的自以為是的樂觀主義,從而直接地面對人類的失敗,人類的希望的無望,人類的悲劇性命運。

基宇兄妹生活困窘卻"聰明絕頂";樸社長夫婦腰纏萬貫卻"愚蠢至極"。奉俊昊正是以此創造出一個反常悖理的"荒誕世界",從而渲染悲情,超越悲情。

02.

"荒誕美學"下的現實主義:兩方人物形象的合理性

韓國人均GDP很高,但90%的財富僅集中在10%富人身上。

97年經濟危機之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策略背景下,韓國工人階級失去了法律保護,可以被自由解僱和替換,他們成為去勢階級,朝不保夕。

日積月累,韓國社會階級逐漸固化,產生了著名的"湯匙階級論"——把20~39歲年輕人的父母的年收入等家庭背景比喻為各種不同的“勺子”。每個人因繼承父母遺產的多少被分入“金湯勺”、“銀湯勺”、“銅湯勺”和“土湯勺”。

正如《燃燒》裡惠美所言。有的人看起來沒做什麼事,但就是很富有。

奧斯卡最佳電影《寄生蟲》:這場荒誕鬧劇,年輕人都該看看

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樸社長家,很輕易擁有財富,生活也順心如意。社會階層的固化,讓他們擁有絕對自信和極強的安全感。

相較於窮人的敏感,樸社長夫妻近乎麻木。

他們無法快速察覺到周圍的危機,他們也有足夠的自信,區區幾個窮人,對他們構不成任何威脅。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也是“寄生蟲”。


奧斯卡最佳電影《寄生蟲》:這場荒誕鬧劇,年輕人都該看看

"湯匙階級論"並不是社會、經濟學家提出的官方理論。但84.9%的韓國民眾認為這是不可否認的現實,特別是20歲-29歲人群中認同率高達88.6%,30歲至39歲人群認同率為83.1%。

無法改變的階級固化,造成像基宇兄妹這樣的年輕人喪失奮鬥熱情。即便努力也無法改變階級桎梏,所以他們選擇不努力,做社會的寄生蟲。

比起自身奮鬥,年輕人更願意把精力花費在走捷徑,拼運氣上。樸社長家就是這條捷徑,所以遊手好閒的基宇一家,將所有智慧施展在壓榨樸社長家上。


奧斯卡最佳電影《寄生蟲》:這場荒誕鬧劇,年輕人都該看看

基宇一家與樸社長一家在"荒誕人設"下又存在合理性,他們都是韓國階級分化邏輯不合理的產物。奉俊昊以此表達出貧富差距大的可笑與無奈。

03

在打破階級固化的路上,年輕人要警惕什麼?

有人說,如果基宇一家沒有發現前傭人的丈夫在地下室,沒有選擇將他們趕盡殺絕;如果他們可以就此在樸社長家兢兢業業,結局便不一樣。

可惜,人性的貪婪沒有止境。莎士比亞說:“乞丐一旦跨上了坐騎,就非得把馬跑死為止”

《資本論》曾對人性貪婪有這樣的說明:

當利潤達到10%的時候,他們將蠢蠢欲動;

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他們將鋌而走險;

當利潤達到100%的時候,他們敢於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

當利潤達到300%的時候,他們敢於冒絞刑的危險。

沒有前管家的事件,他們只會不斷往上爬,直到有一天取而代之,變成基宇口中真正的"有錢人"。


奧斯卡最佳電影《寄生蟲》:這場荒誕鬧劇,年輕人都該看看

我們誤以為是捷徑的道路,往往是考驗人生的岔路。

電影《成長教育》講述了一個年輕女孩走捷徑的故事。16歲的珍妮在青春煥發的年紀遇到大叔大衛。他優雅紳士,又風趣多金,比她現任的男朋友好數百倍。她覺得這是老天爺給她的機會。

她跟隨大衛出入酒會,參加晚宴,墜入愛河。可惜,很快她發現大衛有家室,這一切不過是一場美夢罷了。


奧斯卡最佳電影《寄生蟲》:這場荒誕鬧劇,年輕人都該看看

她還太年輕,不知道命運所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當基宇一家選擇以接連欺騙的方式接近樸社長家,選擇對同病相憐的前管家置於死地。就註定他們會以同樣悲慘的方式告別"致富之路"。

影片最後,別墅地下室的燈一閃一閃,基宇知道爸爸還活著。他沒有去救爸爸,繼續做著"成為有錢人"的美夢。

"救爸爸"取代那塊石頭,成為他"變有錢"的新象徵。但我們都知道,他的爸爸不會再出來了。

其實,所謂捷徑都是別人的路,努力才是自己的路。

結語

存在即合理。住地下室的基宇一家遊手好閒又聰明絕頂;住在半山別墅的樸社長家腰纏萬貫卻愚蠢至極。看似荒誕的人物劇情,背後有著合理的現實支撐。實際上,他們都不過是社會階層固化的受害者,他們都是“寄生蟲”。基宇一家的結局給年輕人敲響了警鐘,在打破階級固化的路途上,我們要警惕貪婪,小心捷徑。

有的道路看起來很便捷,但通向的卻是滅亡。

END

,人生是一場不可思議的旅行。

奧斯卡最佳電影《寄生蟲》:這場荒誕鬧劇,年輕人都該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